Web3.0指什么,我不知道。龙讯号称做Web3.0,实际是Web1.0的多语言版。谢文带着一起网,在不断探索质变Web2.0,但至少短期内,还很难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
一、p2p媒体指什么
但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已经不可阻挡地来到了我们面前,与Web1.0的媒体-读者,Web2.0的网民-媒体-读者不同,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不需要中介,通过一个载体就可传播,而且传播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手机(含固定电话、短信等)、即时通讯、互联网论坛(含博客、播客等)回复等多种现代技术的融合,此外,在这种传播形式中,面对面传播也发挥了远超过Web1.0、Web2.0时代的作用,成为新技术传播的非常有价值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基于现代技术的面对面传播,也就是突破了距离、时间等传统环境束缚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这里简称为p2p传播,媒体也进入了p2p时代。
先说几个大家熟知的案例:
1、MSN、QQ签名上的爱国、红心、国旗标志快速传播。几天内上千万人参与;
2、汶川地震消息官方正式公布前,即时通讯、电话、论坛已经开始在谈论发生了什么,部分网络媒体已经报出了自己的感受,已经MSN、QQ等传递过来的信息;
3、四川广元蛆虫柑橘短信传播,严重影响了全国柑橘的销售;
4、山东毒花生虚假消息传播,省领导不得以亲自辟谣。
这些事件中一个相同的特点是,传播过程的中前期,基本全部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基本没有官方媒体或其他形式正常运作的媒体参与。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消息的快速蔓延。
二、p2p传播有哪些特点
1、速度快。不金快于传统媒体,而且许多时候比以快速为生命的网络媒体还快。
2、成本低。短信收费每条几分钱-两角钱,即时通信、论坛留言、博客回复等几乎是零成本,如果不是出于专门目的的面对面交流成本也几乎为零,成本最高的可能是电话交流,但一分钟电话包含的信息量极大。
3、易复制。短信可群发,即时通讯、论坛留言、博客回复等支持“拷贝”+“黏贴”,电话交流、面对面交流更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4、易制造及变异。如果说Web1.0是大众媒体,Web2.0是小众媒体,在p2p传播中,每个人都成为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观点,每个人都可以对收到的信息再加工后以新的内容发出。
5、无中心。在p2p传播中,找不到Web1.0时代的媒体网站,Web2.0时代的意见领袖(被媒体和大众关注的博主),真正的无中心,一个草根,一个很简单的发言,也可能在全国造成极大的影响。
6、无需专门载体。网络媒体需要建立网站,博客、论坛等也需要专门的服务商支持,个人虽然也可以建立这样的网站、博客,但其影响明显小于有支持背景的,但p2p传播不需要任何载体,而且各种可能的传播渠道都可能被其利用。
7、无限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对传播的影响都很小,甚至可能是无影响的。
8、难控制。基于以上特点的信息传播,比能找到管理者的网站、博客、论坛肯定更难控制。
三、p2p传播的作用和威胁
1、p2p媒体制造了真正的舆论环境。此前的舆论传播受时间、地理位置的束缚,只能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传播,因此,影响非常有限。现在各种先进工具的普及应用,时间、空间的约束都已经不存在,这就使得传播的影响曾几何级数放大,不再重视已经不可能了。尤其是一些普通人都可参与,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传播速度更快。
2、p2p传播更易以讹传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信息的制造者或修改者,由于其对事情全局了解有限,相关知识也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传播过程中,消息可能被不断变异,尤其是危害可能快速扩大。例如,此次蛆虫柑橘事件,不仅将影响从广元扩展到四川全省,而且其他生产柑橘的地区也受到严重影响,全国柑橘全面滞销几乎也成定局。
3、口碑营销行业出现,低成本发送大量垃圾广告。垃圾短信广告、博客广告回复大量出现,专门的短信发布商,博客(论坛)回复发布工具都已出现,虽然电信运营商采用了过滤手段,博客(论坛)回复大都加上了信息认证,但都未能根治这样消息的出现。
4、人肉搜索是有组织的p2p传播。最大的区别是,人肉搜索可能是某个网民发起的,但网络公司、掌握较高搜索技术的“专家”、网络媒体的运作模式,都参与到了人肉搜索过程中,这种有组织的信息挖掘、网民间的信息交互将Web1.0和Web3.0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影响更大。
四、应对p2p传播
1、危机预警、危机公关需提到日常工作中。此前危机预警、危机公关可能是企业进入特殊时期才需要开始,如在奶制品中查出了三聚氰胺后。现在这么做肯定已经来不及了。四川省按部就班地查找柑橘生蛆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后,事件已经不可控制。
2、传播初期就需全面实情,并果断采取措施。p2p传播中可能有内部人士参与。这种内部人士包括行业专家、竞争对手工作者,也包括公司内知道内情者,由于其可以匿名发布消息,又很难追索到来源,因此应对办法只有一个,在传播初期就公布实情,而且越全面越详细越好,几乎任何信息都很难隐瞒。只有这样才可能引导舆论。信息公布后,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即时需要作出一些牺牲或让步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否则可能引起对工作能力的质疑,而再一次陷入被动局面而不可收拾。
五、p2p传播快速发展对竞争情报工作的影响
1、内容监测范围需进一步扩大。媒体文章、博客文章、论坛发帖,已在监测范围之内,但这已经不够了,监测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到这些p2p传播方式上。
2、人际网络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不仅需要建立一个沟通通畅的人际网络,而且需要更多关注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的作用不仅是公关,而且更多是参与到p2p传播中,传播一种权威的更准确描述事件的声音。
3、人肉搜索也可成为竞争情报获取的一个手段(参见人肉搜索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
(数月前,就和朋友谈到p2p媒体,朋友鼓励写点东西交流,一直没想好,现在虽然写出来了,但理论程度肯定还是严重不足,欢迎读者指正、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