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一朋友给我链接,看到了《中国企业报》杜文老师的博文《从揭密“响云霄”是何许人想到的》,本来想说,我已经不关心这个事了,朋友说,评论中提到你了。下面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



有人在我的博客里回复了响云霄是谁,我不知道是真假,只是做了简单转贴。


杜老师认为说响云霄是谁的“原始贴子有泻私愤之嫌,有污辱人格之嫌。”我不知道杜老师是否看了响云霄开始阶段的帖子和相关人的评论,不知道是否“有泻私愤之嫌,有污辱人格之嫌”?


新闻记者有对信息提供着保密的要求,但响云霄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是否还应该保密吗?


虽然我一直不认为,三一收购徐工可能取得任何结果。但是如果不是向文波准备不足、投入不足、不善于“文斗”兼后援太弱,匿名漫骂的响云霄肯定会让徐工的高层很尴尬。如果向文波坚持不提三一收购,而是提国家利益、徐工普通员工的利益,后果又是如何?


另:响云霄中的一人,要揭我老底,这也是我公布“响云霄是谁”帖子的原因,这个事我原本就不代表任何方,现在也退出多时了。但我坚持自己的一个观点不变,匿名对辩论没有好处,漫骂对辩论只有害处。


至于杜文老师提到的博客是私人的东西,我并不完全赞同,我对博客研究多时,博客本身已经具备了媒体的部分属性,尤其是在博客服务提供商(BSP)的帮助。以响云霄博客为例,实际搜狐和新浪将响云霄博客隆重推出的那时起,响云霄博客已经不是私人的了,只是匿名的徐工发言人平台罢了。


相关:


新华社记者徐工溢价多少之争与响云霄是谁? 


三一徐工之争升级,或将法律介入,从此只做看客



向文波算错帐可以理解 三一硬买徐工不会成功


向文波质疑徐工收购案搜狐新浪调查分析 



 



上一篇: 如果没有中兴,华为会怎样?
下一篇:四大运营商3G网络投资分析(供中国电子报专稿)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