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3日下午,搜狐发起的“第八届IT新闻奖”颁奖,网络投票产生的十大网络人气记者和作品是:

《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王长胜的报道《淘宝的艰难新生》;

《经济观察报》记者杨阳的作品《百度:我是大哥,我不叫度娘》;

《商业价值》杂志葛鑫的《移动互联网你需要了解35家潜力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谢晓萍的《供货商曝国美大棒新政:返点提高3个百分点》;

TechWeb王采臣的《雷军与黄章:两个极客的恩怨局》;

《创业家》杂志卢旭成的《草根牛博操控者》;

《新世纪周刊》记者赵何娟的《中移动增值服务十年兴衰:SP利益链腐败不绝》;

前《计算机世界》记者许磊的《狗日的腾讯》;

《财经国家周刊》王云辉的《李向东案真相调查 中国移动空中灰网》;

《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刘洪宇、王沛霖的《宏碁入主方正科技前夜》。

《中国企业家》王长胜、《创业家》雷晓宇、《创业家》卢旭成、《商业价值》葛鑫、《新世纪周刊》赵何娟获得”第八届IT新闻奖”。

整个名单几乎全是财经媒体,即使是依靠网络人气的“十大网络人气记者”中也只有TechWeb王采臣、前《计算机世界》许磊、《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刘洪宇、王沛霖为IT专业媒体,而《狗日的腾讯》已造成包冉、许磊等的职位上带上了“前”,此外,没有其他通信、互联网专业媒体入围,没有四大门户及其他网络媒体入围。

我认为,这局面已敲响了IT专业媒体的警钟,做什么样的报道,如何被报道,才能被认可?才能传播更久一点的时间。我在微博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有观点的纸媒才会有人订阅,有特色、有观点的微博才有人关注”,专业媒体们、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们,该想想如何更具可读性,更具收藏、品鉴价值了。

刚刚发生的一个例子,央视9日中午新闻30分报道《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后,我写了《希望通信圈专家们不要再一次失语》,很欣喜地看到,此次不仅《人民邮电报》、《通信产业报》、上海《IT时报》、《通信信息报》等通信圈媒体都做了积极的跟进,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等权威媒体及《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地方大众媒体都做了积极的报道。(见《人民邮电报反驳CCTV的意义》)

虽然这些报道中,或多或少显示出一些或不成熟或不专业的问题,但理不辨不明,只要有争论就是好事(很高兴,今天晚上在搜狐发起的“第八届IT新闻奖”颁奖活动下,杨培芳老师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希望工信部、权威的专业研究机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以及更多的专家学者,都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出自己的观点,媒体能够公正地给予全面的报道。

同时带来的变化是,《人民邮电报》等媒体由于发出了自己的观点,在通信圈中的形象有了彻底的转变,从不愿看到想订阅,微博粉丝数剧增,评论转发数量从几乎没有到几十、上百,这似乎在说,专业、深度、全面、态度,是专业媒体的生存之路,是专业媒体编辑记者被认可的关键。事实上,财经媒体的IT报道已经朝这方面转型了,专业媒体如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将很难健康发展。


上一篇: 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之后
下一篇:宽带垄断调查曝行业监管长期缺位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