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5-06-01

世界电信日前两天,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出招推动“提速降费”:中国联通五项措施、中国电信十大举措、中国移动“八大措施降资费,四大工程提网速”。然而用户们感受并不明显。

多处的网络调查都表明,消费者不买账。其实近几年517前后,三大运营商都有系列举措,今年是力度最大的、涉及范围最广的一年,可也是用户反映最差的一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第一,总理调足了用户的胃口,将用户预期大幅提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第二,条款数量不少,但大都为促销,种类不少,但大都有限制,普惠制的资费下降不多,且即使有,也有地区限制。

第三,促销大多针对4G,而4G用户占比只占移动用户数的14%左右,覆盖面较小。

第四,由于促销政策从省市两级的促销变成全国促销,部分地区促销政策实际优惠降低。

第五,负面信息跑得比正面信息跑得快,明显受益的用户不发言,即使发言,也难影响“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

第六,近两年运营商在负面报道面前节节败退,自认为很委屈,但又说不清道不明,连消协、媒体、律师界、网络大V中少数的几个“外行”都没辩过,“4G忘关,一晚上房子就归移动了”,“假宽带,网速只有香港的XXX分之一”,“中国移动香港资费远低于内地”,“天价资费”,“天价漫游费”、“不明流量”、“4G网速号称百兆,实际只有几MB/S”……再配上经济学砖家对垄断暴利的曲解,好不,中国通信圈没好人,中国通信用户最苦。

第七,在投诉面前,监管部门没有评判,运营商让步没有底线,结果低价期待也没有底线。

第八,这一点可能很关键,资费到底是多少钱,降价前是多少,降价后是多少,没人看明白,运营商以单项业务称降价百分之几十,但此单项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只是套餐“圈套”的一部分。

第九,月套餐到期后“月底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外界预期与通信圈实际差距巨大,这也会影响用户的情绪和评判。

第十,通信圈规律,降资费不降用户月消费,运营商为保证维持“合理”的收益水平,大都很重视用户月消费水平,可以提供2倍、3倍、5倍的服务,但用户月消费水平最好不降低(鼓励用户多使用)。这种情况下,资费下降没有,很难说清楚,例如2014年工信部的统计结果是电信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0.8%。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结果是CPI中通信服务部分同比下降0.1%。连统计局都没说通。谁认为你降价?


还是展望一下2015年通信资费会下降多少吧。

第一,对4G来说,现在降价的难点是网络覆盖还比较差,不少服务需要在2G\3G上实现,由于2G\3G流量成本明显高于4G,所以4G资费水平在2014年三大运营商推出4G资费后变动不大, 随着4G网络覆盖优化,4G网络发生流量占全部流量的比例快速提升,电信、联通加入4G竞争和虚商提供4G后,竞争加剧。4G资费中最敏感的部分“流量费”,2015年仍有望大幅下降。

第二,对于固网宽带来说,提速不降价(也不提价),仍将是主流。4MADSL和10M光纤同价,20M光纤价格下降到10M的水平,50M光纤价格下降到20M的水平,鼓励用户申请更高的带宽,提速后4M、10M服务将逐步退出市场。由于用户消费水平差别不大,这该算降了多少。我相信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意见不会一致。

第三,不同意直接将通信消费水平与收入相比的做法,如果不是运营商的员工,运营商真的很难为他的收入负责(可能找总理更合适)。但总理说的是“降费”,不要拿“降价”来糊弄人。

第四,文后肯定有人会骂我是运营商的“走狗”、“枪手”,不希望运营商员工支持我,也不害怕反对我,只希望能和委曲求全的运营商客服一样获得“委屈奖”。

2015-05-26
湖北破了一个删帖大案,网络删帖再次成了焦点,今天,某媒体又将删帖和舆情管理、舆情监控连到了一起。曝出了舆情应对的一系列手段:

1、删帖,正规的是发现别人造谣后,拿着证据通知网站删帖,这条路经常不通畅,所以要找人,托关系,因此出现了一种生意,甚至曾曝出有网警已以帮人删帖的方式获利。

2、压帖,就是想办法让负面的内容沉下去,让更少的人看见。

3、掩盖,就是编造事实,让外界认为自己做得对,有理有据。

4、焦点转移,就是找个一个新的、更刺激的事件,让它爆发,从而让原来的帖子自己冷下去。

5、网评战斗,有水军,有五毛,有各种背景的网评员,跟对方斗,证明对方是错的,不仅可以斗观点,而且可以查对方历史,找劣迹,让外界怀疑对方,以致质疑对方内容的可信度。

