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你怎么几天没写响云霄博客、向文波博客的事了,我说没意思了,我已经知道结果了。因为——
当一个匿名者长期攻击另一个人,几乎不可能赢,虽然匿名可以做很多公开姓名不敢做的事情,也不怕犯错误被抓住把柄,但匿名毕竟底气不足,得到的有力支持会少得多。(响云霄敢与向文波当面PK吗?)
辩事者可能会输,也可能会赢,但“鞭”辩事者的肯定不会赢。
从新闻传播的规律看,随着PK升级,影响会越来越大越大,对当事人并没什么,但他们一起谈的那件事会越来越清楚,这对向文波几乎没有任何损害,对匿名的响云霄也可能没什么,但徐工的现在、过去和未来会越来越清楚。
今天,向文波博客揭底了:
一个传言是我的博客面世以后,在徐工内部引起不小反响,于是,集团号召全体党务人员上网围剿向文波,难怪刹那间,网上评论家暴涨,我的文章一上网,几十个跟贴就上来了,给人的感觉确实有人在候着。
另一个传言是号召全体员工网上投票,怎么填都安排好了,六月十七号,有记者问我,说网上投票是几乎一边倒的支持我,对此我有什么看法,我说你最好保密,要不结果马上会翻个过,果然被我言中。这种作法在我看起来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其实徐工某些人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说明真相,消除大家的疑惑,打打杀杀,遮遮掩掩,反而使事情变得复杂化。
我不知道是真是假,有两个可能,一是向文波杜撰,二是徐工内部有支持向文波观点的人。不管是哪种可能,但可以肯定,会引起媒体的兴趣,会让徐工的一些做法更透明。
也就是说,向文波和响云霄PK的结果,向文波不一定会赢,响云霄肯定不会赢,但事情会越辩越明,如果徐工高层真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的话,下台几乎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响云霄的出现,使事件扩大化,最终很可能加速背后的徐工高层下台。
附最新向文波博客和响云霄博客(搜狐)对比:
相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