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个城市的脸,或者说城市形象,对一个外地来北京的人来说,可能交通便利、旅游景点服务、商家服务、城市典型建筑和城市居民的服务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其中北京的交通系统是一个最引入注意的,在交通系统中公交站牌又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但现在这个脸丢了,大量的公交站牌架顶部的车站名称被非法的“巴士旅游”覆盖,还没有清理,现在又出现了明显属于违法行为的“办证”广告。有人说办证的牛皮癣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就有,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办证”广告面积大得多,顶几十个牛皮癣,而且覆盖了公交站牌架顶部的车站名称!再加上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也可能是为了省钱),大部分公交车的站牌中没有所在站的信息。因此,很可能出现一个乘客下了车后,根本没有任何标志说明是在什么站,对于外地乘客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将影响到其在北京的效率和心情。
“巴士旅游”广告是非法的,其他人可以办旅游,但使用“巴士旅游”的品牌是非法的,侵犯了北京巴士公司的权益。其为了联系,必然留下联系方式,处理其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但现在没有解决。
“办证”广告则同样是非法的,属于制假贩假,更应该处理。同样留下了联系方式,很容易顺藤摸瓜。但几年治理下来,反倒有迅速泛滥的趋势。
另:公交站牌的“公关招聘”的广告也曾泛滥和面积放大趋势,不是“黄”色的服务,就是属于诈骗行为,也留下了联系方式。
公交站牌,是北京的一个形象,但北京的形象不应该是“黄”和违法的形象。由于这些行为本身都是为了盈利,都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不知道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难度,如果真有难度的话,北京市政府、国务院召集有关部门开个专题会议,相信马上就会解决。
注:为了治理这些违法行为,曾经推出了“呼死你”系统,据说,在一些城市已经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北京也有采用。看来这种被动的办法在高额的非法利润和电信灵活的资费政策下,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其实,由于是违法行为,而且有“高额的非法利润”,有关部门应该很容易采取措施,实在解决不了,就制定一个专门的法律。我就不相信,找不到解决办法。
附:关于“巴士旅游”
可能北京巴士公司存在垄断和暴力的现象,索性引入多个竞争者,服务上岗,可能服务会更好一点。
从今年年初开始,写了多篇关于网络媒体、门户网站的文章(确切说是杂谈,大都放在了我的DONEWS博客或我的DONEWS专栏里),有一种感觉,网络新闻的制作,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转换的前期,马上全面的网络新闻制作变革将陆续展开。这可能就是第二代门户超越新浪、搜狐等的最好机会。
原因:目前的模式不变革,将受到搜索新闻挑战。看《综合门户新闻模式变革之道》,另一题目就是“综合门户新闻模式如不变革将走向衰败”。而“拷贝+粘贴”的模式很难形成门户之间的差异,也很难体现高级编辑、作者之间的价值,必然通过个性化形成各自的品牌,看《新闻门户网站个性化2.0版》。以前那种靠人海战术,靠机器捕捉形成的新闻频道竞争力将越来越弱。
变革之路:
从新闻转载、机器捕捉到情报加工整理。
从机械重复的“高强度手工劳动”到技术支持的高级编辑“自动化工作”。
从单向发布到编读互动到新闻二次增值。
编辑从搬运工到业界情报专家。
技术后台从人工、机器捕捉,到高级专家分拣。
按周天舒的说法,从陈彤时代转向KESO时代。
相关资料:南方周末:搜索引擎与作弊网站的技术大战
其中第二个小标题就是作弊联盟,而文中只提到了“反百度联盟”,并且全部都是站在百度角度说话的。而且搜索“反百度联盟”,也是“百度一下”。
文中引用的“业内专业人士认为,成立反百度联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这就像成立“假冒伪劣俱乐部”或“垃圾邮件联盟”一样,是不为一个社会所容的。 ”不知道这个专业人士是不是就是百度PM总监俞军,我觉得很可能。
希望报社的编辑记者们多学点专业知识,从对立的两方寻找突破点,不要成为公司的枪手,甚至还可能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果没收钱,而被读者误解了,是不是很冤,如果因此影响了报纸的品牌和发行,是不是更不合理了。
另第一个小标题:“芙蓉姐姐”成作弊工具,也有吸引眼球的嫌疑。很可能网站被屏蔽,请注意。