6、抛出替罪羊,典型的表现是,舆情出现后,马上处理,不经过调查,没有走流程,就出台处罚意见,舆情当事人直接撤职(而不是停职接受调查),舆情过后,是不是异地任职就难说了。

其实,这六条,在一些舆情分析机构的培训中经常出现。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应对,而且效果越来越差。删帖压帖,可以再发,掩盖很可能是用一个新的错误,掩盖旧的问题。焦点转移走了,随时可能再转回来,网评战斗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双方都出现“次生”舆情。替罪羊会有一点点效果,不过对官员处理的声响大,实质内容少,已经出现多起由于未真正处罚或异地任职而带来的“衍生”舆情。

真正的舆情应对不应该是回避问题,而是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快速、透明、公开、公正,不要等到舆情放大。

  • 有问题承认,越早承认越有利。错就是错,对了也不要认错,该公开的信息公开。
  • 该澄清就澄清。
  • 透明处理流程很重要。
  • 如果是小错,甚至不是错,借此做个宣传是不错的选择,这一点,小米、360、阿里巴巴都做得很好。
2015-05-25
1、从全局市场看,通信服务市场独家垄断的国家不多,但大多数国家都是由几家运营商构成的寡头垄断。
2、垄断 ≠ 暴利 高资费。寡头垄断的特点是激烈竞争和携手维持高价,这两种情况在我国通信服务上都有体现。
3、从局部市场看,即使是一个只管一个小区的“小运营商”或其他机构,也可能构成垄断或权力寻租。小区物业、写字楼通信服务经营者都可能构成垄断,民营宽带服务企业也可能构成局部垄断。
4、越垄断,监管难度越大,铁塔公司的监管要难过对三大基础运营商的。
5、极端化,不承认通信市场的垄断和竞争,都不是对我国通信市场的准确判断,将这作为原因得出的结果,逻辑上有明显缺陷。
6、要求垄断企业无偿提供“普遍服务”,承担政府职能,还美其名曰要“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合理。
7、引入虚拟运营商、引入民营宽带服务提供商、引入VOIP或互联网即时通讯语音沟通,都可能减弱垄断的影响。
8、企业垄断,员工工资不一定高,反之,员工工资低,其所在的企业也可能存在垄断行为。
9、完全放开通信市场服务定价这一有力的监管手段,加大了通信市场监管难度。
10、政府要求企业降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更有效的手段是政府通过政策杠杆促进技术进步和企业间竞争,打开下降通道,更直接的做法是对部分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价格采取政府定价和上限管制(含临时)。

2015-05-15
一、我国通信资费就是贵。
曾做过比较,同等技术条件下(如GSM),我国资费在世界上是最低廉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资费相对较贵的原因是技术落后。固网宽带落后同样人口众多的面积大国美国约五年,广电网与通信网在宽带方面的有效竞争并未形成,互联网公司更无缘提供替代技术,光纤占比仍较低。移动通信方面,3G牌照比韩日等国迟发约10年,4G牌照迟发约4~5年。
二、国资委改改考核口径,通信资费就能降。
这是明显的误区,国资委的考核确实有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营商的积极性。
但资费下降慢的根本原因,还是技术和市场,技术见上条,市场层面,固网和4G网都未形成有效竞争,引入民营企业还未取得明显进展。
从经营层面看,由于未形成有效竞争格局,电信联通目前都处于微利状态,不具备与资金实力雄厚的中国移动竞争的实力。
三、总理一喊话,资费就下降了。
这同样是误区。通信资费一直在降,这是CPI中最近数年少有的两个持续保持下降的指标之一(另一个也与通信有关,通信设备)。去年底,我的预测是,随着今年电信联通4G形成竞争力,虚拟运营商转售4G发力,2015年流量资费有望下降50%。
四、工信部要求,运营商资费就能降。
这明显是监管错位。作为行业监管部门,工信部应该是搭建环境,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有效竞争,解除运营商技术进步的障碍(如基站建设、光纤进小区),资费自然就降了。
五、电信市场自由定价,政府不能干涉。
对于具有一定垄断行为的资费,上限管制很有必要,也是其他国家监管部门常用的手段。目前国内的一些“标准资费”已明显偏高。如国内漫游每分钟,主叫6毛,被叫4毛。
附:部分最新通信运营数据:
  • 工信部:
  1. 2014年电信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0.8%。
  2. 2015年3月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9396.8万户,月增长450.0万户。其中:3G用户达到47590.1万户,月减960.6万户,4G用户达到16192.8万户,月增2388.0万户。可得出:①4G渗透率达到12.5%,月增1.8个百分点。②2G用户月减977.4万。③在移动用户中渗透率下降,3G已超2G。
  3. 2015年3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04亿户。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总数达到9469.6万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46.4%,比上年末增加5.5个百分点;2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总数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14.2%,比上年末增加3.8个百分点。光纤宽带建设进度加快,光纤接入FTTH/0用户比上年末净增1007.4万户,超过上年同期增量三分之一之多,总数达到7839.0万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38.4%。
  4. 2014-2015年3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和户均流量比较

