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在《新京报》赵谨的文章《IP优惠拨号有学问》中,有这么一段:

以神州行为例,拨12593+号码打长途,每分钟0.3元,而如果采用手机IP拨号功能不被识别的话,等于直接拨打长途每分钟0.6元市话费加0.7元长途费,比漫游时打电话每分钟0.6元还贵一倍。

这个例子并没有错。全年漫游费上限调整后,所以手机用户在国内漫游期间(不含港澳台),主叫资费最高0.6元每分钟,被叫资费最高0.4元每分钟,而本地神州行用户如果按标准资费计算的话,直接拨打长途的资费为每分钟0.6元的市话费加0.7元长途费,实际长途并不是按分钟计算,而是按每6秒钟7分钱计算,因此更确切的说法是,本地神州行如果未加入任何套餐,直接拨打长途的资费为“每分钟0.6元的市话费+每6秒钟0.07元长途费”。最多时,本地神州行用户的打长途的费用,比漫游到本地的神州行用户打长途的费用,多一倍还多。

去年漫游费调整方案公布后,我就多次指出,新资费多处出现了倒挂。工信部重组完成后,在工信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我也在博客中写了《通信资费及时合理调整是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再次明确举出长途费已经明显不是在“科学发展”了。这里再次呼吁有关部委,尽快推进长途基本资费(或资费上限)降低到合理的水平

多地运营商都为用户提供了“本地+长途”低于0.5元每分钟的资费,只有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每分钟0.6元的市话费+每6秒钟0.07元长途费”的资费支付费用。这也就说明,运营商收入下降已经不能作为“长途基本资费不能调整”的借口了。

另:关于新京报文章《IP优惠拨号有学问》中对IP优惠的拨号学问解释有些不够清楚。这里简单说一下:

利用IP优惠有三种手段,1、连续输入IP号和被叫号码后呼出,1、将IP号和被叫号码直接连在一起记入电话本,从电话本直接选择,3、在电话记录中,选择上次“连续输入IP号和被叫号码”后形成的号码记录再次拨号(文中认为此种方法不可,但根据流程看,对计费系统来说,这三种方式给计费系统的信号应该是一致的。

而先拨IP号接通后再拨电话号码,一般网络都按本地资费+0.3元每分钟的标准IP计算。如果用手机的IP功能,IP号码好像是被略掉了,计费系统直接按你拨打的“区号+电话号码”形成的资费计算。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熟悉运营商计费的朋友指正。


上一篇: “绿坝-花季护航”几大争议分析
下一篇:王晓初期待中国版iPhone问世的意义所在

2条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