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网站公布了工信部软[2009]226号《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多家媒体的记者也就此问题采访我,我大多回绝了。这里整体说一下我的观点。
一、背景(本部分全部内容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
1. 采购“绿坝-花季护航”的目的。
为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避免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毒害。
2. 软件的功能:
绿色上网过滤。主要实现方式,内容和图片过滤。
3. 资金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按《政府采购法》有关要求,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绿坝-花季护航”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产品一年使用权及相关服务,供全社会免费使用。
另报道中:为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中央领导批示,在中央文明办和财政部的支持下,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由中央财政出资买断一年使用权,向社会提供免费下载,计算机厂商免费预装。
4. 软件提供方:
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5. 软件内容:
采购“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和“花季护航上网管理软件”两款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产品,经过技术改造和产品整合,形成了“绿坝-花季护航”过滤软件。
6. 采购和推广进程:
2007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由中央财政出资买断部分优秀的国产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使用权,供国内有关计算机生产厂商、学校、网吧和家庭用户免费安装使用。
2008年5月14日,工信部网站刊登《关于“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产品一年使用权及相关服务采购”竞争性谈判结果的公告》,成交产品: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花季护航上网管理软件,成交供应商: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成交金额:41,700,000元整。
2008年10月8日,“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试点测试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评价结论为:经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严格测试,初步具备了向社会提供免费下载和预装的条件。
年终总结(2008年12月18日),在试点校园、网吧和社区免费安装该软件,并有50余家网站提供免费“绿坝-花季护航”软件下载。社会下载超过10万次。郑州、南京、兰州、西安四城市共试点9所学校、9家网吧,安装软件2000余套,另有成都、沈阳、哈尔滨、青岛等10多个地区也已经开展学校、网吧试用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中标厂商建立了用户综合服务平台、呼叫服务中心和网上论坛,及时为用户提供电话和在线技术支持等服务。过滤软件在方正、联想、同方、七喜和长城5家PC厂商进行了软件预装测试,方正已完成。
2009年5月19日,工信部下发软[2009]226号《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要求“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最新适用版本;进口计算机在国内销售前应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最新适用版本。”
二、几个社会焦点问题的简单答案:
1. 软件的功能:
绿色过滤,过滤掉不适合未成年人看的内容。无内容监测。无其他内容。
2. 软件的操作模式:
文字过滤和图形过滤。将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过滤掉不再显示。
3. 软件的目标用户:
保护青少年,因此具备正常辨识能力的成年人不是目标用户,也根本没必要安装,除非对自己也不信任。
4. 软件招标流程:
未公开招标,而采取了“竞争性谈判”,透明度不够,但符合流程。
5. 中标软件的研发厂商实力:
在国内搜索技术公司中属一般(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探讨,或提供反驳的证据)。
6. 中标金额如何确定:
“竞争性谈判”,是否有漏洞被利用,未知。
7. 软件测试流程:
经过中国软件测试中心、试用、试安装测试。
三、几大争论疑点:
1. 采购流程是否合理?采购金额是否合理?
如上文所述,流程基本合理,但可能有漏洞,金额通过“竞争性谈判”确定,是否合理,不知道。社会怨言这么大,主动请审计署来审计好了。
至于政府花钱,少部分人受益,在这里是正常的,这一做法不应该批评。家电下乡可以只有农村居民受益,香烟收税可以是烟民掏钱全民受益,这项政策也可以只有未成年人受益,当然也包括农村的未成年人。
2. 是否强制安装?
不是。消费者有安装选择权,没有未成年人使用的电脑不应该安装,也没必要安装。
3. 政府强制电脑厂商预装“绿坝”是否合适?
不合适。但该文件标题本身就有问题,此“预装”非彼“预装”,因为只要在随机光盘中包含该软件最新适用版本即可,并不是必须预装在计算机硬盘。电脑厂商应该不需要像操作系统那样在消费者购买前就预先安装到电脑中,更多是在硬盘或光盘中提供该软件最新适用版本。
因此可以说工信部软[2009]226号文件,自己给自己出了难题,该软件针对所有电脑用户,而不仅仅是新购买电脑,目标用户是未成年人,而不是所有用户。更好的推广方式是进行很好的产品宣传,并在工信部及相关政府网站和其他网站提供免费下载服务。可惜到现在,我也未能在工信部网站上找到下载地址。
4. 搜索过滤的效果
此次采购的软件中无论是文字过滤,还是图形过滤,什么内容保留,什么内容过滤掉,类似数理统计的假设检验(见附注), 弃真错误和纳伪错误很难兼顾。
网民们发现了大量的“弃真错误”,但这更多是个案,还不具备统计规律,不能因为存在这样的错误,就否定软件的功能。更好的办法应该是用统计数据说话。不知道中国软件检测中心在检测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海量信息的过滤检测方法?过滤结果是否满意?
5. 软件的卸载及其他BUG问题
软件存在BUG并不意外,可通过补丁解决,微软的WINDOWS也不断提供补丁,关键问题是软件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BUG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该软件采购前经过了专家测试,完成后经过了中国软件测试中心测试,去年十月就“初步具备了向社会提供免费下载和预装的条件”。如果问题多多,测试环节肯定有漏洞,不知道是否进行了系统的冗余测试和鲁棒性(robustness)测试,其结果又是如何?
四、延伸反思
1、工信部的软件、信息化、互联网、通信职责仍有待加强。
工信部成立一年多了,对工业的管理确实起到了明显的成效,但对这四个领域的管理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人员配备和管理制度也还未完全到位,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此方面的工作。另:工业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工业制造过程可见、产值高、重产品、社会直接影响大间接影响小,信息化产品“制造”流程抽象、产值低、重服务、社会直接影响小间接影响大。应该采取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
2、软件检测规范亟待加强。
软件测试是软件验收的重要环节,至少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经过了中国软件测试中心测试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仍存在大量的BUG。这些BUG中至少有一部分应该在测试环节被发现并得以修正。
3、产品定位和推广、管理应该相互配合。
“绿坝-花季护航”目标用户是使用电脑的未成年人,而不是所有新购电脑,更不是所有电脑使用人群。互联网搜索软件的目标用户是所有使用电脑的人。两者的管理方式应该完全不同。
附注: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