通信资费的几个误区(附:部分最新通信运营数据)

  • 中国移动2015年3月用户发展情况:月增移动用户460.2万,达到8.15384亿户,4G用户达到1.43078亿户,月增1969.6万户,3G用户达到2.34763亿户,月减739.4万。4个月后4G用户将超3G,一骑绝尘局面持续中,4G已成拉动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3G快速减少,留给中国联通3G的时间窗已基本关闭。
  • 中国联通2015年3月用户发展情况:移动用户数达2.94751亿户,月净减160.9万户,其中3G&4G用户达1.51364亿户月净增81.4万户。GSM用户达1.43387万户月净减242.3万户。固网宽带用户达到6959.9万户,月净增37.5万户。固网本地电话用户数达到8030.5万户,月净减57.9万户。
  • 中国电信2015年3月移动用户发展情况,中国电信3月移动用户数净增125万户,累计达1.8882亿户;3G/4G用户数净增230万,累计达1.2485亿户。截至2015年3月底,中国电信4G终端用户数达到1675万户,2015年首季度净增967万户。网速排名前十的省是:上海6.67Mb/s,北京6.21Mb/s,天津6.04Mb/s,四川5.86Mb/s,江苏5.71Mb/s,山东5.59Mb/s,福建5.31Mb/s,浙江5.28Mb/s,安徽5.26Mb/s,辽宁5/12Mb/s。河北、新疆也超过5Mb/s。
  • 宽带发展联盟2015年1季度《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中国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5.12Mbit/s(655.36kByte/s),用户进行网页浏览的平均首屏呈现时间2.17s,平均视频下载速率4.77Mbit/s(610.56kByte/s),全国基础电信企业签约用户平均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符合度111.81%。网速排名前十的省是:上海6.67Mb/s,北京6.21Mb/s,天津6.04Mb/s,四川5.86Mb/s,江苏5.71Mb/s,山东5.59Mb/s,福建5.31Mb/s,浙江5.28Mb/s,安徽5.26Mb/s,辽宁5/12Mb/s。河北、新疆也超过5Mb/s。
  • Akamai 2014年4季度群全球平均网速4.5Mbps同比增20%。前10位是: 韩国22.2香港16.8日本15.2瑞典14.6瑞士14.5荷兰14.2拉脱维亚13.0冰岛12.7捷克12.3芬兰12.1,59%超4M,24%超10M,12%超15M。中国平均网速 3.4Mbps环比降9.1%同比增2.1%,位列全球82位,27%超4M第79位,1.1%超10M,0.2%超15M。

5月13日,中国电信在北京发布“互联网
”行动白皮书,并与合作伙伴及重要客户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互联网 ”产业生态圈。

这是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以来,首个由运营商响应并发布的行动白皮书,也是中国电信深化转型的一项重大战略布局。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部门的多位领导在北京会场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通过视频延伸至各省级公司分会场。

工信部张峰总工程师出席发布会并表示,在“互联网 ”整体环境下,作为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中国电信应当发挥积极带动作用,担当“互联网
”产业生态圈的营造者,利用优势渠道和客户资源,整合IT设备商、软件商和服务应用商等各方力量,加强合作共赢,共同推进信息化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普遍使用,为“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实施做出新的贡献。各级工信部门要与中国电信沟通配合,加强政策指导,及时制定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支持力度,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共同助力“互联网
”实现大繁荣、大发展。

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杰说,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并第一次提出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
”将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变化,将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形态,成为“两化深度融合”最具代表性、最活跃的新方向。中国电信发布“互联网
”行动白皮书,既是响应国家“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又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客户需求的必然选择。中国电信将继续发挥好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结合自身优势,务实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互联网 工业制造”、“互联网 新兴服务”、“互联网
企业运营”等四大领域的应用实践,为产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贡献力量。

