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通信产业报《中电信C网揭标:华为崛起》中,CDMA首轮无线设备招标陆续开始了“小签”,由各地电信设计院和设备厂商代表进行的设备清单、技术和网络性能确认,这意味着中国电信的首轮CDMA设备招标行将结束,各设备厂商份额至此基本确定。随后,运营商将开始进行商务价格确认和签订的“大签”。



阿尔卡特朗讯获得约20%的份额,但失守最大省公司广东市场。除报价过高外,阿尔卡特朗讯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核心网和无线网络的绑定,虽然其承诺将来开放A口,但这还是影响到中国电信的选择。


中兴通讯新获份额约为15%上下。有消息称,其获得中西部18个本地网,基本守住了原有地盘。中兴最大的斩获是获得了成都标,其余所获省会城市合同包括西宁、昆明及贵阳。


华为拿下的省会城市包括广州、西安及乌鲁木齐,不过其最大的收获来自东南沿海,一举拿下广州、厦门、温州、宁波、无锡、佛山等多个高ARPU值城市的合同,并获得最高的近30%市场份额。作为C网的后进入者,华为的优势在于其与中国电信的长期战略合作及较低的报价。


摩托罗拉、北电也基本保住了原有的市场版图。除北京、河北等地外,摩托罗拉在广东拿下了深圳、惠州、东莞等重要城市,获得18%市场份额。北电新获市场份额为17%,除原有中部优势市场外,也获得了少量替换合同。


三星则除石家庄本地网外,其他C网设备都将被其他厂商替换。


需要注意注意的是——


中国电信此次CDMA网络招标由于爆发设备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广受舆论瞩目。除华为总报价6.9亿元外,多个厂商出现了零报价甚或负报价。不过从招标结果看,中国电信并不以价格最终选择标准,如此前在广州采取零报价策略的摩托罗拉并未中标,在深圳负报价的中兴也未中标。


搜狐IT更以《电信C网招标结果:多家厂商零报价》的标题作为头条(新浪科技也将其作为头条,但标题相对平和:“五设备商瓜分中国电信C网招标”),可见零报价的并不仅是华为,而华为们低报价自有其特殊心思。


通信信息报专稿(由于特殊原因,首次公开):


 


剖析电信CDMA设备首次集采的华为心思


付亮


 


中国电信CDMA招标,据传在此前设备市场中份额很小的华为祭出了远低于竞争对手的“白菜价”,摩托罗拉也在多个分包合同中报出“零报价”,计划以低价为手段切入CDMA设备市场。但也有竞争对手公开发表言论,表示中国电信如接受华为的超低价将破坏产业链,将影响到整个CDMA产业的健康。各方在招标外,一场公关战也同时展开。那么华为为什么报出“白菜价”?中国电信会是怎样的态度?这又会对产业链有多大影响呢?这里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改变既有电信设备市场格局需“出狠招”。


由于电信服务对持续服务和高可靠、高稳定的特殊要求,因此,如果运营商选择了某个设备商的产品,在下次采购时,更愿意选择其作为供应商,这就使得后来者进入非常困难。例如在中国GSM设备市场,由于初期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已经瓜分了市场,华为、中兴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都未能收到理想的结果。后来者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有特殊的强有力手段,设备批量赠送试用,成为最普通的营销手段,而基于新设备绿色节能、维护成本低、支持更多功能等优势,可降低TCO(总所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整体替换一个区域的网络设备,也成为爱立信、华为、诺基亚西门子等全球电信设备巨头经常使用的竞争手段。


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络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网络投资无疑是设备商的“一块大蛋糕”,网络所有者更换更为设备商改革格局提供了机会。传各家厂商大都在目标对手的“地盘”抛出低价。华为作为后来者为改变市场格局,必然采取一些相对激进的策略,在天津、宁波等地整体更换CDMA设备是一种策略,而以竞争对手难以承受的低价提供设备,也是一种策略。


 


二、华为超低报价并不是“自杀”。


华为在投标时报出很低的价格,肯定会降低毛利率水平。但除非是在个别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华为的“超低报价”只是低于竞争对手的预期,并不会是“鱼死网破”式的“自杀”性破坏行为。


