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6-02-21


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我的观点。具体内容如下:


“其实原因很简单,没经过同意,运营商就私下进行建设;明确要求了建设TD-SCDMA试验网,运营商又不积极,这种状况下国家肯定会采取措施。”万方咨询研究总监付亮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不过付亮认为,眼下的趋势不是一次简单的叫停就能抑制的。“在短暂的平息之后,这些项目的建设还会继续在‘地下’发动起来,谁愿意白白将如此美好的市场空间拱手出让呢?”付亮说,“政府部门将运营商和TD-SCDMA对立起来是有问题的,现在应该是尽快给运营商一个爱TD-SCDMA的理由。”


“不过比较确定的说法,可能是加快TD-SCDMA试验网的建设步伐,并适当选择北京、上海以外的新的测试点。由于四大运营商没有一家明确表态支持TD-SCDMA独立组网,因此国家必须强制运营商一起进行测试。”付亮说,“这样的话,非常有可能出现下面的格局:除了中国电信的上海TD-SCDMA试验网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的北京TD-SCDMA试验网外,2006年上半年将有2~3个地点上马TD-SCDMA商用试验网,即TD-SCDMA商用试验网将发展到4~5个。” (实际测试情况采访时已经基本明朗,不过没敢和记者说)


在付亮看来,这种格局(多家测试)对TD-SCDMA商用进程发展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首先,三大运营商都继续与TD-SCDMA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并持续到2006年6月或7月;


其次,各运营商由于采用不同设备商的设备分别搭建网络,虽然有标准的限制,但细微处设备之间的差异很可能会越来越大,对集中设备商优势快速提高整体商用程度设置了障碍,很可能会形成几个系列的产品;


再有,各设备商将开始在几家运营商身上下注,而且现在形势已经开始明朗,中兴赌中国电信,而华为、西门子、大唐等则将赌注押在中国网通身上。基于这些看法,


付亮认为强制推动TD-SCDMA试验网建设的效果是很值得商榷的。要想真正推动TD-SCDMA尽快商用,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尽快让一两个运营商自愿地积极行动起来。


“TD-SCDMA标准颁布,标志着从此TD-SCDMA开始进入商用准备阶段。”付亮说,“剩下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鼓励运营商采用TD-SCDMA,只有运营商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TD-SCDMA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大规模商用条件;也只有大规模商用,TD-SCDMA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投入才能取得回报。”


来源:


WCDMA叫停让道,TD-SCDMA亟待证明自己
http://218.249.159.62/trsweb/Detail.wct?SelectID=6697&RecID=42


不爽,居然将公司名称写成了“万芳咨询”,我们是“万方咨询”。


本文标题来自新浪“WCDMA叫停让道 TD让运营商自愿方为上策


其他网络媒体题目还有:


搜狐:“WCDMA叫停让道 06年是TD-SCDMA大发展之年

作为电信行业竞争情报的提供者,我们今天本来安排了一个人全程关注“2006TD-SCDMA产业经济年会”,希望从中发现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早晨发现的第一条新闻是“信产部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发布时间是2006-2-21 00:15”,问了一下参会者,会议仍正常举办。随后看到了“TD-SCDMA产业经济内部会召开 新浪独家发布”,内容如下:


2月21日,原本向公众及媒体开放的TD-SCDMA产业经济年会,改为内部会议如期召开。新浪科技获独家授权发布本内部会内容。”


这可能就是网络媒体快餐文化的做法吧。


据内部人士了解,会议实际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改成不对媒体开放了。


如果是这样,新浪“获得独家授权发布本内部会内容。”就更有意思了。


这成了媒体和政府,会议组织者和媒体之间的游戏,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新浪的宣传策略。


不写了,关注TD会议去,新浪的独家,和其他媒体的独家都要。


快餐接力棒(还在持续增加中):






信产部紧急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CHINA通信网 2006-2-21 10:01





信产部紧急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浙商网 2006-2-21 10:01





信产部紧急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IT世界 2006-2-21 09:33





信产部紧急叫停TD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计算机世界 2006-2-21 09:25





信产部紧急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浙江都市网 2006-2-21 09:21





信产部紧急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北方网 2006-2-21 08:23





信产部紧急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千龙 2006-2-21 08:11 





信产部紧急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作者: | 20 … 博客网 2006-2-21 07:50





