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移动全球通推出真正的单向收费服务了(见北京移动23日正式推出全球通手机用户的单向收费),引起了业界一片攻击。
原因是虽然“全球通被叫全免计划切实实现被叫免费,接听时间没有限制”,但目前客户必须“到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各营业厅台办理这项业务”、必须“承诺在网一年”。有了这两个条件,实际上单向收费全免计划要想享受,还需要非常繁琐的手续,这将大大降低客户的兴趣。而目前移动运营商的大部分业务都可以通过短信、客服电话、互联网网站开通。
也有人算过了其实申请这样的全免计划的用户(不需要精算师,一般人也能算明白),如果换成神州行或动感地带将更加便宜。只是到现在还不能携号转网。也就说,北京移动在打一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只有30多天。而到7月1日,北京移动将“实现全球通客户与动感地带、神州行畅听卡之间携号互转”,(见北京遥遥无期的号码携号转网时间表)。也就是说,30天后,这部分低端的全球通用户可以号码不变转移到动感地带。现在还不清楚“承诺在网一年”的含义,是否也包含动感地带在内,当然,这个解释权在北京移动,而不是消费者。
此前,笔者也对联通CDMA自由型单向收费(与北京移动全免政策基本一致)与最低的88元套餐做了对比。其实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选择自由型单向收费套餐并不便宜。而那一小部分受益的用户,如果能携号转移到动感地带的话,每月电话费将大幅下降。(见北京联通自由型单向收费与88套餐相比并不便宜)。
而与北京移动的全免政策相比,北京联通的自由型套餐更方便消费者,可以短信申请,也没有在网时间限制,只是有一条更科学的“上述资费政策申请后有效期一年,一年后双方无异议则自动延续”。
我不清楚运营商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但无论是北京移动,还是北京联通,推出的“真正的单向收费”,实际上在其用户细分和资费政策中并不应该有存在的空间。如果不是在欺骗用户选取花费较高的资费的话,就是有关资费体系设计的工作者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了,或者请我们这样的咨询公司来帮你设计一下,虽然我们也不是专家,但相信方案会比这样的方案好得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