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中国电子报 记者 计育青  (2006.05.16)


 编辑部观点

  综合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本报编辑部认为:华为、中兴、
爱立信以及诺基亚在WCDMA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整体比较雄厚,预计今后
在全球和中国WCDMA市场中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目
前在WCDMA领域还没有表现出强大的优势,但其拥有比较强的整体实力,
同时通过阿尔卡特与朗讯的合并,其在移动领域的实力将大大增强,
我们认为它在未来WCDMA市场的地位不容小视;朗讯的市场主要集中在
北美和亚太地区,而且优势主要集中在CDMA领域,在WCDMA方面实力还
比较薄弱,但近年来,朗讯大大加强了在WCDMA领域的研发,尤其在H
SDPA方面更是后来居上,因为我们认为未来朗讯在WCDMA领域也将有
一番作为;在日本,NEC在WCDMA方面拥有绝对的实力,同时通过与西
门子的合作,两家公司发挥各自特长,在全球WCDMA市场上获得了巨大
的成功,但现在的问题是,NEC和西门子企业内部发展都分别出现了不
同程度的问题,业绩表现不佳,两家公司能否摆脱这些负面影响,能
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对他们今后在WCDMA市场上的地位起到
决定性的作用。

    中兴华为爱立信诺基亚2005财报突出

  中兴
  2005年财报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止之全年业绩按照香港会
计准则,中兴通讯于2005年全年营业额约人民币215.75亿元,较2004
年增加1.68%。按照中国公认会计原则,中兴通讯主营业务收入约为
人民币215.75亿元,下降4.9%;实现净利润11.94亿元人民币,增
长18.38%。2005年,中兴通讯的国际业务仍保持快速增长,销售收入
由2004年的45.756亿元人民币,上升68.3%,至2005年的77.016亿
元人民币(H股会计准则数据比较)。
  华为
  2005年,华为实现技术销售收入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
在2005年,来自移动网络设备的收入已经占到了华为总收入的一半。
目前华为超过57%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中国本土约为43%。尽管2005
年华为在北美销售额不足总额的1%,但随着2007年与北电合资公司
全面投入运营,这个比例有望大幅提升。2005年华为30%的营收来自
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
  爱立信
  整个2005财年,爱立信的销售额达到1518亿瑞典克朗,比2004年
的1320亿瑞典克朗增长15%;运营利润为331亿瑞典克朗,比2004年的
267亿瑞典克朗增长24%;净利润为243亿瑞典克朗,比2004年的175亿
瑞典克朗增长39%。2005年,爱立信移动网络的全年销售额增长了15%,
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
  诺基亚
  整个2005财年,诺基亚的净销售额为342亿欧元,比2004年的294
亿欧元增长16%;销售和营销支出为30亿欧元,比2004年的26亿欧元
增长15%;研发支出为38亿欧元,同2004年持平;管理和总务支出为
6000万欧元,同2004年持平;运营利润为46亿欧元,比2004年的43亿
欧元增长7%;运营利润率为13.6%,低于2004年的14.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整个2005财年,阿尔卡特的净利润为9.3亿欧元(约合11.2亿美元),
比2004年增长61%;销售额为131亿欧元,比2004年增长7.3%。200
5年对于阿尔卡特移动业务来说,历史上第一次销售额超过了40亿欧
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24%,其在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的份额
提升至18%。
  2005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销售额约为12亿欧元(含海外市场),
占阿尔卡特年度销售额的9%。
  朗讯
  2005整个财年,朗讯的总利润为11.9亿美元,每股收益24美分。
而2004年为20.1亿美元,每股收益42美分。总收入从2004年的90.5亿
美元提高到94.4亿美元,增长了4%。朗讯预计2006财年的销售将增长
5%左右。朗讯在中国2005年的销售额占全球销售额的11%,超过10亿
美元。
  NEC
    NEC  2005财年财务报告显示,2005年销售收入为6460亿日元(56亿
美元),比去年相比下降了8.8%,运营亏损为360亿日元(3.13亿美
元)。NEC业绩的大幅度下滑主要由于手机和芯片业务表现不佳,其手
机业务到2006年3月份亏损300亿日元(约合2.57亿美元)。NEC在中国
有71家关联公司,在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52亿美元,在2005年估计实
现营业收入63亿美元。
  西门子
  2005财年(截止到2005年9月30日),西门子通信集团销售额达130
亿欧元。本财年公司赢利22亿欧元(26亿美元),每股赢利2.42欧元。
西门子200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由于通信和IT服务部门业绩不佳,
西门子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9%。