信产部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中国经济网 2006-2-21 07:13





信产部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DoNews 2006-2-21 01:10





信产部紧急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中国金融网 2006-2-21 00:45





信产部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新浪 2006-2-21 00:15





信产部叫停TD经济年会 3G发牌上半年无望 捉鱼网 2006-2-20 10:00

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我的观点。具体内容如下:


“其实原因很简单,没经过同意,运营商就私下进行建设;明确要求了建设TD-SCDMA试验网,运营商又不积极,这种状况下国家肯定会采取措施。” 万方咨询研究总监付亮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不过付亮认为,眼下的趋势不是一次简单的叫停就能抑制的。“在短暂的平息之后,这些项目的建设还会继续在‘地下’发动起来,谁愿意白白将如此美好的市场空间拱手出让呢?”付亮说,“政府部门将运营商和TD-SCDMA对立起来是有问题的,现在应该是尽快给运营商一个爱TD-SCDMA的理由。”


“不过比较确定的说法,可能是加快TD-SCDMA试验网的建设步伐,并适当选择北京、上海以外的新的测试点。由于四大运营商没有一家明确表态支持 TD-SCDMA独立组网,因此国家必须强制运营商一起进行测试。”付亮说,“这样的话,非常有可能出现下面的格局:除了中国电信的上海TD-SCDMA 试验网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的北京TD-SCDMA试验网外,2006年上半年将有2~3个地点上马TD-SCDMA商用试验网,即TD-SCDMA商用试验网将发展到4~5个。” (实际测试情况采访时已经基本明朗,不过没敢和记者说)


在付亮看来,这种格局(多家测试)对TD-SCDMA商用进程发展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首先,三大运营商都继续与TD-SCDMA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并持续到2006年6月或7月;


其次,各运营商由于采用不同设备商的设备分别搭建网络,虽然有标准的限制,但细微处设备之间的差异很可能会越来越大,对集中设备商优势快速提高整体商用程度设置了障碍,很可能会形成几个系列的产品;


再有,各设备商将开始在几家运营商身上下注,而且现在形势已经开始明朗,中兴赌中国电信,而华为、西门子、大唐等则将赌注押在中国网通身上。基于这些看法,


付亮认为强制推动TD-SCDMA试验网建设的效果是很值得商榷的。要想真正推动TD-SCDMA尽快商用,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尽快让一两个运营商自愿地积极行动起来。


“TD-SCDMA标准颁布,标志着从此TD-SCDMA开始进入商用准备阶段。”付亮说,“剩下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鼓励运营商采用TD-SCDMA,只有运营商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TD-SCDMA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大规模商用条件;也只有大规模商用,TD-SCDMA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投入才能取得回报。”


来源:


WCDMA叫停让道,TD-SCDMA亟待证明自己
http://218.249.159.62/trsweb/Detail.wct?SelectID=6697&RecID=42


不爽,居然将公司名称写成了“万芳咨询”,我们是“万方咨询”。


本文标题来自新浪“WCDMA叫停让道 TD让运营商自愿方为上策


其他网络媒体题目还有:


搜狐:“WCDMA叫停让道 06年是TD-SCDMA大发展之年

  2005 10  通信信息报 沈加军

香港富豪李嘉诚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之后,他极力打造的3G业务终于开始峰回路转。和黄旗下意大利3G业务将于今年底上市,估值120亿欧元。与此同时,借全球3G加速发展的契机,和黄全球3G业务也开始初露峥嵘。曾经有人对李嘉诚投巨资打造3G的策略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冒险难以再造一个商业神话。然而,这位在商业领域誓言不仅做老板还要做领袖的泰斗,咬定3G不放松的魄力确实让人不得不信服。而追踪和黄3G的发展脉络,不乏极具借鉴价值的经营经验。


经验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没有风险就没有机会。欧洲3G发展陷入困顿之际,李嘉诚却能逆势而上,这是因为他清楚了解先进入市场者所拥有的先发优势,因此,和黄以其在3G的先行战略和全球扩张极有可能成为未来3G市场的赢家。最大的风险孕育最大的发展机会,这正是和黄电讯在3G市场上经历了冰与火的考验之后仍屹立不倒的原动力。


