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华为要求那些工龄快到十年的老员工辞职,详细就不说了,网上到处都是。
此举华为的做法相当明智,也出于无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华为如果继续按原合同聘用这部分员工,将可能被要求签订无限期合同,这将对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成巨大的压力。因为对电信这样的技术快速进步的行业来说,无限期合同几乎是不可忍受的,让离死亡永远只有半年的微软(比尔盖茨语)与员工签订无限期合同,肯定是不合理的。而中国相关法律不健全,考虑也并不全面,很难全面考虑到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华为很可能会背负一个巨大的人力成本包袱,并增加管理成本。
通过包括任正非在内的所有相关员工集体辞职,重新上岗就业,虽然是一个偏激的举措,但充分考虑到了员工和企业的利益,通过给予员工足够的补偿取消了此前签订的合同(如果积极执行原合同,华为不需要支付这笔费用),很好避免了出现象国有企业那样老员工人浮于事的现象,也通过重新上岗,让老员工和新员工展开竞争,这更有利于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类似的做法,还有高新技术企业在优惠期结束后关闭另行开业,或重新选择注册地。虽然可能会受到有关机构、社会大众、媒体的谴责,但合理合法地降低了公司运作成本。
应该看到的是,这些做法只是个别企业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应对策略,很难普遍实行。要想让国有大型企业,例如网通,象华为这样拿大笔现金降低未来风险,它们也很难做到。股票上市的公司这么做也不一定能被股东理解。
这实际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即法律及实施细则需在制定和修改时,更全面地考虑到法人和自然人的利益。
相关:
华为资本运作与世界级企业有明显差距 [原创 2007-9-29]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付亮 @ 14:47
上一篇: TD-SCDMA突破日本还不代表成功
下一篇:重组推迟 固网运营商不再消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