  点评:目前,中兴、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都保持了良好的现金流,公司经营状况和赢利状况都呈现出良性发展
态势。朗讯在2005年以及在中国的财务状况整体不错,但根据2006年
第一财季的报告,朗讯呈现亏损势头,业绩有所下滑,并且在2006年
与阿尔卡特的合并过程中,还需一段整合过程,估计将对业绩有所影
响。NEC近几年的业绩一直呈现下滑趋势,公司正在积极调整过程中,
而这种趋势也波及到了中国,前不久中国公司高层再次调整也是对中
国业绩的不满而采取的措施。按收入来说,通信是西门子最大的子业
务。但目前,西门子的通信集团的发展状况仍然不令人满意,西门子
公开表示将加快对通信集团的重组。而通信集团则主要依靠移动网络
部实现业务增长和利润增加,企业网络部则承受不了行业的价格竞争,
所以,企业网络部成了西门子通信集团重组的重要对象。

    爱立信  诺基亚延续2G优势
    中  兴  华为3G后来居上

  中兴
  2G方面,来自Garter Dataquest数据显示,在2G时期,中兴
通讯占中国移动GSM市场份额约1.5%,中国联通约4.0%。但从2003年
开始中兴通讯GSM设备实现历史性突破,2003年海外合同销售额超过
1.5亿美元。目前已经进入全球20多个国家,GSM全球无线容量超过4000
万线,跻身全球主流GSM设备供应商行列。
  3G方面,目前中兴通讯已经获得海外市场10余个WCDMA商用局
和商用实验局合同。而中兴通讯WCDMA 3G终端产品也已经进入意大
利等欧洲发达地区3G主流市场。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在今年1月的一
份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兴通讯在WCDMA上有望在国内达到6%-10%的
市场份额。
  华为
  2G方面,华为GSM产品系列自1999年规模商用以来,截至2006年3
月,华为GSM基站已经在全球部署超过50万载频。目前,华为GSM已经
服务于全球60多个国家,超过1亿用户。在中国,华为在中国移动GSM
网络中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中国联通约11.0%的市场份额。
  截至2006年3月,华为已经在全球部署了24个WCDMA商用合同。
对于3G增强型技术HSDPA,华为的HSDPA网络设备和HSDPA数据
卡也已经成功在荷兰TELFORT商用。此外,华为的3G手机与数据卡
也已经在亚太、西欧等多个国家获得商用。
  爱立信
  2005年爱立信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爱立信的业务遍布全球140
多个国家。
  2G方面,爱立信拥有全球超过35%的GSM/GPRS/EDGE市场
份额;在中国,爱立信在中国移动GSM网络39%、中国联通GSM网络14%
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所有设备提供商中位居第一。
  3G方面,目前全球WCDMA网络总数达到93个,爱立信是其中50
个网络的供应商。此外,在HSDPA/HSUPA方面,爱立信已经获得
了2个商用网络、6个商用合同、20个以上的试验网,遍布亚洲、中东、
非洲、欧洲和北美地区的15个国家。专利方面,爱立信拥有着世界最
多的2G、2.5G和3G的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目前,爱立信在世界范围内
拥有近2万项获准专利。
  诺基亚
  2G方面,诺基亚是中国GSM900网络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和GSM
1800网络的领先供应商,在中国拥有20多家GSM运营商客户。在中国
2G市场上,诺基亚占中国移动GSM网络设备市场约18.5%的份额,中国
联通约1.5%的市场份额。
  3G方面,诺基亚WCDMA市场份额超过25%。截止到2006年3月7日,
诺基亚共获得56个WCDMA合同;截至2006年2月,诺基亚为47个WCDMA
商用网络提供设备;诺基亚已获得超过70个IMS公开合同;此外,诺
基亚已累计获得超过20个HSDPA公开合同。目前诺基亚在市场上推
出的WCDMA终端有15款,2006年将销售4000万部WCDMA终端。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2G方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中国市场一直以固网设备提供商形
象出现,虽然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有移动产品销售,但是市场份
额也不大,在中国移动第二代GSM网络设备市场中占有率约为6.5%,
中国联通约为0.5%,只能排在第二集团中。
  3G方面,目前阿尔卡特的WCDMA解决方案已在法国、意大利、
瑞典等国家和地区部署了30多个商用/试商用网络,并且在日本NTT
DoCoMo拥有业界规模最大的商用部署。此外,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的HSDPA技术也已成熟。阿尔卡特希望其在中国3G市场中的占有率
至少达到12%。
  朗讯
  2005年,虽然朗讯在移动市场的销售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5%。
但是它的全球市场份额仍居爱立信、北电、摩托罗拉、西门子和诺基
亚之后。在中国2G网络设备市场中,朗讯在中国移动的GSM网络中没
有份额,在中国联通GSM网络中占据约0.5%的份额。
  3G方面,截至目前,朗讯移动解决方案部已经与美洲、亚洲、欧
洲以及大洋洲等地30多家运营商合作完成了3G CDMA2000以及WCDMA
/UMTS网络的部署,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已部署了14万多个扩频基站,
其中超过9万个已经具备了3G能力。
  NEC
  在中国的2G网络设备市场,NEC几乎没有任何份额。3G方面,NEC
在全球WCDMA的商用市场上,系统设备已占30%的市场份额;在终端
方面,28%的市场份额使NEC处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2005年11月,NEC
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推出HSDPA商用网络解决方案和产品。
  西门子
  2G方面,目前,全世界近100个国家的200多个运营商在使用西门
子的GSM技术。在中国移动2G网络设备中,西门子占据约6.5%的市场
份额,中国联通约25.5%的GSM网络设备合同来自西门子公司。
  独立市场研究机构MMResearch Institute(东京2005)在其
2005年4月发布的一份全球WCDMA移动基站市场报告中称:西门子/NEC
以全球商用部署WCDMA基站市场30.1%的份额位居业界第一。截至目
前,西门子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26个客户,已获得29个WCDMA
商用合同。