经验二:先获牌照,自选标准


和黄是坚持购买3G牌照的少数电信运营商之一。目前,和黄在全球持有10个市场的3G牌照,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中国香港、爱尔兰、意大利、以色列、挪威、瑞典及英国,网络覆盖人口约1.75亿。不难看出,和黄最重要一条3G发展经验就是广泛购买牌照,而在获得牌照后,经营3G就成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和黄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3G发展战略,包括选择最先启动的市场、选择最佳启动的时机,而尤为重要的是,选择最合适的3G技术标准。这对于有效激活市场、最大限度地规避发展风险都至关重要。说到底,3G产业终究是要经历市场竞争洗礼的,3G的发展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基本的运作规律。


经验三:选择最佳市场率先启动


3G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2G混合发展的时代,因此选择在2G运营相对成熟的市场率先启动3G尤为重要。而欧洲市场,尤其是英国和意大利的移动通信产业都非常发达,而澳大利亚、丹麦、爱尔兰和挪威则成为和黄极具挑战大光明的市场。这对和黄3G业务逐渐走出亏损的阴影添力不少。截至8月24日,和黄在全球的3G用户达940万户,其中在英国和意大利的用户数分别为321万户和452万户,意大利每月每户平均消费ARPU为35.78欧元。


中国3G应该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李嘉诚3G的经营经验对于正处在3G启动关键期的中国市场来说,更具有可资借鉴的地方。中国已到发放3G牌照的最佳时机,而对于发牌,各种争论跌宕起伏,也颇令政府头疼。而最困扰决策部门的问题就是牌照和技术标准的捆绑问题。其实,综观各国3G牌照发放形式,无一采用牌照和标准捆绑的形式,这本身就有悖市场的内在发展规律。而且,我国政府领导也多次重申允许运营商自由选择3G技术标准。说到底,中国3G的发展应该在政府的适度监管下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而不能完全由政府主导。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邓寿鹏


经典发言:“我们都在期盼3G的发照,假定今年能发照,去年6月我提出今年是发照最佳时机,现在很多迹象表明今年是到时候了,根据各个运营商所预测的数据汇总,大概全面部署3G以后第一年,可以得到620万3G用户,第三年7350万,第五年接近2亿,这就是对3G用户发展的预期。3G建设中组网投资规模,组网起动以后前六年每年投资1千亿,第一年需要投1141亿,第五年投1046亿其他几年都略低于1千亿,总体来6年结果是5913亿,这就是组网的投资规模,每年1千亿的投入对国内GDP的增长,对就业、服务对国家的税收无疑都是贡献。”


点评:“根据各个运营商所预测的数据汇总”,由于各运营商预测数据口径肯定不一致,因此根本不能“汇总”,另外连到底发几张牌照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发六张,没有获得牌照的运营商去掉了没有,难道局长大人已经知道发几张牌照,发给谁了。问题又出来了,即使发了六张牌照,不同制式投资差异很大,如果连六张牌照制式都清楚了,难道运营商自己都知道了吗?如果不知道,其预测数据的汇总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2、国资委研究中心信息产业战略研究部部长卢奇俊个人观点(新浪科技总结)


从目前分析来看,为了使TD成为三大制式中的主导制式,中国移动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原因主要包括一下三点:


第一,中国移动拥有世界最大,最好的专业网,客户规模居世界前列,竞争优势非常大。第二资金实力雄厚,现金流充裕,经营业绩优异,中国移动净资产收益率排位是前列的,它的资产质量非常好的。第三丰富的移动通信市场的运营经验。


“有这三点做保障,中国移动承载TD成功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资金没有问题,每年净利润600亿,所以前期投入完全可以承载风险,资金没问题,这是最根本的保障”,卢奇俊说。


点评:那边几天前中国移动的王建宙已经在西班牙3GSM大会上承诺,上HSDPA,北京奥运会商用了。虽然说是个人观点,但如果国资委,作为代表国家控股中国移动的机构,如果任凭中国移动唱反调,实在不应该。

