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在公关中能起多大作用?可能你不知道?其实GOOGLE的黑板报就是一个很好的博客公关的例子,这里是一些相关的文章,值得学习一下。 玄伟剑:博客PR:企业的人性化面纱? 羊城晚报:个人博客暗藏社会性危机 东方早报仇晓慧:攻击对手 恣意炒作 博客:从日志到攻击利器? 上海青年报:博客上指名骂同事被指侵权同事要求具名公开道歉 《国际公关》 李建林:Web2.0时代的网络公关应用 写博客公关的博客:博客营销(公关、行销) 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面向博客世界的公关 《新营销》李建林:通用汽车:博客比公关做得更多 我的拙作:
和讯博客一直调整和完善中,总体来说一直在朝服务更好方向发展,有时也会有一些小插曲。
例如,现在,每一个好友发了一篇新文章都会给我一个短信,因此仅从昨晚10:30到今晨8:00,就收到了这样的私信****。
可能是我的好友太多了,谁让我采取了来自不拒的做法呢?
但现在的问题是我该怎么办?
如果和讯不取消这个功能的话,估计我只有两种选择了:
1、删除所有好友,尤其是其中比较活跃的。
2、离开和讯,因为和讯特色的圈子、好友活动太频繁了,我没时间应付。
06-02-24 07:49 | ||
06-02-24 05:29 | ||
06-02-24 05:29 | ||
06-02-24 04:46 | ||
06-02-24 01:37 | ||
06-02-24 01:32 | ||
06-02-24 01:04 | ||
06-02-24 00:13 | ||
06-02-23 23:50 | ||
06-02-23 23:48 |
06-02-23 22:58 | ||
06-02-23 22:41 | ||
06-02-23 22:39 |
和讯博客一直调整和完善中,总体来说一直在朝服务更好方向发展,有时也会有一些小插曲。
例如,现在,每一个好友发了一篇新文章都会给我一个短信,因此仅从昨晚10:30到今晨8:00,就收到了这样的私信****。
可能是我的好友太多了,谁让我采取了来自不拒的做法呢?
但现在的问题是我该怎么办?
如果和讯不取消这个功能的话,估计我只有两种选择了:
1、删除所有好友,尤其是其中比较活跃的。
2、离开和讯,因为和讯特色的圈子、好友活动太频繁了,我没时间应付。
06-02-24 07:49 | ||
06-02-24 05:29 | ||
06-02-24 05:29 | ||
06-02-24 04:46 | ||
06-02-24 01:37 | ||
06-02-24 01:32 | ||
06-02-24 01:04 | ||
06-02-24 00:13 | ||
06-02-23 23:50 | ||
06-02-23 23:48 |
06-02-23 22:58 | ||
06-02-23 22:41 | ||
06-02-23 22:39 |
博客在公关中能起多大作用?可能你不知道?其实GOOGLE的黑板报就是一个很好的博客公关的例子,这里是一些相关的文章,值得学习一下。
玄伟剑:博客PR:企业的人性化面纱?
羊城晚报:个人博客暗藏社会性危机
东方早报仇晓慧:攻击对手 恣意炒作 博客:从日志到攻击利器?
上海青年报:博客上指名骂同事被指侵权同事要求具名公开道歉
《国际公关》 李建林:Web2.0时代的网络公关应用
写博客公关的博客:博客营销(公关、行销)
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面向博客世界的公关
《新营销》李建林:通用汽车:博客比公关做得更多
我的拙作:
都说中国移动要上TD-SCDMA了,北邮的教授说了,网友说了,国务院专家说了,研究院专家也说了,甚至信息产业部的人也说了,就是中国移动一再明确地说:
中国移动将上WCDMA,并根据牌照发放的时间,在北京、上海等地直接上HSDPA。
中国移动将上HSDPA。等。
大家说中国移动上TD-SCDMA最合适的理由是什么?
大概有三点,中国移动最有实力,盈利状况最好,最有经验。其中没有一点是从忠骨移动角度考虑的。
由于国家有关机构已经多次表态,运营商将自行决定选择什么样的3G标准,因此中国移动在决定采用哪个标准上有自主权。
中国移动根本没有选择TD-SCDMA的意思,甚至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如果有其他运营商愿意选择TD-SCDMA的话,中国移动很可能愿意以入资或其他可行方式资助百亿以上,条件是中国移动获得WCDMA牌照(钱由母公司出,不能影响上市公司业绩)。
中国移动为什么不愿意上TD-SCDMA呢?
