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IT时报》最近的文章《机场地铁漫天要价挡3G:基站进地铁代价1亿》,才发现,原来地铁的高门槛不是北京一家,北京1、2号线通不了手机信号,也并不是怪现象。
机场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铁是北京、上海这样大都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这里也是一个最需要电话联系的地方,但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信号。
这里没有技术问题。例如北京地铁通手机信号问题。北京移动说它解决起来很容易,北京地铁还专门成立了主要从事地下商用无线通信服务业务的高科技公司——北京地下空间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早在去年4月,就有媒体记者从地铁运营公司获悉,“相关设备已安装完毕,工程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加电调试,该工程将于6月底完工,届时接打手机将畅通无阻。”结果是,不仅1、2号地铁通手机信号没盼来,5、10号线的地铁手机信号也没了,最后政府出面,才搁置争议,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时,5、10号线恢复了手机信号,而1、2号线的手机信号至今还没有着落。
《IT时报》文章中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想进机房维修?每次“开门费”6万元!”,看来应了一句老话,“强龙难压地头蛇”,大有“此楼是我盖,此门是我开,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钱”的之意。
机场、地铁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但两者在国内都是政府投资项目,长期需要政府补贴的地铁更是一直在花着纳税人的钱,这与其他领域不同。
去年电信重组后形成了三大全业务运营商,有效竞争局面正逐渐形成,原有的垄断局面正逐渐趋于好转。可能机场、地铁的管理者是想给运营商上一门“关于垄断的害处”的课。但应该看到,无论对机场、地铁,还是对运营商来说,消费者都是上帝。为了给上帝提供更好的服务,双方坐下来拿出解决办法来好吗?或者,请有关的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