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零时20分52秒,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地将我国首颗直播卫星――鑫诺二号送入预定轨道。

 鑫诺二号最引人注目的功能是配置了22路Ku广播频段转发器,可传输200多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用户终端只要使用0.45米口径天线就可以直接接收高质量卫星电视图像。


 但显然广电总局不会轻易放弃管理,也不希望其冲击广电总局自己的有线网络和正在大刀阔斧进行转换的数字电视服务。据说广电总局的算盘是“利用卫星覆盖面大,覆盖成本低廉的优势,让直播卫星作为有线和地面数字电视的补充和延伸”,“将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广播电视卫星直播领域”,“为实现广播电视全人口覆盖”做贡献。


 但鑫诺二号的经营者可不是这么想的,“直播卫星将用部分资源向全国发送47套公益性电视节目和47套广播节目,其余大部分资源将用于发射其他更多类型的娱乐文化节目,也就是说电视用户将看到更加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


 鑫诺二号给广电总局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国务院1993年10月发布的129号令:“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进口、销售、安装和使用均实行许可证制度,个人禁止自行接收卫星电视。”个人接收卫星电视还继续禁止吗?


 2、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网络(见山西移动三网融合)、固定宽带网络(见河南网通IPTV先入村再进城) 不仅积极参与到了电话村村通、宽带村村通,而且可以低成本提供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如果禁止的话,广电总局如何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


 3、广电总局的有线电视网络面临来自天上(卫星)、远距离(无线网络)、直线介入(固定电话网络)的冲击,即使仍抱着IPTV牌照不放,如何限制通过电脑网络的IPTV?难道非得迫使运营商推出含有傻瓜软件可方便普通人点播影视节目的低价电脑终端(或电视上网机顶盒),广电才可是考虑有线电视网络如何形成竞争能力吗?可能到哪时候什么都晚了。


 另提醒一下,我已经知道多个人,购买电脑安装宽带通过P2P软件免费看电视节目,而不再购买电视,交电视费接有线网络看电视了?相信,随着宽带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模拟数字电视的转换,选择这么做的人会越来越多。


 鑫诺二号上天,给广电总局带来的触动,可能比广播系获得IPTV牌照带来的麻烦还要多得多。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不论愿意不愿意,进入进步将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是什么都阻挡不了的。


上一篇: 中国移动可考虑和中兴通讯一起走向国际市场
下一篇:鑫诺二号上天 广电总局迫切需要改变思路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