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5日,运营商重组刚刚启动,各界都在关注非对称管制,多位专家积极推进非对称管制,据说,某弱势运营商已经将非对称管制作为缩小的中移动差距的重要手段,但从我个人长期对行业观察认为,2008年内实施非对称管制可能性极小(参见《年内电信运营难实施非对称管制》。
实际我在此前一年末(2007年12月05日),重组基本明朗的时候,就认为《电信重组只有与管制配合才有效》。
2008年08月29日,我进一步阐述了我的观点,中国移动在应对非对称管制方面,远远领先于另两大运营商、主管部门,因此,《中国移动积极应对,非对称管制影响甚微》。
2008年09月02日,我在博客中推荐了《第一财经日报》文章《重组后第一战:三大运营商博弈非对称管制》。
此间我应《通讯世界》预测电信管制政策变化趋势时写了《中国电信管制面临的三个转变和一个推动》。中国移动老总王建宙在其为研究院网站撰写的文章《让每个人的眼睛都闪闪发光》中,将中国移动面临的环境总结为“三大挑战和一大任务”,也表明中国移动准备充分。
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在11月明确非对称管制态度,12月更提出电信非对称管制不是劫富济贫。也
2008年年末(12月29日),我在年度回顾文章《回眸2008之:通信管制悄然实现跨越》中对管制政策给予了肯定,也对2009年应采取的非对称管制措施做了简单的分析。
现在两个多月过去了,3G牌照已发,运营商3G网络建设已经全面展开,但在日前召开的“2009CATR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谈到电信业监管时表示,由于行业技术发展比较快,工信部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
在通信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徐玉做了《2009电信监管5大发展趋势》报告,徐玉认为:
- 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共建共享政策细则将于2009年出台,技术评估标准、共享价格、操作程序、争议协调等相关政策将逐步出台。
- 资费监管方面,重点将向价格检测和资费监督转移。
- 全业务监管方面,将适应全业务竞争调整结算政策,顺应国际趋势,扶持TD发展。
- 非对称管制方面,将进行网间移动号码携带的试点工作,开展非对称的号码携带试验工作根据试验结果,择机出台弱势企业扶持政策。
- 将配合政府经济复苏计划,出台激励宽带发展措施。
可见,即使是主管部门和政府背景的行业研究机构,对电信监管发展都曾谨慎试点的态度,尤其是非对称管制政策,主要集中在号码携带上,先不说号码携带效果如何(2008年6月13日《单向号码携带难限制中移动》),“根据试验结果,择机出台弱势企业扶持政策”与刚刚开始的天津、海南试点的进程表明,非对称管制2009年很难再有较大突破。
正如在《电信重组只有与管制配合才有效》中我所说的观点,管制政策滞后将影响到重组的结果,甚至可能由于不能改变目前的竞争格局,而大大影响重组的效果。
另非对称管制进程与三大运营商的3G进度(已经全力开展3G建设,很快将全面开展3G业务竞争)相比明显滞后,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应该尽早看到这一点,积极根据目前的环境采取更主动的策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