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搜狐06Q2财报发布 内容成本快速上升》,有朋友在MSN上问我?就是搜狐的上升吗?
我说,不是,由于网络版权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资讯网站排他性竞争越来越多,所有资讯网站的内容成本都将不断上升,中国特殊的内容廉价,“CTRL+C”、“CTRL+V”遍行的模式,很快就会受到挑战。
看过一篇文章有这样的内容,新浪的模式很难在台湾等地应用,因为内容成本太高了。在中国,靠低廉成本获胜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百度提出规范传统媒体新闻格式,以便于搜索引擎第一时间抓取,也是用机器方式挑战人工的“CTRL+C”、“CTRL+V”模式,GOOGLE、百度、中搜等自动生成资讯中心,也迫使资讯门户对内容版权限制、内容再创造,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这都会提高内容成本。
另一方面,传统的内容提供商,已经开始认识到内容的价值,不再愿意低价提供信息。部分网站高价独家合作(如TOM和体坛周报)满足了内容提供商的愿望,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内容获得成本。
此外, 《金融时报》中文版(http://www.ftchinese.com)这样以网站+邮件的方式“原创(含翻译)+特约专栏作家作品+读者参与(包含文章和来信等)”的方式将逐渐锁定特定人群,虽然不会做太大,但可以通过提供针对性增值服务获得良好的收益。这样的网站由于对特定用户粘度高,因此会吸引一部分资讯门户的读者。
虽然此类门户对资讯门户用户流量影响不大,但会间接提高了资讯门户的内容成本(资讯门户要保证竞争力,也必须形成自己的独家资源)。
视频新闻由于很难简单复制,这更进一步增加了内容成本。随着视频新闻比例提高,资讯门户内容成本将迅速提高。
低廉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资讯获得方式,已经越来越远。资讯门户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了。搜狐购买世界杯、奥运会独家视频权力,成为吃螃蟹者,现在还很难说其是否成功,因为成功不是一个内容独家就可以做到的,还需要内容、运营、技术、推广、销售等部门的配合才行。一个简单的例子,搜狐获得世界杯独家视频后,广告销售的时间过短,以至于许多广告的排期排到了世界杯后几个月,甚至一年中。如果再早一个月,开始启动市场活动,会好得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