“你想用和keso一样的方式去工作么?你希望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以阅读、思考和书写为主而不再是Copy & Paste么?”——这出现在了和讯博客招聘的开始,可见KESO的影响力。
和讯招聘什么职位:博客化IT频道主编,我没有理解是什么意思。是和讯博客IT频道的主编,还是象博客KESO那样工作的IT频道主编。没有说明,也没有具体的工作描述。后文中的岗位名称已经变成了“和讯IT频道主编”,没有了与博客相关的字样。
七条要求中包括掌握HTML语言(优先),有良好的英文读、写、译能力(优先),能快速采访、报道,有IT新闻敏感性。有媒体工作经验等,显然是招聘一般网站IT频道主编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提博客化,为什么提KESO,其理由应该是和讯具有和DONEWS一样方便的后台环境,可以象KESO那样,舒服地集工作和娱乐于一体。
看来今后的网络媒体编辑的工作环境,将在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方便,领先的网站会拿这个做招聘的幌子,招聘到更高素质的人才,竞争优势将更加突出。
看来技术在网络媒体的竞争中也越来越重要了。“Copy & Paste”的网站将越来越难生存。
附:和讯IT频道主编任职要求:
1、热爱互联网、关注IT产业
2、具有良好IT新闻的敏感性,有1-2年网媒或纸媒编辑、记者经验
3、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和报道,适应在一定的压力下工作
4、文字功底扎实,文笔好;有良好英文读、写、译能力者优先考虑
5、熟悉电脑操作,掌握HTML语言,能熟练利用互联网上各种资源者优先
6、工作责任心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7、居住地在北京
聘网站格局在不断变化中,不说51JOB股价低迷,中华英才网出卖股份。而且他们的收入也日趋多元化。这里说他们的后来者的变化。
两个新变化:
1。技术类:跨网站搜索
http://www.globehr.com/ 搜职网,也可以说是专业的招聘信息搜索网站。
其原理:搜职是一个基於浏览器的面向求职者的自动搜索并且自动发送简历的系统。
系统可以自动搜索Internet上的招聘职位,并自动智能地将您的简历发送给登录这些工作的雇主。您所需要作的只是填个简单的表单,上载您的简历,然后设置一个简历发送条件(如:律师,北京等),就可以高枕无忧啦。
其余的都由 搜职网 搜索系统自动完成。 系统首先搜索最新登录的所有招聘信息,然后挑出那些与您的简历发送条件或简历内容相匹配的工作,最后将您的个性化简历自动地一一发送给雇主。
2、专业类:深度特色
1)亚商,http://jobs.asiaec.com/ 行政秘书招聘专网。
2)美容美发人才网,http://www.mrmfrc.net
老榕(王峻涛)做客搜狐“林木专访间”,谈“8848”,也谈了几位风云人物。虽然是在搜狐做客,也还算中肯,对每个人褒扬得成分都多一点。相比之下,说张朝阳更深入一点。
一个公司的领袖人物通常会决定一个公司一段时间的发展。这几位在目前的公司都是这样的角色。张朝阳“一个人把门关起来,想事情的时候”,“能量最大”,看来这样的时候还应该更多一点,同时也听听一些专家的观点,将内外结合起来。王志东很放松,所以他放下新浪不久,就做起了点击科技,又聚集起了一支精锐部队。马云是个怪才,但这种“怪”能持续推动公司发展吗,值得怀疑。丁磊是个商人,其精明在网站几次公司中就可以看出,从差一点纳斯达克退市到成了第一高价股。谢文呢,老榕说他“是一个好人”,基本上什么没说,我也不了解。不说了。
附:老榕的评价
张朝阳——
“我觉得张朝阳这个人,好像就是为了要办搜狐而生的。你看他的行事风格,做事对外张扬,但是对内很严肃、细致,做事情很有条理,这两种风格结合的很紧密。这可能也是搜狐企业的氛围。我老觉得搜狐这个企业将来会用事实说清楚很多的问题。
我昨天上网去查其他的资料,一不小心碰到了在2001年受其他报纸采访的内容,记者问我三大门户里面看好谁?我说第一是搜狐。所以理解张朝阳的人,就会发现他有些时候会有明星的表象,但是要小心,这是假象。张朝阳也有一个人把门关起来,想事情的时候,其实他在这个时候发挥的能量最大。”
王志东——
“王志东是一个很沉稳、对工作和生活都很投入的人,对家庭、工作、个人生活好像都安排得很均匀。我觉得这一点很难。其实他的这种状态很重要。我很同意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企业家,能做多大的事情,只要看一个参数就可以看得出来,就是他放松到了什么程度”。放松到王志东这个程度,一定可以做很大的事情。志东平时有多放松,我想你也一定深有感觉。”
马云——
“马云就不用说了,是一个怪才。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底下,这个人永远是妙语连珠,创意不断。”
丁磊——
“丁磊是典型的少年老成,别看这个人长着一张娃娃脸,我很同意谢文对他的评价,这个人天生是一个商人。网易刚开始出的那个邮箱,我们想去买,他真的是一分钱都不让。”
谢文——
“这个人说起话来很难听,其实他是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