  点评:在中国2G市场,中兴和华为并没有太大的份额。但随着实
力的增加,两家中国公司的2G产品陆续在海外实现了突破,并由此带
动了国内市场的增长。目前,中兴和华为在WCDMA上已跻身于全球
领先地位。爱立信和诺基亚一直是2G时代处于领导地位,而这种优势
也被继续延续到了3G。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固网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但在移动领域相对较弱,通过阿尔卡特与朗讯的合并,在3G时代,它
在移动领域的地位将大大得到增强。朗讯一直在CDMA领域具有很强的
优势,在WCDMA领域较弱,但通过这几年在WCDMA领域上的加强,
朗讯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尤其是在HSDPA领域,朗讯已经走
在前列。NEC与西门子通过强强联合,使得他们在WCDMA领域成为了
其他厂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中兴华为客户关系显著增强

  中兴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在海外设立了14个业务平台,与全球100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运营商建立了业务关系。其中在全球排名前
100名的运营商里,中兴通讯进入了30家。2005年以来,中兴通讯还与
思科、爱立信、阿尔卡特、葡萄牙电信、法国电信、英特尔、微软等
全球一流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华为
  截至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100多个国家
以及28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2005年,华
为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在发达国家市场获得了实质
性突破。在世界电信运营商前50强中,华为已经进入28个;欧美发达
国家,华为已经进入14个,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
美国、加拿大等。
  爱立信
  作为全球前20位最大运营商的最主要供应商,并且是全球前五大
运营商的最大供应商。2004年爱立信的WCDMA的足迹拓展到了非洲、
中欧以及美国。
  诺基亚
  目前诺基亚已提供了110个核心现网,服务用户超过2亿。诺基亚
还是业界领先的R4设备供应商,为全球超过30个运营商提供了设备。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2005年阿尔卡特又增加了40家新的客户,目前提供服务的移动运
营商在全球已经达到了360家左右。
  朗讯
  朗讯的无线产品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和印
度销售,但是缺乏在欧洲的闪光点。2004年第四季度,朗讯宣布获得
Cingular建设WCDMA/HSDPA网络的合同,这是朗讯在WCDMA
网络中突破性成果。
  NEC
  2006年4月,NEC与其3G的合作伙伴西门子再次联手,将在和记电
讯旗下的3香港3G网络中部署HSDPA商用网络。
  2001年8月,和记黄埔(H3G)宣布NEC为其首选的3G系统供应
商。
  1999年4月,NTT DoCoMo选择NEC为其商务移动网络提供WCDMA
设备。
  西门子
  自2003年初,沃达丰和T-MOBILE就不断把新合同给予西门子。
之后,西门子与其合作伙伴NEC一道为和记在奥地利、爱尔兰、意大
利、英国及我国香港等地建设了3G网络。

