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宏基在北京宣布与北大方正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称双方的合作将涉及PC、PCB及电子书等“IT全领域”。
合作备忘录显示,宏基将参与及提供方正品牌产品的规划、研发及设计,包括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以及移动互连设备,例如e-Reader。同时,宏基将借方正广大的销售渠道和PC市场的影响力特别是四至六级城市、乡村地区及其商业客户和政府客户等细分市场的优势拓展大陆市场。此外,双方还将考虑在与PC产品相关的其他业务合作,诸如知识产权、供应链与售后服务等领域。
从6月起,双方将有团队展开细化的谈判,讨论将方正在台式机以及行业市场、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宏基在笔记本和消费者市场及设计生产上的优势合并。
(来源:中国经营报,2010年5月30日)
双方合作的目的非常明显:
方正借助宏基的产品的规划、研发及设计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延伸产品线。
宏基借组方正的渠道和国内市场影响力,拓展大陆市场。
这正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所在——双方的资源在某些局部可以互补。
但该合作双赢很可能是“痴人说梦”。原因是:
1. 方正、宏基都是全领域产品提供,也都有自己的从规划、研发、设计、制造到宣传、销售、渠道合作、售后服务的一条龙,目前分别在不同环节有缺陷,但如果合作“成功”,双方的差异化将明显减小,而这差异化正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从这点看双方的合作有点像建在“冰山”上,随着合作进程加快,合作的基础也逐渐被融化。
2. 到目前,双方都的战略都不是根据资源优劣“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是希望成为全才。也就是说,不是希望双方合作推出新产品,而是希望“你有我有大家有”。
3. 由于诉求不同,双方合作过程中多处利益很难调和,大家都是“盯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即使取得平衡,也是暂时的。
4. 双方的合作基于松散的协议,未能形成股权、管理层之间的合作,对合作进程缺乏有效的制约和控制。
因此,方正和宏基双赢很难实现,选择错了合作对象。
目前能做的挽救措施有:
1. 交叉换股,双方互持对方一定比例股份,形成利益共同体;
2. 参与决策,双方分别派员进入对方的董事会及管理层;
3. 资本重组,成立合资公司负责推进合作事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