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游费听证会召开前数日,我和几个朋友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竞争情报“战争模拟”的例子。大家可以模拟一下各方的态度,然后和实际结果对比一下。当然专家的观点已经体现在方案中,就不要再考虑了。
我们模拟简单结果如下:
发改委:除认为降价是趋势外,无明确表态。
国资委:降价幅度小一点,减少对国企利益的影响。
信产部:支持上限下调,但需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对固网运营商的影响。
中国移动:支持降价,不对方案发表态度。
中国联通:支持方案一,降得越慢越好。方案二无法接受。
中国电信:不反对降价,但呼吁尽快获得移动牌照,否则移动替代固网将加剧。
中国网通:降价太大,会导致固网运营商用户大量流失,因此希望缓和一点。
中国铁通未模拟。
中国消协代表:谈到降价促进使用量增加,否定方案一,支持方案二,但需修改,而且能找到症结所在。
5名消费者代表:由于准备时间不足,,否定方案一,要求修改方案二,提出设想、期望、包括同网同价、单一计费等。
最终实施方案:修改后的部分资费略有下调的方案二,但可能会分步实施。
主要会反映出的问题:
1、漫游费上限有下调空间,运营商无下降动力。
2、运营市场失衡严重,联通已不足以与移动抗衡,固网运营商没有移动牌照面临困境。
3、电信资费透明度不够,不够清晰、简明、易懂。
4、消费者代表不具备推出全新方案的能力,只能是修改现有方案或否决。
5、其他,有关部委想置身听证会事外,让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谈论咨询机构提出的方案,程序不当,影响进程。
暴露出的核心问题:需尽快建立有效竞争格局
结果和我们的模拟基本类似,此外听证会也不可避免会泄露出的一些有价值信息(竞争情报):
1、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目前无法准确计算漫游费通话成本,采用估算方法得出漫游费通话成本稍高于本地通话成本,对于一般地区而言,平均高出的幅度(上限)为0.0485元/分钟。这是一个概算,除能证明漫游不是零成本外,也无其他实际价值。这种单独的成本核算体系,在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没能解决。
2、中国联通漫游用户占用户总数的20%,漫游收入中的80%仅来自2.5%的用户。也就是说,只有少数人高漫游资费者才能享受漫游费下降的好处(这部分用户中大多数很可能使用了套餐)。
3、由于目前方案还未确定,联通准备不够充分,春节前实施方案二基本无望,很可能采用方案二,分步实施。
相关:
信产部:降低移动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于1月22日下午举行
我相关电信竞争情报中关于漫游费的分析
漫游费听证结果不容乐观 推荐最优方案 [原创 2008-01-22]
阚凯力胡解漫游费听证方案[原创 2008-01-18]
分析:取消漫游费 消费者会满意吗? [原创 2008-01-16]
深入探讨漫游费[原创]
合理的漫游费结构分析[原创]
阚凯力:取消漫游费是误解[原创]
移动通讯漫游资费构成及下降障碍[原创]
希望漫游费上限下调政策春节前实施[原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