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罗列专家观点给出三个解决方案:
1.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高级顾问何廷润认为,运营商可考虑在其2G网络中划定某个号段,以较低资费提供与小灵通同等水平的通讯服务。
2. 对于“愿意选择较高资费、更高水平服务”的用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MIS主席宋俊德认为,这部分用户“‘安置’相对容易,运营商可吸引其转入旗下3G网络”。
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徐福新就此表示:“小灵通的资费低廉,仍然有着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可借鉴国外技术更迭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保留小灵通业务,划定特定频段,由监管部门出面成立独立机构负责运营。”
第三个方案肯定不符合运营规律。监管部门出面成立独立机构,肯定是失败的。如果选择其他频率,同样必须更换终端。
第二个方案是运营商最希望的,只要用户主动停止了服务,运营商没任何损失,如果能转移到同一运营商2G或3G,对运营商更有利。
第一个方案仍需要解决号码问题。
实际我在《小灵通回顾:三年退市水到渠成》[原创 2009-02-04] ,已经初步提到了最合理的方案:
1. 运营商赠送2G终端,消费者承诺在网一年以上;
2. 运营商利用技术手段,将小灵通号码呼叫转移到2G网络上;
3. 消费者如果要保持原小灵通的特殊低资费,不能开启其他2G业务;如果消费者愿意转移到2G网络,消费者将享受优惠的2G资费和几个月时间的号码免费呼叫转移服务。
4. 如果用户什么都不选择,国家强制收回频率后,损失由消费者自己负责,但运营商需提前半年以上尽告知义务。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付亮 @ 10:43
上一篇: 电信将建十万热点支持CDMA数据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