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大唐电信集团可能会投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收购中芯国际20%的股份。如果属实,对中芯国际来说并不是坏事,获得大笔资金,有了国资背景,而控股权好像并未流失(如果大唐电信取得了控股权,反倒可能成为坏事)。但对大唐电信集团和TD-SCDMA产业链来说,并不是好事。
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产部(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通过多种向以大唐电信集团及其子公司大唐移动为核心的TD-SCDMA产业链,提供了包括信用额度贷款在内的多种方式的支持。国家和信产部(现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将TD-SCDMA和下一代通信作为重点科技项目给予扶持。从这种安排可以看出,国家将大唐电信集团作为了支持TD-SCDMA的核心,给予重点扶持,希望它能带动整个TD-SCDMA产业链的发展。
但大唐移动向人保增发股份,据说反倒引起原本有意购买其股份的平安保险的不满。TD-SCDMA芯片商之一凯明倒下时,作为大股东之一的大唐移动未见援手(见大唐移动只求自保疑弃TD龙头之争
如果是资金没有到位,大唐电信集团“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可以理解。如果大唐电信集团拿出20亿人民币投资中芯国际,将有限的资金分散化,对大唐电信集团和TD-SCDMA来说都不是好事。
最近看了一本介绍高通发展史的《高通方程式》,书是一个程序员出身的作者写的,读起来很枯燥,但从中可以看到一点,CDMA能后来居上,高通能有今天,与公司管理层的坚持全力投入CDMA有很大关系,在高通的全力推动下,CDMA逐渐得到了美国、韩国的运营商、设备商和设备商的认可。
大唐电信集团一直将高通作为学习的标杆,应该从高通的经历中学到这样的成功经验。只有长期坚持,自身的竞争优势、相关产业链的实力才会不断增强,在竞争中的地位才越有利。而自身竞争优势增强,也就增加了公司谈判的砝码。
例如,经过近3年谈判、诉讼,手机龙头厂家诺基亚(Nokia)与高通(Qualcomm)签下了包括CDMA、WCDMA与WiMAX等标准在内为期15年专利协议。这在一个对行业长期来说的人来说,并不意外,双方都积极了相当多的谈判砝码,合则双赢,争则双输。所以双方最终肯定和解,而在和解前为了各自的利益,讨价还价是非常正常的,这本身就是产业链“竞合”的一种普遍现象。放开来说,高通在TD-SCDMA同样持有专利,也不会放弃与合作伙伴在TD-SCDMA产业链上的合作。
当然如果大唐电信集团对TD-SCDMA缺乏信心,相信会有人接过接力棒的,可能是中兴通讯,可能是普天,也可能是华为技术,甚至是新邮通或者中国移动,TD-SCDMA产业链还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但如果这样,大唐电信集团可能将丧失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在其他领域同样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说“自取灭亡”可能过于严重了,至少几年内,将面临绩效下滑、人才流失局面,公司前景不容乐观。
相关:
电信业竞争分析:TD设备市场“七雄”争霸
电信产业链竞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大唐控股公开招聘高管很难如意 [竞争标杆]
王建宙送给大唐移动的四句真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