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近日,响一下就挂,回拨显示的普通电话号码后却被被迫支付高额费用案件纷纷出现,甚至从移动网已经蔓延到固网。据说其中采用了电话群拨器、VOIP等技术,将本来向普通号码的呼叫转移到了境内外收费电话。网上甚至有这样设备的公开销售宣传。在故去几年中,各地警方、媒体陆续发出警示,不要回拨来路不明的电话。


但是,限制回拨不是解决办法,应该从运营商业务流程中加以解决。此业务中,运营商业务流程涉及到的关键环节可能有:号码虚假显示,显示的号码和回拨号码可能不一致;回拨转移,支持将回拨号码转移到声讯或其他收费电话并开始计费;代收费。其中可以管理的环节至少有从技术上限制来电显示和回拨号码不一致情况、声讯服务资历严格审查、代收费限制。


由于过去几年SP服务出现大量的虚假宣传和不合理收费,运营商已经加以严格管理。个人认为,这种声讯电话本身也是一种电信增值业务,对其收费管理也应该遵照对增值服务的管理。除加强管理、采用新技术外,可能遵照消费者的申诉暂停代收费,阻断非法运营者的收入来源,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见效的手段。


同一个SP收到几个投诉后就限制全网服务的手段对SP来说严厉,但对这种虚假骗费服务来说并不算什么,本来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运营商在暂停收费的同时,应该将相关信息提交警方,从一个消费者看,金额较少定义为诈骗可能有一定难度,但如果从运营商角度看,金额已经非常巨大了。


运营商代收费流程中,运营商与SP有协议,而SP与消费者有协议(可能是虚假的),运营商应该积极通过流程环节完善,堵住各种漏洞,减少消费者及运营商自己的损失。


每个运营商都有非常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相信能很快通过对整个流程的分析,找到破解这种骗费的办法。否则为了一点点手续费,担一个“串通”作案,从中渔利的名声,并不合适。


上一篇: 中国雅虎调整 全力支援电子商务
下一篇:搜狐IT年会大话WEB3.0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