  点评:目前,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NEC与西门子都在
全球WCDMA市场上获得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客户关系良好。朗讯
目前正处于全力开拓WCDMA市场的时期,希望能够凭借HSDPA抢占
更多的份额。而阿尔卡特也期望通过与朗讯的合并,抢占更多的市场。

    NEC  西门子中国3G研发稍逊一筹

  中兴
  基于每年占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中兴通讯WCDMA从1998年
正式大规模投入研发,目前有3000多名研发人员在深圳、上海、重庆、
南京、成都、西安及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研发中心同步进行系统的研究
和开发。此外,中兴通讯已拥有一支超过1000人的专业手机研发团队,
已经掌握了手机协议软件、基带与射频电路设计、造型结构和工艺设
计等手机设计、生产的核心技术,并具备核心芯片开发能力,在手机
自主技术上已遥遥领先其他国内厂家。
  华为
  1998年,华为开始规模投入WCDMA产品,从1998年到2002年5年
间,华为一共为WCDMA投入了30多亿元资金,尤其是最近几年,平
均每年的投入都在10亿元以上。
  目前华为投入在无线系统的研发人员超过8000人,在瑞典、美国、
印度、俄罗斯等国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立了10多个研究
所,设立了专注于无线系统的研究所,华为3G各主要研发中心都通过
了CMM5级。华为累计在3G上的研发投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高投入才
使华为在短短三年内拥有2700多项3G专利,其中94%均为发明专利。
  爱立信
  爱立信全球的研发中心遍及亚、欧、美三大洲的十多个国家。自
1997年开始,爱立信开始大力度发展在中国的研发事业。自2000年起,
爱立信在中国研发领域的投入以每年30%的高速增长。目前,爱立信
已在北京、广州、上海、南京、青岛和成都等中国主要城市设立了研
发机构,爱立信(中国)有25%的员工从事研发。2005年,爱立信在中
国研发领域的投资增长已经超过五年计划的目标。
  诺基亚
  目前诺基亚已经在中国实现了生产、研发和移动应用全方位的3G
本地化能力。诺基亚在中国共有六个研发机构,其中杭州和成都的两
个3G研发中心,覆盖了从3G无线网络到核心网络技术及应用的科研工
作。生产方面,通过4家生产性合资企业的成功重组、星网工业园二
期的启动,诺基亚在华生产整体竞争力和运营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
实现了从网络系统产品到移动终端全线3G产品的本地生产能力。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阿尔卡特共有1.6万多研发人员,在全球设立了北美、欧洲、亚
太三大研发基地。2002年开始,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所有的研发项目与
阿尔卡特全球同步。在3G研发、集成和应用方面,将阿尔卡特全球已
经获得成功的各种3G应用引进到中国;与阿尔卡特在全球的14个3G网
络应用中心联网。作为阿尔卡特全球三大移动研发中心之一,上海贝
尔阿尔卡特的2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Evolium的全球、
特别是针对中国市场的3G业务开发。
  朗讯
  目前朗讯在中国拥有北京、青岛和南京3个3G研发中心,超过1200
人致力于中国3G研发工作。朗讯中国的研发已经占了全球的15%,而
且朗讯还把代表通信业未来发展的3G和下一代网络IMS的核心研发都
放在了中国。
  NEC
  2005年1月,NEC正式在北京组建NEC通讯中国3G移动终端研发中
心。目前,此研发中心主要研发适用于中国市场的3G移动终端,第一
批3G手机在2006年初出货。未来,由北京研发中心研发的手机将为欧
洲及全球其他地区供货。
  西门子
  目前西门子集团近三分之一的研发经费投向了通信业务。西门子
在中国已有3G研发人员近400人,而且研发队伍将进一步扩大,同时
注资3000万美元将上海西门子建设成为全球的WCDMA产品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西门子在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都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

