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电信市场合并潮不断,而中国3G市场又迟迟不发牌照,因此,中国的电信设备商日子不太好过,但我们有华为,有中兴,不仅都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而且逐渐在世界电信设备市场中占稳了脚跟。
虽然中兴和华为的公司文化不同,但两者业务差异却非常小,因此不可避免地,中兴和华为经常同室操戈。因此有人说,华为和中兴应该合并,或者至少应该结盟,合作。
我的观点却正好相反,中兴的存在,提高了华为的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也是这样。
在中兴和华为几年从国内到国际的竞争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哪一个被彻底打败,出现的局面是,中兴和华为都把对方当作了自己研究的对象,学习的目标,在国内,中兴切入了小灵通和CDMA网络及终端市场,而华为开始在中国移动取得突破,在国际上,华为、中兴都进入了大量的亚非拉市场,而且已经在欧洲取得了突破,正向美国开进。
虽然由于相互竞争,导致最终成交价格下降,但不可否认,正因为有了双方的配合,在某些项目上很早已经将第三方——一些自以为国际知名的设备商排除在了竞争之外,虽然最终获胜的只有一个,但另一个很好地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此外,大量华为、中兴竞争或比较的文章出现在世界媒体中,也大大提高了中国通信企业,甚至中国制造业,中国国家的国际形象,这是非常有利的。类似的情况实际同样出现在美国的通用和福特,日本的丰田和本田,韩国的三星、LG之间。
如果市场是一家垄断,或国家在某个领域只扶持一家企业,其进步并不比扶持两家或多家更好。美国的硅谷之所以出现,不是因为美国政府扶持了一家企业,而是由于一个地区普遍具备的超过其他地区的竞争能力。
华为和中兴的竞争可能更多地是好事不是坏事。不过个人认为,竞争归竞争,生死不想往来是没有必要的。必要的合作,必要的差异,是不可或缺的。华为和中兴虽然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并不具备全线开花的实力,甚至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也各有所弃,之间也有合作。具体到华为和中兴,两家在4G等前瞻性的领域展开必要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中兴大举进入了趋于成熟的小灵通领域,华为就没必要进入(事实上进去了也是鸡肋),而在各家提供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也应该考虑利用对方产品的长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