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世界电信日前两天,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出招推动“提速降费”:中国联通五项措施、中国电信十大举措、中国移动“八大措施降资费,四大工程提网速”。然而用户们感受并不明显。

多处的网络调查都表明,消费者不买账。其实近几年517前后,三大运营商都有系列举措,今年是力度最大的、涉及范围最广的一年,可也是用户反映最差的一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第一,总理调足了用户的胃口,将用户预期大幅提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第二,条款数量不少,但大都为促销,种类不少,但大都有限制,普惠制的资费下降不多,且即使有,也有地区限制。

第三,促销大多针对4G,而4G用户占比只占移动用户数的14%左右,覆盖面较小。

第四,由于促销政策从省市两级的促销变成全国促销,部分地区促销政策实际优惠降低。

第五,负面信息跑得比正面信息跑得快,明显受益的用户不发言,即使发言,也难影响“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

第六,近两年运营商在负面报道面前节节败退,自认为很委屈,但又说不清道不明,连消协、媒体、律师界、网络大V中少数的几个“外行”都没辩过,“4G忘关,一晚上房子就归移动了”,“假宽带,网速只有香港的XXX分之一”,“中国移动香港资费远低于内地”,“天价资费”,“天价漫游费”、“不明流量”、“4G网速号称百兆,实际只有几MB/S”……再配上经济学砖家对垄断暴利的曲解,好不,中国通信圈没好人,中国通信用户最苦。

第七,在投诉面前,监管部门没有评判,运营商让步没有底线,结果低价期待也没有底线。

第八,这一点可能很关键,资费到底是多少钱,降价前是多少,降价后是多少,没人看明白,运营商以单项业务称降价百分之几十,但此单项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只是套餐“圈套”的一部分。

第九,月套餐到期后“月底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外界预期与通信圈实际差距巨大,这也会影响用户的情绪和评判。

第十,通信圈规律,降资费不降用户月消费,运营商为保证维持“合理”的收益水平,大都很重视用户月消费水平,可以提供2倍、3倍、5倍的服务,但用户月消费水平最好不降低(鼓励用户多使用)。这种情况下,资费下降没有,很难说清楚,例如2014年工信部的统计结果是电信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0.8%。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结果是CPI中通信服务部分同比下降0.1%。连统计局都没说通。谁认为你降价?


还是展望一下2015年通信资费会下降多少吧。

第一,对4G来说,现在降价的难点是网络覆盖还比较差,不少服务需要在2G\3G上实现,由于2G\3G流量成本明显高于4G,所以4G资费水平在2014年三大运营商推出4G资费后变动不大, 随着4G网络覆盖优化,4G网络发生流量占全部流量的比例快速提升,电信、联通加入4G竞争和虚商提供4G后,竞争加剧。4G资费中最敏感的部分“流量费”,2015年仍有望大幅下降。

第二,对于固网宽带来说,提速不降价(也不提价),仍将是主流。4MADSL和10M光纤同价,20M光纤价格下降到10M的水平,50M光纤价格下降到20M的水平,鼓励用户申请更高的带宽,提速后4M、10M服务将逐步退出市场。由于用户消费水平差别不大,这该算降了多少。我相信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意见不会一致。

第三,不同意直接将通信消费水平与收入相比的做法,如果不是运营商的员工,运营商真的很难为他的收入负责(可能找总理更合适)。但总理说的是“降费”,不要拿“降价”来糊弄人。

第四,文后肯定有人会骂我是运营商的“走狗”、“枪手”,不希望运营商员工支持我,也不害怕反对我,只希望能和委曲求全的运营商客服一样获得“委屈奖”。


上一篇: 网络删帖、水军、网评与舆情监控
下一篇:为何高铁“提速提价”而高速宽带“提速降费”?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