2006-02-18

今天,看到“抽样调查显示:有52%的白领已经有了自己的博客,28%的白领则即将拥有自己的博客;其中67%的白领喜欢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隐私。”(见http://tech.sina.com.cn/i/2006-02-20/0913845568.shtml)这样的调查结果,觉得有趣了,80%的白领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和即将拥有自己的博客,那就是说至少80%的白领知道博客是个什么“玩意”,可信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过春节回老家的时候,说查“我的信息可以查到我的博客”,包括许多北京回去的人都不知道,更不会有想开博客的意愿。可能我的调查偏了,这次调查也是“可锐调研中心针对京、沪、穗、深四地白领进行的抽样调查”的,这是中国内地白领水平最高的地区。


但看到“其中67%的白领喜欢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隐私”,不仅觉得好笑了,首先“其中”指的是那个的“其中”,如果是那52%拥有博客的白领的话,还可以理解,如果是这80%,那不光已经拥有博客的52%喜欢公开自己的隐私,就是那还没有博客的人,也要“喜欢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隐私”(52%《80%的67%=53.6%),这可能吗?


此外,这么高比例的人愿意公开隐私?即使包括博客以外的其他渠道,可信吗?我不知道,反正我不喜欢公开自己的隐私,无论在什么上?


看看发布者“可锐调研中心”,搜索一下出现了“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可锐职业顾问中心”、“可锐职业顾问客服中心”、“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中国首家职业顾问咨询机构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国首家职业顾问机构可锐职业顾问客户服务中心”、“CHR国际集团-可锐职业顾问”、“CHR可锐集团”等,看来媒体过于不负责任了。怎么能乱给别人起名字?


不过公司网站署名为“上海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于可锐”介绍的也是“上海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但落款联系方式里有“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看来也能完全怪媒体。


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相关内容(信不信由你,本人不对内容正确与否负责):


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及其总裁简介
http://education.163.com/06/0120/15/27TV1DEU00290045.html


 上海七成男性经理人愿做全职先生


[劳工权益]小布什被涮了,我们被骗了……(转载)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no20&flag=1&idArticle=69160


新京报:可锐职业顾问公司被指欺诈(本报调查)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787/16160/1427873.html


职业顾问剖析“长今式白领”:41.5%的人表示经常收看《大长今》
http://www.news365.com.cn/wxpd/zc/rmht/t20050928_666427.htm


无耻可锐号称中国首家职业顾问公司诈骗被曝光
http://www.qqpa.com/shownews.php?id=2088


可锐:成也媒体,败也媒体。
http://www.bj315.org/bbs/dispbbs.asp?boardID=13&ID=1808&page=1


可锐维权进入攻坚阶段
http://www.sg.com.cn/2004style/KLZC/t20051125_101773.htm


可锐前员工称咨询结论大多为编造 (据说摘自新京报)
http://www.resume51.cn/resume-news/resume-news_537.htm
http://www.ppzw.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8907


今天忽然发现我的一篇文章有一个点击来自bloghoo.women.sohu.com/articledetail~1000254246.html ,居然中间是“women.sohu.com ”,在搜狐是女人频道,文章标题是“竞争情报如何应对记者和网媒的障眼法”,好像与女人频道没什么关系,在搜狐博粹首页的分类是“传媒”,也与女人无关。


试着将中间的“WOMEN”换成搜狐其他频道的名称,如“IT”、“BUSINESS”等,都可以到达同一篇文章。去掉“WOMEN”直接用“http://bloghoo.sohu.com/articledetail~1000254246.html ”,同样也可以到达该文章。


也就是说这个本来应该是频道代码的位置,实际在做地址解析时并没有起作用。实际所以博粹文章的地址都是“bloghoo.sohu.com/articledetail~序号.html” ,序号是一个从1000000000开始的流水号。


可以在名称中任意加入频道频道代码“IT”、“BUSINESS”、“WOMEN”,反正最后在解析的时候,有和没有是一样的。不过如果添加的内容不是许可的频道名称,是不允许的。


这里其实已经暴露了搜狐博粹频道的设置方式和编辑操作流程。如果结合其他信息,就可以得出搜狐博粹的技术规范和产品架构,很容易反工出一个同样的东西来,也可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一个功能更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新产品来。