  点评:目前,中兴、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朗讯都在中国和全球的3G研发中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以确保在3G
中保持领先地位。NEC在中国3G研发机构相对较少,投入力度相对较
弱。而西门子虽然在中国设有不少3G研发机构,但由于近几年业务的
不景气,研发经费的投入相对较少。

来源:中国电子报WCDMA设备制造企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电子报 计育青


  编辑部观点


  中兴和华为作为后起之秀,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但在WCDMA上跻身世界一流厂商行列,在HSDPA上也将领先,在产品推出和功能实现上都继续处于世界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艰难的终端环节,中兴和华为已先后推出HSDPA数据卡,明显领先其他厂商,为抢夺市场赢得了时间, HSDPA手机也即将推出。在商用道路上,华为已经有所收获,中兴也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突破。


  诺基亚和爱立信两大老牌通信巨头,则继续延续在2G和WCDMA方面的领导地位。凭借雄厚的实力,两大巨头在目前所有准备部署和已经推出的HSDPA网络中,明显领先其他对手,获得了大部分份额。


  西门子和NEC在HSDPA上研发投入早,并联手推出了HSDPA解决方案。由于他们在WCDMA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对其开拓HSDPA 市场十分有利,从目前两家的商用情况来看也还表现良好。但不久前诺基亚和西门子双方的网络部门进行合资,是否会影响到西门子和NEC之间今后的合作,还是一个未知数。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凭借阿尔卡特的强大后盾,目前在HSDPA上已经全面就绪。阿尔卡特虽然在HSDPA商用道路上有所进展,但主要局限在欧洲地区,风头不如其他国际巨头。至于被其购并的朗讯,则在HSDPA上后发优势显著,并实现了在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Cingular项目上的突破。双方凭借整合后的技术实力以及地域上的互补优势,使其在今后的竞争中给对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作为北美企业,北电在技术实力上一直得到普遍肯定,目前在HSDPA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表现欠佳的经营状况和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一直困扰着北电,使得其今后的命运显得扑朔迷离。


  系统设备实力相当 中兴华为数据卡领先


  中兴


  中兴从2003年初开始正式启动在HSDPA方面的研发。目前,中兴通讯HSDPA系统通过国内外多个商用网和试验网的验证以及多款商用终端和数据卡的测试,可以达到下行超过10Mbps的速率,并具有优异的兼容性能。目前中兴通讯V3系列化基站,已经全部支持HSDPA功能。中兴在2005北京国际通信展上推出自主研发的数据卡产品MF330,并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发布自主研发的支持HSDPA的手机终端F918。2006年4月,中兴通讯全球第一款提速至3.6Mbps的HSDPA数据卡正式在欧洲参加商用测试。


  华为


  在2005中国国际通信展期间,华为正式发布了其14.4Mbps全性能HSDPA端到端解决方案。之前在2005年6月1日,华为就正式发布了中国首款可商用HSDPA数据卡E620,数据业务传输下行速率达1.8MHz。之后在2006年4月的无线通信展“CTIA WIRELESS 2006”上,华为再次发布了HSDPA数据卡E630,下行速率达到3.6Mbps。目前,华为的UMTS/HSDPA数据卡产品先后在德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获得采购订单,并将上市销售。华为预计在2006年发布支持HSDPA的手机。


  爱立信


  爱立信早在2004年6月就完成了HSDPA系统端到端测试。在2004年10月举办的中国国际通信展上,爱立信成功演示了HSDPA技术实施的第一阶段,系统传输速率达到了4.9Mbps。2005年2月在法国戛纳举行的3GSM大会上,爱立信宣布其HSDPA技术已达到第二阶段,不但现场演示了11Mbps的高速数据下载以及无线流媒体应用,并可支持高达14Mbps的峰值速率。2006年4月,爱立信在美国举行的CTIA2006无线大会上,成功演示了世界第一个基于MIMO(多重输入-多重输出)技术的HSPA演示,下行数据速率达到28Mbps,为业界展示了HSPA未来进一步演进的方向。