随后,中国电信高同庆副总经理正式发布了正式发布了“互联网 ”行动白皮书。白皮书阐明了中国电信对“互联网
”的理解与认识、作用与价值,以及中国电信针对“互联网
”的战略与布局;围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企业四个方面描绘了实践与展望;提出了2015年“互联网
”的十大重点项目。此外,中国电信提出将在泛在网络、云计算等基础设施能力和定位、安全、视频、支付、大数据等关键业务能力,以及运维、集成等服务保障能力方面持续提升,为“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更坚实的能力保障。

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电信与潍柴集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兴、华为、IBM、GE中国等合作伙伴签约,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电信正在以开放合作的心态积极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圈,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共同开创“互联网
”的美好未来!

纵观整个发布会,中国电信将其作为互联网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互联网
”带动经济转型的方面的“智能管道”作用做了详尽的描述,中国电信希望能够和合作伙伴一起,在现代农业、工业制造、新兴服务、企业运营四大领域,智能制造试点、网络协同制造试点、制造业服务化试点、能源互联网试点、健康医疗云服务、影像云与远程医疗、教育云服务、智慧课堂与三通协同、高效物流平台、中小企业O2O云平台十个重点方面,营造生态环境,打造“互联网
”生态圈发挥积极作用。

比较遗憾地是,此次发布会,集中强调了中国电信对我国“互联网
”的基础网络支持作用,在发布会中,没有看到中国电信几大互联网内容基地,如何抓住时机,成为“互联网
”“风口上的猪”,说不定,我们很快就会在这些领域见到新的变化。

2015-05-14
国务院总理****5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确定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的措施,助力创业创新和民生改善;决定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部署对部门和地方开展督查,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其中再一次提到“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解读国务院“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的措施”

这是上次座谈会后的有关部门落实情况。

可分为几部分:

会议指出,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促进提速降费,既可改善人民生活,又能降低创业创新成本、为“互联网 ”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培育发展新动能。

微評:这是提速降费的重要意义,因此不得不降。

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实施宽带免费提速,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资费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

微評:这是提速降费的数据指标,只提出了城市平均带宽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这一硬性KPI。由于基础运营商4M铜缆和10M光纤同价,实现的关键是加快“光进铜退”,这并不容易。至于移动通信“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其实已经做到了。

推进光纤到户和宽带乡村工程,加快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建设。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支持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用网络建设带动今年各类投资上万亿元。

微評:这应该来自2015宽带中国专项行动计划,明确的指标仅留下了一个“村村通宽带”工程。

㈣推进电信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年内宽带接入业务开放试点企业增加到100家以上。

微評:推进开放和公平竞争,很对,但只列了一个年内宽带接入业务试点企业数量的指标,有点怪异。宽带接入业务开放试点和移动转售试点企业并不是越多越好,促进有效竞争才是关键。


㈤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加大财政支持,加快农村等基础薄弱区域宽带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市政公共设施和社区等向宽带建设通行提供便利。

微評:财政政策向普遍服务倾斜,保障宽带建设,都很对。具体看落实,这也成为运营商加快宽带和4G建设的障碍。

加强宽带接入服务和资费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虚假宣传、窃取用户流量等行为。

微評:加强监管,通过监管促进电信资费下降、服务提升,没问题,但将“窃取用户流量”直接列出,不太严谨。

让高速畅通、质优价廉的宽带网络服务创业创新和多彩生活。

微評:这是最好的展望,收尾句。

总評:为推进宽带“提速降费”,出台了五大措施。如果完全实施,确实能推动我国宽带应用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支持“互联网 ”带动社会转型。

但在具体条款上,无论对三大基础运营商,还是移动转售试点企业和宽带接入业务开放试点企业,都还没有真正显示出支持的力度。

明确提出了加强监管,而且弱化了三大基础运营商,这是好事,但“加强监管”实施难度也不小。

再补充三个我过去的观点:

1、从2013年起通信业监管明显加强,但过于密集的政策,包括一些与环境不符的政策,相互冲突的政策,影响了效率。

2、我国“网速慢网费贵”的原因,主要是,网络滞后,固网宽带约落后美国五年,而3G牌照迟发10年,4G牌照迟发5年,而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下降,运营商通常会把七成以上的技术红利回馈给用户。