原因一:TD-SCDMA成熟度不够。
原因二:GSM到WCDMA再到HSDPA的演进路线已经非常清楚,并经过商业验证。
原因三:中国移动已经有了GSM,以及具备了大部分3G功能的GPRS。中国移动等得起,而且目前每月以四百万的用户再增加。
如果强制中国移动上TD-SCDMA结果会如何?
以下是旧文中的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推演。
中国移动很可能采取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应对策略。
如果同意其WCDMA和TD-SCDMA混合组网,只要TD-SCDMA不成熟,中国移动就不大力投入TD-SCDMA,而仍将重点放在WCDMA上。
如果不同意,要求中国移动必须上TD-SCDMA,并且是独立组网。那我们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中国移动现在的领导层在任职期间内不上3G,而是将现有的GSM过渡到2.5G的GPRS,2.75G的已经具备目前绝大不部分3G功能的EDGE,投资少,投入周期短。目前真正的3G杀手级应用,在EDGE上不能实现的还没有。至于下一任领导是选择上超3G的HSPDA(可同时向下兼容WCDMA和TD-SCDMA),还是直接上4G,或者上TD-SCDMA,哪是几年以后下一任的事了。
总之,无论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混合组网,还是独立组网的牌照,都不会大力投入TD-SCDMA,TD-SCDMA想依靠中国移动庞大的GSM用户群,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的想法很难实现。(详见是TD-SCDMA选择运营商,还是运营商选择TD? )
要求中国移动上TD-SCDMA,最终可能是毁了TD-SCDMA,然后可能毁了中国移动。可能这也就是某些专家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样下来,中国移动一支独秀的局面不再存在了,又多了一家日子不好过的国有企业。
因此,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移动根本不可能上TD-SCDMA,最多只是给予适度的资金及其他方面的支持。至于TD-SCDMA问题,还需要自己去解决,不要闭着眼睛想,乘上中国移动那艘快船,就可以勇往直前,无坚不摧。
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健介绍,判定公务员适度规模的经济指标应该是——公务员人数与本国GDP的比例。公务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需要以单位GDP的公务员人数来衡量。虽然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只有1比2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从经济视角考察,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目前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日本为1.38人/百万美元。我国公务员“超标”近20 倍。(http://finance.sina.com.cn/g/20060209/1551542603.shtml)
真的超标20倍吗?
1、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只有1比2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文中有的。
2、中国的“公务员”,按照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公务员法》的界定,大体上是通常所说的“党政干部”,包括了“党、政、群”三大领域,即国家行政机关干部(近650万人)、党派机关专职干部和主要人民团体的专职干部之和,近三年规模约为1100万人。
3、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政府雇员”概念与我国的“财政供养人员”概念所界定的范围大体上接近。“财政供养人员”,包括了党政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干部、两者的工勤人员和退休人员、农村部分领补助的村组干部,目前规模约为5000万人。
4、2000年法国GDP是中国的26倍多,美国更多。
2000年美国、法国、中国相关数据比较
国家 | 人均GDP,美元(按名义汇率计算) | 人均GDP,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 官民比例(公务员规模/人口) | 政府雇员或财政供养人员占人口比例 |
美国 | 34770 | 34770 | 3.25% | 7.47% |
法国 | 22432 | 26531 | 5.00% | 8.28% |
中国 | 852 | 3807 | 0.86% | 3.91% |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官方网站、OECD(经合组织)网站、EIU Country Data、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仅人均GDP一项就超过20倍,如果这样的话,那些GDP更低的国家,是不是为了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就应该大幅度压缩公务员呢,显然不是。从这个调查反映出来,我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均GDP低,而不是公务员“超标”。
看来调查报告分析过程可能和调查过程同样需要严格。否则就会闹出各种笑话。
附:中国公务员“超标”20倍?科学探讨公务员规模
http://news.sina.com.cn/c/2006-02-21/09179158712.shtml
都说中国移动要上TD-SCDMA了,北邮的教授说了,网友说了,国务院专家说了,研究院专家也说了,甚至信息产业部的人也说了,就是中国移动一再明确地说:
中国移动将上WCDMA,并根据牌照发放的时间,在北京、上海等地直接上HSDPA。
中国移动将上HSDPA。等。
大家说中国移动上TD-SCDMA最合适的理由是什么?