  诺基亚


  诺基亚于2005年推出了第一个面向网络基础设施的商用HSDPA软件版本,提供高达1.8Mbps的下载速率。从2006年中开始,诺基亚将结合商用终端的推出时间,对于网络进行简单的软件升级并实现3.6Mbps的传输速率。2005年底,诺基亚推出了3.2Mbps数据卡,达到业界的最高速度,并将于2006年下半年推出HSDPA手机。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自2004年9月以来,阿尔卡特在位于法国Vélizy的3G网络应用中心,与其EvoliumSAS合资公司的合作伙伴富士通成功演示了其 HSDPA解决方案。在商用过程中,阿尔卡特HSDPA解决方案的实际平均数据吞吐量可以达到2Mbps-3Mbps。目前阿尔卡特所有的基站(Node Bs)已经为HSDPA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朗讯


  2003年3月,朗讯在CTIA展会上完成了全球首次HSDPA呼叫并推出全球首款HSDPA解码芯片;2004年2月,朗讯在3GSM全球大会上展示了HSDPA商用平台;2005年1月,朗讯携手Cingular在美国亚特兰大打通了全球首个商用HSDPA呼叫。2005年10月,朗讯在为上海网通构建的3G WCDMA商用试验网成功完成了HSDPA室内演示和外场路测,是国内完成的首例HSDPA技术外场路测。


  摩托罗拉


  2005年1月,摩托罗拉在欧洲与5个主要无线运营商完成了HSDPA网络测试,测试中使用单个HSDPA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 2.9Mbps。通过此次测试,摩托罗拉公司认为,他们已经具备在2005年的下半年进行HSDPA网络的商业运营能力。终端方面,摩托罗拉日前正与日本 NTT DoCoMo联合研发HSDPA手机。


  西门子


  西门子是最早推出端到端HSDPA商用解决方案厂商之一。自2002年起西门子提供的所有UMTS基站都具有向HSDPA升级的能力。西门子和欧洲、日本移动网络运营商联合进行的HSDPA现场测试于2005年第二季度大范围展开,2005年下半年,西门子HSDPA端到端解决方案进入商用。西门子还与NEC一道已经在着手推动HSDPA向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演进,这将使上行链路的传输速率从目前的384Kbps增加到 1.4Mbps乃至5.8Mbps。西门子和NEC预计将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接受HSUPA设备的订货。


  北电


  2004年12月,北电与英国mmO2成功完成了一系列HSDPA现网呼叫,这在当时成为北电在HSDPA领域开疆破土的重要标志。2005年 1月,北电与高通完成了业内第一个基于手机的端到端HSDPA路测呼叫;3月,北电在现有商用B节点上使用全部15个共享信道码,实现了14.4Mbps 的数据速率,展示了对HSDPA的全面支持。2005年6月,北电首家通过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测量指标的认证,其中包括其HSDPA解决方案。


  NEC


  NEC的HSDPA系统是由NEC与西门子共同合作开发。2005年2月,NEC正式开始帮助Vodafone在日本东京都和周边展开 HSDPA的外场测试。2005年底,NEC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推出其端到端的HSDPA商用网络解决方案和产品。之后,在2006巴塞罗纳3GSM世界大会上,NEC展出了其HSDPA 3G终端样机等,能够实现的最高数据下载速率可达3.6Mbps。而最近,NEC已试制成功了支持高速无线数据通信规格的HSDPA手机,预计在2006 年度第二季度推出。


  编辑部点评


  总体来看,2004年,HSDPA系统设备基本都处于研发和实验阶段;2005年初开始,各主流3G厂商都展开了HSDPA大规模测试,并实现了HSDPA各种功能的演示;到了2005年下半年,厂商陆续宣布正式推出商用的HDSPA解决方案;在2006年3GSM展会上,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华为、中兴等几乎目前所有主流的3G设备厂商都推出了全套的HSDPA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在功能实现上水平已相当。


  商用之路各有斩获 爱立信诺基亚优势明显


  爱立信


  目前已经投入HSDPA商用的美国Cingular、Telstra、德国沃达丰、意大利和记“3”、瑞士电信、奥地利mobilkom等,均由爱立信提供设备和服务,另外还有20多个使用爱立信设备的移动运营商已经将网络升级到HSDPA,具备了商用的能力。截止到2005年底,爱立信的 HSDPA解决方案已经在遍布亚洲、中东、非洲、欧洲和北美地区的15个国家中开通。


  诺基亚


  根据统计,诺基亚无疑是HSDPA市场中的领导者,在全球共签订了20多份相关合同,其中很多已投入商业使用。众多网络运营商已经采用诺基亚 HSDPA设备启动了HSDPA网络。2006年来,诺基亚先后为马来西亚电信集团旗下子公司西尔康(Celcom)、菲律宾Smart通信公司 (SMART)、法国SFR、Elisa、捷克Eurotel Praha等提供HSDPA服务。


