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3日(周五)应邀参加《移动Labs(第二届)博客嘉年华颁奖典礼》,最近特别忙(博文也写得特别地短),不过这样的活动我还是想办法参加了。参加的目的不是为了领“最具影响力博主”奖,而是为了和一些老朋友(例如宁宇、陈志刚)聚会一下,和一些早已慕名却未能谋面的朋友见见面,当然也有不少朋友是第二次见面了(上次见面就是去年的博客嘉年华活动)。

  作为长期从事通信行业市场研究、竞争情报工作的人,能有这样的机会,低成本接触到大量的中国移动一线员工,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与出去讲课挣点“口水钱”相比,我更看重这种收获。

  我的收获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1. 听到来自中国移动一线员工真实的心声;

  2. 与一批有想法的中国移动员工建立联系;

  3.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看,中国移动员工对某些社会现象如何理解;

  4. 从活动组织看,通信圈的“互联网”落地活动与“互联网圈”有多大的差距,并试着看看是否有机会缩小这个差距;

  5. 从网站发展看,一年来,移动labs网站是定位如何调整的,尤其是如何处理移动员工与社会人士、地方移动员工与研究院员工、移动员工与移动中高层领导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并试着对其调整成效做一个简单的估计;

  6. 从行业看,移动员工对内容服务、移动互联网、信息化解决方案(热点“物联网”为其一分支)的不同理解,以及对行业竞争、管制政策的理解;

  ……

  当然,其中有很多收获不能在博文里公开,例如上面的“……”,上面的第五点……

  此次博客嘉年华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是,看看“停博”近一年的宁宇有什么,现在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是如何建议其他博主的(宁宇在嘉年华活动颁奖典礼做压轴的发言,也是此次活动发言人中唯一一个可能提到与博客有关内容者,而且其来自集团公司,位置特殊)。

  由于时间关系,一天会只参加了上午的半天,听了几个演讲,也几个朋友私聊,收获颇丰。这里就不一一公布了。知道什么能写,什么能写到什么程度,什么不能写,可能正是我的博客能坚持下去,而且能做到“坚持、公益、公正”,而宁宇选择“停博”的原因(虽然史炜老师建议我写得更直接一点),虽然有时我在博客中只是简单列举了官方提供的一些信息,就让一些人觉得比较挠头,我的评论少了,但同样做到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些朋友正是在博文回复交流中逐渐建立朋友关系的。

  有人说博客是快餐文化的一种体现,微博更短更不成熟,论坛更是充斥着“公关”行为,不过对我来说,这三者都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交互工具,可以传播信息和观点,可以结交和维系一些朋友。当然,博客文章、微博话题、论坛帖子中有大量的曲解,也有大量的“内容-金钱”之间的交换,作为竞争情报实践者,从海量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有选择地向朋友们传播,同时能够帮助朋友们消除一些误解,正是一个难得的通过实践体现价值的机会。

  可能到这里,有朋友会说,没看懂,其实,很简单,我不是韩寒,我不是郝劲松,他们有他们的做法,我有我的做法,对某些事情的推动,我的做法可能更有效。

  最后,给移动labs提点建议。王建宙总裁说要找互联网疯子,其实各地移动公司已有不少,他们或者被层级的管理体制,或者被严格的KPI考核束缚了手脚,移动labs应该打破这种限制,成为普通员工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的场所,提供草根发表建议、参与决策的机会,移动labs定期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向相关机构或有决策权的人汇报,而“无限论坛”(The Infinity Forum)应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给研究院外一线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无限论坛”可以办到全国各地去,可以采取更灵活多样的方式,支持各种事前、事中、事后的参与。


上一篇: 工信部会给《同一首歌》手机入网许可吗?
下一篇:百度文库的版权免责条款难“免责”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