大概有三点,中国移动最有实力,盈利状况最好,最有经验。其中没有一点是从忠骨移动角度考虑的。
由于国家有关机构已经多次表态,运营商将自行决定选择什么样的3G标准,因此中国移动在决定采用哪个标准上有自主权。
中国移动根本没有选择TD-SCDMA的意思,甚至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如果有其他运营商愿意选择TD-SCDMA的话,中国移动很可能愿意以入资或其他可行方式资助百亿以上,条件是中国移动获得WCDMA牌照(钱由母公司出,不能影响上市公司业绩)。
中国移动为什么不愿意上TD-SCDMA呢?
原因一:TD-SCDMA成熟度不够。
原因二:GSM到WCDMA再到HSDPA的演进路线已经非常清楚,并经过商业验证。
原因三:中国移动已经有了GSM,以及具备了大部分3G功能的GPRS。中国移动等得起,而且目前每月以四百万的用户再增加。
如果强制中国移动上TD-SCDMA结果会如何?
以下是旧文中的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推演。
中国移动很可能采取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应对策略。
如果同意其WCDMA和TD-SCDMA混合组网,只要TD-SCDMA不成熟,中国移动就不大力投入TD-SCDMA,而仍将重点放在WCDMA上。
如果不同意,要求中国移动必须上TD-SCDMA,并且是独立组网。那我们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中国移动现在的领导层在任职期间内不上3G,而是将现有的GSM过渡到2.5G的GPRS,2.75G的已经具备目前绝大不部分3G功能的EDGE,投资少,投入周期短。目前真正的3G杀手级应用,在EDGE 上不能实现的还没有。至于下一任领导是选择上超3G的HSPDA(可同时向下兼容WCDMA和TD-SCDMA),还是直接上4G,或者上TD- SCDMA,哪是几年以后下一任的事了。
总之,无论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混合组网,还是独立组网的牌照,都不会大力投入TD-SCDMA,TD-SCDMA想依靠中国移动庞大的GSM用户群,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的想法很难实现。(详见是TD-SCDMA选择运营商,还是运营商选择TD? )
要求中国移动上TD-SCDMA,最终可能是毁了TD-SCDMA,然后可能毁了中国移动。可能这也就是某些专家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样下来,中国移动一支独秀的局面不再存在了,又多了一家日子不好过的国有企业。
因此,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移动根本不可能上TD-SCDMA,最多只是给予适度的资金及其他方面的支持。至于TD-SCDMA问题,还需要自己去解决,不要闭着眼睛想,乘上中国移动那艘快船,就可以勇往直前,无坚不摧。
家发展改革委公开曝光西安美术学院等八起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八起居然有四起出了问题,南京审计学院要“申诉”,西安美院称收费经陕西省物价等部门审批的。
而反映更强烈的是奉化和太原:
奉化市委市政府****主任范奕忠在召开的紧急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奉化中学不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太原市教育局20日上午为太原五中开了新闻发布会称是“误判”。
看来,肯定有问题了。几种可能:
1、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员渎职。
2、地方政府包庇。
3、物价相关管理机构执行有误。
4、不同文件之间有冲突。
5、其他。
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该曝光的迟早会曝光的,想包庇是包庇不了的。
相关:
国家发展改革委曝光西安美术学院等八起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http://www.sdpc.gov.cn/xwfb/t20060220_59928.htm
发改委曝光八所学校乱收费一半不认账
http://news.sina.com.cn/c/2006-02-22/04129166187.shtml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邓寿鹏
经典发言:“我们都在期盼3G的发照,假定今年能发照,去年6月我提出今年是发照最佳时机,现在很多迹象表明今年是到时候了,根据各个运营商所预测的数据汇总,大概全面部署3G以后第一年,可以得到620万3G用户,第三年7350万,第五年接近2亿,这就是对3G用户发展的预期。3G建设中组网投资规模,组网起动以后前六年每年投资1千亿,第一年需要投1141亿,第五年投1046亿其他几年都略低于1千亿,总体来6年结果是5913亿,这就是组网的投资规模,每年1千亿的投入对国内GDP的增长,对就业、服务对国家的税收无疑都是贡献。”
