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了,大量高科技的情报搜集、反情报手段都得到了大量应用。这也就引起了情报获取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较。


反面教材:



情报获得成本收益最差中国国奥男子足球队


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主教练放弃了一切,只负责情报搜集,而且搜集到的还是经过掩饰的热身赛的公开录像。在比赛时,队伍仓促应战,连竞争对手也奇怪,为什么对比利时那么熟悉的董方卓没能上场。相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就从这一点,中国足球管理机构必然面临一场新的变革。


 


情报获取成本效益经典案例:


中国击剑队



这个项目都是中国传统的劣势项目,我们请到了来自法国的著名教练鲍埃尔,因此无论男、女,几乎每个项目都有明显突破,中国队员甚至多次击败来自法国的运动员。


美国女排



女排有不少国际比赛,中国、美国等都参加了,但相比之下,美国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了解明显高于竞争对手,因此美国取得北京奥运会银牌重要原因,不仅来自实力,还有情报的功劳。


回到竞争情报的获取上。竞争情报的获取必须考虑成本以及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经常听到有“竞争情报专家”说,公开、免费获得的情报是没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情报资源来自人脉或花钱购买的“情报”,这实际就未考虑到,目前企业竞争情报的现状和情报获取成本效益比。


简单比较:



  • 通过搜索等方式获得互联网信息,成本几乎为零,数量庞大,但价值较低,真伪验证成本较低。
  • 通过员工网络获得情报,成本较低,价值较高,但数量较少,真伪验证成本低。
  • 通过主动建立的人脉网络获得情报,成本较高,价值较高,数量适中,真伪验证成本适中。
  • 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竞争对手内部情报,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价值很高,但数量很少,真伪验证困难。

可以看出,从收益成本比看,花钱购买竞争对手内部情报,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方式,而且还不能排除买到虚假情报,甚至被竞争对手反竞争情报手段利用的可能。


反之,作为成本最低的互联网成本,如果企业能建立一个良好的运作模式的话,更可能成为企业日常情报的主要来源和快速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一些社会热点服务(如电信)和服务流程远程显性的产品(如网络购物)来说,由于被媒体、专家、政府机构等高度关注,互联网更可能成为信息获得的最重要渠道。这样的领域,如果一个具有一定财务、管理和行业知识的情报搜集员,跟踪几个月后,就会建议一套适合与该行业的信息搜集模式和信息分析手段,快速服务于公司的战略战术决策(相关:竞争情报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竞争情报应用:中兴销售体系调整报道简单分析 )。


如果互联网情报搜集手段能与其他情报获取方式相配合,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真伪,更能“事半功倍”。


 


(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详述,欢迎与我交流。联系方式:


    MSN及邮箱:fuliang.ci@hotmail.com (付亮的竞争情报圈,ID为我的名字全拼+“.”+竞争情报的英文缩写“CI”)


    电话:13011285896。


    主博客:付亮的歪评瞎论 地址:http://fjliang.blog.hexun.com(多个网站有内容镜像)


     欢迎加入竞争情报讨论组:!IT竞争情报讨论组 下载关于情报搜集、真伪辨别的电子杂志。


上一篇: 中国电信为何敢整体更换CDMA设备?
下一篇:四大门户的奥运流量冠军之争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