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TD商用前夜,重要芯片商之一,由国际巨头和国内企业联合投资数亿元成立的凯明科技却宣布将停止运作,有意思的是CEO(首席执行官)公开鼓励员工到其他公司就业,孰不知对于研发类的公司来说,员工是最大的竞争力,如果核心员工陆续离开,公司的“资本”就不断下降,再想获得融资的机会就越来越小,可能最好只剩下被哪个看重其已拥有的专利和技术的公司收购的命运了。可以理解为,CEO已宣布了公司的缓期执行的死刑。


 


类似的另一个例子发生在互联网,号称投资十亿元建设全球第一个WEB3.0网站的龙讯不久前也停止运作了,CEO公开说是投资方的责任,自己也是受害者,甚至带着员工集体维权、集体讨薪。甚至还在 411做客TechWeb宽频,还表示,不仅是员工,我工作七个月了,龙讯网同样欠我500906元工钱。


 


相信这样的例子不少。凯明经营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TD产业迟迟不能商用(见凯明资本危机非独家TD产业链急盼商用 [原创 2008-04-25]),但凯明并不是同类企业中资本最差的一个,为什么资金困境更严重的重邮信科还能坚持,凯明的现金就枯竭了。


 


龙讯从一出生更是一个怪胎,一地方房地产商被一个概念所迷惑,在未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大笔投资进入根本不熟悉的互联网领域。按一位前编辑的说法,“毕竟龙讯网现在的部分功能还只是WEB1.0的范畴,WEB2.0功能甚至都没体现出基本上这个3.0是炒作出来的概念。”我相信这个概念不是投资商提出来的,而是投资商被WEB3.0所忽悠,其投资不像风险投资的“风投”,更像是“疯投”了。其概念更多来自CEO领导下的管理层。这时“止血”可能是投资商最好的选择(当然操作方法存在明显问题)。


 


CEO公开鼓励员工离开、带领员工讨薪,表面看在维护员工的利益。但从管理学角度看,就从这一点看,其就离CEO职位要求有很大的距离。


 


一名员工被一个公司招聘,实际在其工作存续期间与其接触的都是公司投资方的代表——以CEO为核心的管理团队,而向一个公司的投资方负责的也同样是以CEOCFO(首席财务官)为主的公司管理团队。CEO应该是整个公司和投资方中,对公司了解最全面的一个人,尤其是在担任CEO半年以后(个别私企可能例外)。


 


CEO应该严格执行董事会交给的工作,应该第一时间将公司异常情况反馈给董事会,应该在权力允许范围内推动公司健康发展,同时应该成为员工和董事、股东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而不是成为不良信息过滤器——只传递对接收者有利的信息。尤其是向凯明这样的股份稀释,最大股东股份也不过20%的公司,CEO掌握的信息远比股东为多,出现危机时,更应采取积极的策略。


 


无论是凯明,还是龙讯,都已拖欠了数月工资,CEO应该很清楚公司的资本情况,解决办法不仅需要与投资方持续沟通,还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运营策略,例如通过压缩非必要开支、裁减非核心岗位员工,以降低运营成本,渡过难关。同时尽早将实际情况向员工说明,以获得员工支持。


 


拖延只能导致事态更加恶化,并导致员工、股东间的矛盾加剧,象凯明那样拖到资金枯竭鼓励员工到竞争对手那里上班,象龙讯那样拖到股东前来锁门不让员工上班,然后带着员工向股东索要工资,怎么看,都不是合格的CEO


 


相关:


凯明资本危机非独家 TD产业链急盼商用 [原创 2008-04-25]


26日与项立刚PK凯明事件精彩观点 [原创 2008-04-28]


上一篇: 电信重组及3G牌照发放乱局综述 [电信业竞争分析] (
下一篇:重组前电信移动布局已悄然展开 [电信业竞争分析]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