3、2015年,我国4G资费约下降一半。主要原因是,电信联通FDD LTE逐步具备竞争力,4G服务的移动转售启动,竞争明显加强。

2015-05-13
今天《华商报》网络版头条评论刊出杨鹏的文章《董国生“躺枪”是舆情处置失当的必然》(http://hsb.hsw.cn/2015-05/13/content_8572540.htm ),将董国生被撤职,归因于“舆情处置”失当。
摘取部分内容:
  • 现在,公安部和铁路总公司已介入,事件正在朝应有的方向前进。真相正在被“倒逼”中,而庆安副县长董国生现在就已在“倒逼”声浪中停了职。应该说,董国生现在只是停职,这并不是最终的处置;他只是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现身,进而把自己弄成了庆安枪击案舆情关注下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 本来,公众的关注焦点在枪击案本身,但始终不得解。大道不畅,小道泛滥。这迫使公众从这个纠结的关注点迅速发散开来,高调慰问而卷入枪击案的副县长董国生就注定成了舆情持续发酵的接力点。假设,董国生自己不在次日前去高调慰问,估计今儿个应该还稳稳地待在副县长的位子上;假设有关部门在舆情发酵过程中,及时调查,并拿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回应民众关切,董国生应该也可以“逃过此劫”。
  • 坦率说,董国生停职的事由早就存在,但他肯定想不到,能够“成功”躲开预防和查处问题官员的职权部门,长期安然无恙,却居然在一桩偶然的枪击案中被“意外”牵涉出来而被停了职。这能赖谁呢?当然,要赖自身不干净,要赖他自己不合时宜的高调慰问,还要赖当地对于枪击案以“鸵鸟战术”应对汹涌的舆论,蒙混过关失败!顺带使得他这个“潜伏者”也在公众的高频度关注中暴露了。

虽然作者在最后以“当然,这也在提醒相关官员应该先掂量一下自身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鸵鸟战术”恐怕不好使。”结尾,但可以看出,作者明显认为,如果“舆情处置”“得当”的话,董国生还可以好好地做他的副县长。但是这个庆安县检察院检察长也是“躺枪”的吗?他可没有去“高调慰问”啊!

  •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据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消息,黑龙江省检察院已经组成调查组,对庆安县检察院干警隋伟忠举报该院检察长魏鹏飞问题进行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事实上,实名举报带来调查组,很正常。只是如果没有“庆安枪击案”,可能关注的媒体不会太多。董国生“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吃空饷””早有反映,只是在此时,由于正处在风口浪尖上(想起风口上的猪),结果过去的问题又被网友和媒体扒了出来。类似的还有,四川“变道被暴打”成为焦点后,与女司机父亲名字相同(不知是否为同一人)的村主任的劣迹也被网友扒了出来。不少舆情经历了这样的“转场”。旁及的也不少。看看这两个被波及:
切勿把临时掩盖问题当做成功的舆情处置 切勿把临时掩盖问题当做成功的舆情处置
但是,如果没有舆情“转场”,户籍年龄、学历造假的人是如何通过组织部门的一次又一次审核,职位不断高升的?妻子“吃空饷”又是如何“堂而皇之”地出现的?相信不仅庆安县如此。媒体是否应该借此追究一下,组织部门的责任呢?如果没有“庆安枪击案”,相信也会有“xx案”的。好像不久前,也是由于舆情曝光,公安部门专项行动彻查身份证“一人多号”现象。相信年龄、学历造假,也会成为焦点。