点评:“根据各个运营商所预测的数据汇总”,由于各运营商预测数据口径肯定不一致,因此根本不能“汇总”,另外连到底发几张牌照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发六张,没有获得牌照的运营商去掉了没有,难道局长大人已经知道发几张牌照,发给谁了。问题又出来了,即使发了六张牌照,不同制式投资差异很大,如果连六张牌照制式都清楚了,难道运营商自己都知道了吗?如果不知道,其预测数据的汇总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2、国资委研究中心信息产业战略研究部部长卢奇俊个人观点(新浪科技总结)
从目前分析来看,为了使TD成为三大制式中的主导制式,中国移动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原因主要包括一下三点:
第一,中国移动拥有世界最大,最好的专业网,客户规模居世界前列,竞争优势非常大。第二资金实力雄厚,现金流充裕,经营业绩优异,中国移动净资产收益率排位是前列的,它的资产质量非常好的。第三丰富的移动通信市场的运营经验。
“有这三点做保障,中国移动承载TD成功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资金没有问题,每年净利润600亿,所以前期投入完全可以承载风险,资金没问题,这是最根本的保障”,卢奇俊说。
点评:那边几天前中国移动的王建宙已经在西班牙3GSM大会上承诺,上HSDPA,北京奥运会商用了。虽然说是个人观点,但如果国资委,作为代表国家控股中国移动的机构,如果任凭中国移动唱反调,实在不应该。
2005年 10月 通信信息报 沈加军
香港富豪李嘉诚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之后,他极力打造的3G业务终于开始峰回路转。和黄旗下意大利3G业务将于今年底上市,估值120亿欧元。与此同时,借全球3G加速发展的契机,和黄全球3G业务也开始初露峥嵘。曾经有人对李嘉诚投巨资打造3G的策略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冒险难以再造一个商业“神话”。然而,这位在商业领域誓言不仅做老板还要做领袖的泰斗,咬定3G不放松的魄力确实让人不得不信服。而追踪和黄3G的发展脉络,不乏极具借鉴价值的经营经验。
经验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没有风险就没有机会。欧洲3G发展陷入困顿之际,李嘉诚却能逆势而上,这是因为他清楚了解先进入市场者所拥有的先发优势,因此,和黄以其在3G的先行战略和全球扩张极有可能成为未来3G市场的赢家。最大的风险孕育最大的发展机会,这正是和黄电讯在3G市场上经历了冰与火的考验之后仍屹立不倒的原动力。
经验二:先获牌照,自选标准
和黄是坚持购买3G牌照的少数电信运营商之一。目前,和黄在全球持有10个市场的3G牌照,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中国香港、爱尔兰、意大利、以色列、挪威、瑞典及英国,网络覆盖人口约1.75亿。不难看出,和黄最重要一条3G发展经验就是广泛购买牌照,而在获得牌照后,经营3G就成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和黄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3G发展战略,包括选择最先启动的市场、选择最佳启动的时机,而尤为重要的是,选择最合适的3G技术标准。这对于有效激活市场、最大限度地规避发展风险都至关重要。说到底,3G产业终究是要经历市场竞争洗礼的,3G的发展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基本的运作规律。
经验三:选择最佳市场率先启动
3G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2G混合发展的时代,因此选择在2G运营相对成熟的市场率先启动3G尤为重要。而欧洲市场,尤其是英国和意大利的移动通信产业都非常发达,而澳大利亚、丹麦、爱尔兰和挪威则成为和黄极具挑战大光明的市场。这对和黄3G业务逐渐走出亏损的阴影添力不少。截至
中国3G应该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李嘉诚3G的经营经验对于正处在3G启动关键期的中国市场来说,更具有可资借鉴的地方。中国已到发放3G牌照的最佳时机,而对于发牌,各种争论跌宕起伏,也颇令政府头疼。而最困扰决策部门的问题就是牌照和技术标准的捆绑问题。其实,综观各国3G牌照发放形式,无一采用牌照和标准捆绑的形式,这本身就有悖市场的内在发展规律。而且,我国政府领导也多次重申允许运营商自由选择3G技术标准。说到底,中国3G的发展应该在政府的适度监管下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而不能完全由政府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