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继华为、富士康后大规模人力资源调整后,阿里巴巴集团也出现了大规模得人力资源调整。


华为、富士康调整,被疑为应对新劳动法,但其实更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华为需要激活那些斗志已经在下降的老员工,而富士康希望留住更多的熟练工,两家公司都在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过两个公司策略完全不同,应对媒体的策略也不同,因此出现了《替华为、富士康说句公道话》。


与华为类似,阿里巴巴集团昨日是对已工作多年的资深员工作出调整,圣诞前夜,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对旗下业务高层进行调整,淘宝网总裁孙彤宇、阿里巴巴集团COO李琪、阿里巴巴集团CTO吴炯、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李旭晖将会辞去现任职位。其他职位也相应做了调整。阿里巴巴表示,此调整是基于公司干部轮休学习计划。


与华为选择一个时间集体辞职的做法不同(我并不看好这种做法,但对华为这样有数万名高智商员工的公司这么做可能是损失最小的方式),阿里巴巴集团四名高官轮休学习时间包括2008年1月1日,3月1 日,6月1日,可见阿里巴巴充分考虑了各职位的平滑过渡问题,不会像华为那样出现哪怕是短暂的“权力真空”。


同时阿里巴巴也没有对这些轮休学习的员工未来有任何职位承诺,将来你愿意回来工作,阿里巴巴欢迎,但必须与其他员工竞争,优胜劣汰。当然如果不想回阿里巴巴,大家仍是朋友,如果创业的话,马云、软银、雅虎等说不定还会支持一把。


回到民企看,包括新浪、搜狐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大都已经发展了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何保证人力资源队伍能满足公司不同阶段发展需要,而不是被压制在发展的“玻璃屋顶”下面,将是中国大部分民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要成为102年公司,已经在积极行动,而且从动作来看,也经过了深思熟虑,祝阿里巴巴集团等民企成功。也希望其他民企能从阿里巴巴、华为、富士康的动作中学到点什么。


上一篇: CN域名继续1元 应用是关键
下一篇:付亮:监管缺失导致电信市场竞争失控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