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通信展前,我应媒体之约写了《中国电信管制面临的三个转变和一个推动 》,选择这个题目,确实有逃避热点话题的嫌疑,但也是为将我对通信行业管制政策变化做一个梳理。在该文中,我将通信行业管制政策变化总结为“从管企业行为转变为管行业环境”,“从管微观竞争转变为管宏观竞争合作格局”,“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调整”,并认为管制将“成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有力武器”。
从近期的一系列动作看,这种趋势正不断得到验证。《李毅中:电信非对称管制不是劫富济贫》[原创 2008-12-14],《李毅中明确工信部非对称管制态度》[原创 2008-11-11]。各级监管部门职责调整,强制要求路杆、基站铁塔共建共享,同时展开单向和双向号码携带试点,对TD-SCDMA、下一代网络等研发的大力支持,取消短信息网间结算差价,以及年末传出的运营商间网间结算都验证着这些趋势,而简单针对领先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控制、强制性网间漫游和非对称网间结算政策,全业务后限制中国移动进入固网等政策都未能出台或进展缓慢。
今年摆在管理机构面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如何借重组之机,促进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陆续采取的措施有:
1. 运营商重组、明确3G牌照发放方案。中国移动合并了中国铁通,间接获得了固网牌照,并被赋予了推进自主产权技术TD-SCDMA的神圣职责,中国电信收购了联通CDMA网络,为原来的固网添上了名为CDMA2000的“翼|”,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并将获得全球最成熟、支持厂家最多的WCDMA,如能顺利完成重组,原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将由于竞争对手的增强有所消弱,而中国移动也将有机会提供固网移动融合业务。
2. 强制要求路杆、基站铁塔共建共享。这可能源于国家审计署报告中电信设施重复建设,但也显示了“李”氏监管的强硬做法,先明确大方向,然后在实施中不断优化,寻找最优解决方案,这种做法在原信产部管理下是很难看到的。
3. 同时展开单向和双向号码携带试点。号码携带是必然趋势,既有利于消弱领先运营商优势,也有利于提高号码利用效率,虽然业界强烈要求单向携带,但试点中同样包含了双向携带,运营商维系用户应该靠提供更好的而服务,而不是倾斜的政策门槛的限制。
4. 取消短信息网间结算差价。根据《关于取消短消息业务网内网间差别定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到明年元月15日前,运营商网内、网间的短信和彩信价格差将全面强制取消。其做法的直接目的是消除运营商利用规模优势给用户的吸引力。
5. 运营商间结算政策调整。这在3G牌照发放前也应该完成。实际在公示备案的中国移动报告《关于增加TD-SCDMA试商用选择性资费方案的报告》中就已经表明今后将取消固网、移动资费差异,运营商可以自主定价。在这种条件下,原有的单向结算资费必须作出调整,根据传言看,所有运营商间全部实行双向结算。而取消网间差别定价后,短消息网间5分钱结算价明显过高,不利于运营商降低短消息资费(与传言的3分相比,可能2分钱更合适)。与各界期望的结算融入非对称管制成分不同,结算更多基于“合理的对价”——提供同样的服务就应该获得同样的收入。
不过从2008年全年情况看,由于3G牌照未发放,而竞争对手忙于重组,中国移动的领先优势正不断扩大,这将成为新的一年管制的焦点。除了发放3G牌照外,2009年有关部委推出一些短期的限制领先运营商的政策的可能性也再不断增加。
再降低点把!~
阿泽 —— 2008-12-30 @19:46
不错,这样节省了国家资源,对百姓是有好处的。。。
学习视频 —— 2008-12-30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