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近期,爱立信在印度市场诉小米侵权,没有选择小米的根据地——中国市场,而是选择一个同样高速增长的,且不够规范的印度市场作为首次发起诉讼的地区,按爱立信的说法是“首先选择印度市场提起诉讼,是公司的诉讼战略,而“小米在哪里侵犯爱立信专利,我们将保留日后在那里起诉的权利”。”
爱立信表示,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之上:电信业允许市场新人利用其它公司的研发投资所产出的创新成果,帮助他们将产品迅速商用并推向全球。作为回报,市场新晋者应当给予技术创新者公平的补偿,因为他们正是得益于后者的发明创造,才筑就了自己的商业成功。
小米公司总裁林斌接受PingWest采访时,首次公开透露了他们的专利情况,小米2012年之前拥有35项专利,2012年申请了257项,2013年申请了643项,今年申请了超过1300项,以上超过2235项均是发明专利申请。此外,林斌还强调小米明年将新申请2000 项发明专利,这意味着,到明年年底,小米将总共拥有超过4000项专利。对于专利使用问题,林斌演示文档中清楚地显示:小米专利,只为防御。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小米同样认识到了专利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布局专利。但在与爱立信的官司上,小米想防御都难。专利能起到防御作用,关键是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交叉专利局面,而“后起之秀”小米很难与爱立信形成这样的交叉情况,因为小米很难在绕不开的“基础专利”或“核心专利”上威胁到爱立信,一是小米在专利研发上历史储备有限,二是对于已经放弃了手机业务的爱立信来说,很难用到小米的专利。
与爱立信类似的还有诺基亚。三星电子高级律师 Lim Young-jo 曾这么说:“诺基亚不再生产手机已经是事实,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其提出反诉,因此只能支持追加版税。除此之外,我们也完全没有资格来规避,因为诺基亚拥有大量的基础标准专利。”小米的情况,与三星类似,而且能够用于讨价还价的专利更少。
小米手机快速发展,能在短短的几年进入全球销量前五,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其短板也在快速发展中不断扩大。而专利差距应该是短板中最明显的一块,而且这并不能通过外协解决(虽然备受诟病的高通反向授权协议解决了部分问题)。
小米面临的问题远不止专利。雷军领军的“小米系”的成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营销中的“互联网思维”,这个“互联网思维”还渗透到了资本运作、品牌提升、品类扩张等领域,从小米到红米,从手机到盒子、电视、空气净化器、手环、芯片……还有软的应用、内容,不断提升想象空间,带来一轮又一轮融资,融到的资本中很大一部分又用于融资,逐渐建立起了庞大的产品矩阵和公司群。
但需要注意的是,至少在近期,小米仍将是“雷军系”最有力的支撑基石,推动集团军健康发展的主力。选择一个低毛利的手机制造业做为突破口,做为发展的基石,这步棋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专利劫”是迟早必须直面的问题。
此外,智能手机的增长空间已难再高速增长。而对手也没有闲着,就这两天,vivo推出了全球最薄HiFi手机X5Max、联想推出了互联网品牌下的高性能低价格手机“乐檬K3”,中兴通讯推出了主打智慧语音的“星星2号”。雷军的好朋友周鸿祎也不甘寂寞,360入股了中华酷联中酷派的互联网品牌“大神”,这些会不会动摇小米发展的根基?专利会不会成为限制小米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 TDD/FDD融合测试城市数量挤牙膏,是不自信的做法
下一篇:微信电话本打开了一扇窗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