这是由于,电信设备具有高前期研发成本、低制造成本的特点,因此报价只要高于制造成本,就会获得毛利,这就为设备商根据竞争环境选择或高或低报价提供了非常大的余地。据媒体报道,目前全球CDMA的每载频均价在3.5万元左右,而在国内,由于近几年来没有大规模采购CDMA设备,设备价格逐年降低的幅度非常小,现网厂家的扩容价基本维持在8万元人民币以上。可是在近期快速发展的印度市场上,CDMA网络设备的价格只有每载频2500-3500美金,即约2万元人民币。可以看到,在中国市场有足够大的降价空间可作为竞争手段,因此即使华为报出与此前相比的超低价格,也还有利润可赚,根本谈不上“自杀”。


不过如果毛利率水平降低,将会影响到华为的竞争对手的盈利状况。与华为的私人企业性质不同,其竞争对手都是上市公司,短期盈利的变化会对股价造成负面影响。降价与否本身就是棘手的问题。这可能就是华为祭出超低价杀招的原因。


 


三、超大批量采购为中国电信大幅压价提供了机会。


从用户数上看,目前中国的CDMA网络已经是全球第二大CDMA网络,且网络仍有较大的容量闲置,但即使如此,对中国十三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来说,CDMA网络覆盖仍有明显差距,尤其是与中国移动的GSM网络覆盖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中国电信接手CDMA后,必将大规模采购网络设备,以完善网络,提高网络覆盖。


近年来CDMA技术发展很快,通过产品的全IP化改造和多载频紧密复用技术的引入,产品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原联通部分CDMA设备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能耗上,以及兼容性方面,都明显落后于现有的主流设备。在一些地方,新增网络投资可能要超过该地现有网络的重置成本。技术进步及罕见的超大批量采购,都为中国电信大规模压低设备价格提供了机会,华为等的低报价正迎合了运营商希望设备降价的意愿,而如果个别原有设备提供商继续报高价,中国电信更可能在某个市场将其整体替换出局。


事实上,中国电信的做法并不唯一,中国移动的GSM批量采购带来的成本优势,已经成为其提升收购的香港、巴基斯坦运营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


 


四、中国电信会理智选择合作伙伴,CDMA设备市场格局的变化是渐进的。


电信设备采购,是典型的“供应商-实际购买者”的B2B(商家对商家)采购行为,这种采购是典型的理智采购,买卖双方都非常理智。设备商报低价、赠送设备都是一个司空见惯、非常普通的策略。因此华为报超低价,或者其他设备商借先入之机报高价,中国电信早有预见,也肯定有应对策略。由于CDMA设备市场竞争激烈,这使得中国电信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几大设备商都是全球知名企业,也都是中国电信的亲密合作伙伴,且大都与中国电信有几十年的合作关系,所以中国电信在积极推动CDMA设备采购价格下降的同时,会充分考虑到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为了短期的采购低价而忽视了长期行业的健康。


由于持续、不间断服务的要求及中国电信对快速发展CDMA用户的急迫性,除个别服务明显存在的设备商将面临出局的命运外,设备商希望通过一次采购,彻底改变市场格局的想法,很难被运营商接受。中国电信更希望过渡能更平缓,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快速提升,因此,中国电信会优先考虑那些长期提供较高质量服务的合作伙伴。CDMA设备市场格局的变化不会是跳跃性的突变,而是渐进的。


 


中国电信强势地位将推动CDMA产业链进步,设备商竞争激烈,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为中国电信利用强势地位推动CDMA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机会。华为等的“超低报价”以及运营商整体更换策略的实施,就像给一潭静水中放入了一条鲶鱼,推动CDMA设备快速提高性能,降低价格,以与TD-SCDMA、WCDMA等标准竞争,这对整个产业链来说是有益的,同时也要求设备商不要安于现状,而是在战战兢兢中快速向前。CDMA设备商也应看到中国电信发展CDMA的决心和中国电信在CDMA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出对自己有利的合作策略。


不仅CDMA网络设备,CDMA终端,TD-SCDMA设备和终端,设备商都将面临由于运营商积极扩张而带来的竞争压力,这对每个设备商来说,并不是威胁,更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上一篇: C网交割最后时刻我成联通双模双待用户
下一篇:揭秘普天开通的全球首个TD商用网

评论

Good.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