  华为


  2006年6月,沙特电信选择华为为其部署覆盖沙特经济发达地区的3G网络。2006年2月,葡萄牙运营商Optimus在马德拉岛正式发布其 HSDPA商用网络,采用华为的WCDMA技术,该网络成为全性能HSDPA在全球的首个商业应用,并实现支持最高达14.4Mbps的高速移动业务。 2005年7月,华为独家承建的荷兰TELFORT 3G网络成功完成首次HSDPA商用演示。


  中兴


  中兴通讯HSDPA商用分为两个阶段。现阶段,即PhaseI阶段,中兴已经取得了业界瞩目的进展,支持多用户调度,单小区可以支持64个用户调度;支持与R99共享载频和独立载频两种建网方式,最高下行峰值速率达到了10.8Mbps。目前,中兴WCDMA V3系统已经具备了HSDPA phaseI阶段商用能力。中兴预计到今年第二季度可以实现HSDPA Phase II阶段,实现全面的商用。


  阿尔卡特


  2006年5月,Orange集团采用阿尔卡特无线接入解决方案部署的HSDPA一期项目已在巴黎地区开始业务试运行。2005年7月,奥地利运营商Tele.ring选中阿尔卡特作为其HSDPA战略伙伴。


  朗讯


  2005年10月18日,朗讯宣布协助Cingular无线在西雅图和菲尼克斯两地推出WCDMA/HSDPA商用网络;2006年2月, Cingular决定扩大朗讯在其WCDMA/HSDPA网络设备供货协议的市场份额。2005年11月,朗讯科技携手O2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Manx电信在马恩岛正式开通欧洲首个商用HSDPA网络。2005年2月,朗讯与日本eAccess签订协议,为申请3G牌照合作部署采用WCDMA/HSDPA 和IMS架构的试验网。


  北电


  2006年5月,北电为韩国最大移动运营商SK电讯在韩国推出全球首个基于手机的下一代HSDPA网络提供支持。2005年9月,韩国KTF就选择北电作为首要的WCDMA/HSDPA网络设备提供商。2006年3月,北电成为以色列Partner的HSDPA服务提供商。2005年第四季度, OrangeFrance借助与北电,采用HSDPA技术,在里昂成功推出HSDPA网络。


  西门子


  2006年5月,T-Mobile德国公司和奥地利公司决定采用西门子提供的设备和服务来扩展其WCDMA网络,并将在网络中集成HSDPA技术。2006年5月,法国运营商SFR选用西门子HSDPA升级WCDMA。2006年3月,西门子助力沃达丰部署HSDPA网络,在初始阶段, HSDPA技术的传输速率为1.8Mbps。


  NEC


  NEC相继在19个国家推出了HSDPA实验系统,潜力巨大。而且NEC/西门子目前已商用的Node-B系列基站的市场份额占全球WCDMA 市场的30.1%,这为其今后夺取HSDPA市场的广大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4月,NEC宣布,将在和记电讯(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的3香港3G 网络中部署HSDPA。近日,NEC与其3G合作伙伴西门子在3(英国)的WCDMA现网中进行了HSDPA试商用。


  编辑部点评


  从商用现状来看,诺基亚、爱立信明显领先于其他厂商,获得了相对多数的合同;西门子和NEC虽然眼下商用情况暂时落后,但凭借强强联手,后发之势也不容小视;华为、朗讯、北电、阿尔卡特也都各有突破性进展,不断获得新的HSDPA商用合同;中兴还没有迎来产品商用的收获时期,但随着在各运营商中的测试相继完成,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会实现规模突破;摩托罗拉的系统设备商用已明显落于下风,但其工作重心似乎在HSDPA手机终端上。


来源:中国电子报WCDMA设备制造企业竞争力分析


相关:


6月27日HSDPA设备厂商竞争力分析 


5月16日WCDMA设备制造企业竞争力分析 


5月16日CDMA设备制造企业竞争力分析 


5月16日TD-SCDMA设备制造企业竞争力分析


上一篇: 钟伟比郎咸平强在哪里?建立了个空中楼阁
下一篇:CDMA设备制造企业竞争力分析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