目前几个舆情的点:
1、作为主管领导,董国生就是庆安枪击案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因其他原因撤职,不影响此案中对他的继续调查。换个角度看,即使没有其他原因,在庆安枪击案中,董国生等领导也很可能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2、公安部等介入,媒体高度关注,希望能还原庆安枪击案。无论给不给逝者家属补偿,给多少补偿,都应彻查公安部门及其主管领导和关联人的参与,是否得当。第一,如何更好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好类似事件,第二,如何建立权力监督制衡机制,避免权力滥用(不仅是普通民警,还包括影响其工作的各级决策者)。
3、延伸: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吃空饷””在庆安是否是普遍现象,组织部门如何行驶职权的,户籍年龄怎么改的,相关的管理流程是否有明显漏洞,还有多少“吃空”的?定编定岗定员是否流于形式。组织管理部门是否存在渎职行为?——这与庆安枪击案无关。
4、回到庆安枪击案本身的舆情处置:
①无论如何,第一时间公布开枪原因,都是必须的。不一定有视频,但必须是事件还原。
②只有查清真相,才是处罚或赔偿的依据。否则,处罚可能是借机打击报复,也可能是为消除舆情的临时应急做法,赔偿可能是国有资产流失,也可能是为掩盖某些人的渎职。
③媒体持续发酵数日无果后,央媒突然高调介入,相当高级别的调查组高度进入,导致舆情彻底失控,说明此前的做法远非“处置失当”那么简单。
④舆情发生时,如何不被媒体和网络大V“裹挟”,坦诚面对各种质疑,有错认错,无错说清,各级政府部门都还需要学习。切勿把临时掩盖问题当做成功的舆情处置。
2015-05-12
安徽胡女士到塞班岛漫游出现万元流量费,被媒体报道后,快速成为传播热点,舆情多次反转:
1、据中安在线-安徽商报报道,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已有了转机。胡女士向记者表示,通信运营商已经答应免除这些费用,手机已能正常使用。
2、律师观点:
#微言传</p>
	</div>
	 <!--<strong></strong>-->

    <div class=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付亮 @ 16:45 评论(0)
2015-05-11

安徽合肥的胡女士到塞班岛旅游时,三天手机流量费竟然高达一万六千多元。央视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

塞班岛国际漫游费为:

中国电信:0.08元/KB,折81.92元/MB

中国移动:0.05元/KB
中国联通:0.02元/KB

国际漫游费是由我国的运营商和海外运营商协商确定的,所收费用中大部分会由我国的运营商结算给海外运营商。

按电信的资费,200M流量就约1万六千元。

对比:按我国运营商的国内4G套餐外流量报价200M流量只需:0.3元/M * 200M=约60元人民币。

国际漫游时,流量资费单价高,且没有优惠套餐,因此,使用需慎重。尤其是一些养成了使用数据业务的习惯,手机不关数据流量的用户,如果漫游到国外,很可能一开机就带来高昂的流量费。

解决办法:
1、出国前关手机前应先关闭数据服务,以免开机时即带来高额流量。
2、租用当地的MIFI/WIFI,可明显降低资费,放心使用(可在国内处罚机场或目的地机场租用),一个设备可供几个人同时使用,具体产品介绍可到京东、天猫搜索。
3、在酒店等地,可寻找免费WIFI上网。主要为中国团提供服务的商家,不少都考虑提供免费wifi。
4、多机用户,出国需漫游时选择资费低的号码。
5、较长时间在国外,买一个当地的号。
6、督促国内的运营商积极与海外运营商协商降低国际漫游资费。

附:中国电信官网对塞班岛的介绍:

国际漫游时如何避免天价流量费?

2015-05-07
宽带发展联盟公布2015年1季度《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 》。
  • 全国固定宽带用户网络下载的忙闲时加权平均可用下载速率为 5.12Mbit/s(即 655.36kByte/s),全国平均可用下载速率由上季度的 4.25Mbit/s 提升到 5.12Mbit/s,提高 20.47%。
  • 忙时平均为 5.03Mbit/s,闲时平均为 5.66Mbit/s。全国闲时平均可用下载速率比全国忙时平均可用下载速率高12.52%。
  • 全国固定宽带用户网页浏览的忙闲时加权平均首屏呈现时间为2.17s。
  • 全国固定宽带用户网络视频的忙闲时加权平均视频下载速率为4.77Mbit/s(即610.56kByte/s)。
  • 全国基础电信企业签约用户的平均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符合度为 111.81%,全国各省份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符合度均能够达到 100.00%以上。
  • 网速排名前十的省是:上海6.67Mb/s,北京6.21Mb/s,天津6.04Mb/s,四川5.86Mb/s,江苏5.71Mb/s,山东5.59Mb/s,福建5.31Mb/s,浙江5.28Mb/s,安徽5.26Mb/s,辽宁5/12Mb/s。河北、新疆也超过5Mb/s。

微評:

1、1季度平均网速有明显提升。与上季度相比,提高20.47%。

2、数据仅针对三个基础运营商,未能反映全部,尤其是物美价廉的民营宽带和广电运营商。

3、未能测试上行速度。

4、接入速率符合度90%就是合格,基础运营商们为什么要做到110%,能不能把符合度降到90%,月费也降10元钱?更奇怪,这个联盟,只测基础运营商的符合度,不测其他运营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