这其实就是一个竞争情报的简单应用例子。


反工,反向工程,也叫逆向工程,就是根据结果和操作过程暴露的信息,在不借助原有流程设计内容帮助的情况下,制作出一个功能相似的产品来。


一个典型的例子,永中、金山根据微软的OFFICE反工出自己的办公套件来。 

去年10月,应《中国电子报》之约写了《推动运营商TD-SCDMA商用之路》,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主流运营商主动提出要上TD-SCDMA(内部消息是个别运营商提出了,但有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必须同时获得其他牌照,混合组网或分区域组网),因此虽然TD-SCDMA已经第一个成为了中国的3G标准,虽然测试规模也一次次放大,虽然无论是网络设备、终端,还是其他相关设施,大都具备了批量供货能力, 但还是没有一家运营商愿意冒险上TD-SCDMA。


叫停WCDMA未经批准测试网,三大运营商一起上TD-SCDMA测试网


中国联通已经看中了CDMA2000(好像也在摇摆),而另三大“有实力”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都悄悄加大了WCDMA测试网的地点和规模,在惠州等地甚至已经基本具备了商用能力。


这时候,国家叫停未经批准的WCDMA测试网,并要求三大运营商都必须参与到TD-SCDMA试验的建设中来,目前已经推出了“2+3”的测试方案,将在3月底建成,6月底测试完成。


我们认为,这种多家一起测试对WCDMA的测试,既有对TD-SCDMA快速商用成熟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因素主要是多网之间将来的兼容性问题,网络管理问题,网络移交问题以及各家之间的扯皮问题等。因为有这么多不利因素,这种多家一起上的模式,对推进TD-SCDMA,并不如由一家运营商独家全力上TD-SCDMA有利(我们的分析,最有利局面,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并获得足够多的政策倾斜,可能拥有中国40%的3G用户。而不利的结果是,TD-SCDMA最终只获得10%以下的份额)。


“6家运营商合建一张TD网”的建议分析


最近一期的《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了陈金桥、曹淑敏、宋俊德等专家建议6家运营商共建一张TD-SCDMA网的建议(电信专家3G新建议:6家运营商合建一张TD网),希望集合6家公司的力量一起推进TD-SCDMA的建设。如果作为政府行为,这是好的,可以把六个公司的资源都调动起来。但在一个商业社会,而且四大运营商主体都已经上市,这种形势下,这种政府指令性的做法很难取得足够的成效。而且多家一起上,会大大增加了管理协调成本。


根据报道的建议,由国家和六大运营商出资,成立一家新的网络运营商,这家新的公司负责TD-SCDMA网络的建设。


先不说其实际是新成立了一家新运营商,运营方面从六大变成了七大。


光这家新的运营商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何搭配都是一个问题,网络建设和管理如何尽快规范以及如何协调与六大运营商股东之间的矛盾,都是非常棘手的难题。如果单靠政府行为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缺乏运营经验,带来的肯定是更多的扯皮和推诿,也不会取得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更可能是在浪费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情况下,影响了TD-SCDMA的商用进程。


其实这种成立新运营商的办法,与各家投资TD-SCDMA试验网经验收合格后交由一家运营商商用,几乎同出一辙,都是几个运营商一起扶持上TD-SCDMA的一家。所不同的只是,这个方案将六大运营商都捆绑在一起了。


必须从设备商驱动,政府驱动,转变为运营商积极行动


真正的解决办法,还是从设备商驱动,政府驱动,转变为运营商积极行动,其实,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电信,只要国家政策足够倾斜,集中全力积极一搏TD-SCDMA,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还是非常大。我们的预测结果是最多可能获得40%的份额。


根据我们的分析,中国移动为了获得WCDMA牌照,向TD-SCDMA运营商开放GSM和未来的WCDMA网络漫游服务,在资金上支持数百亿人民币(以投资或其他方式),都是可以忍受的,也愿意的。而且由于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已经可以提供3G网络的大部分服务,让中国移动上TD的难度非常大。


基于这种支持,如果再考虑其他两大(联通和另一个固网运营商)的支持的话,实际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之一成功商用TD-SCDMA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最好的一种结果是:中国电信获得联通的GSM网络并升级到TD-SCDMA,加上其他政策方面的扶持,最终可能会占到40%的市场份额,成为与中国移动鼎立的两强。


当然,还有其他多种成功商用的手段,但也很可能出现TD-SCDMA最终在3G用户中不超过10%的局面,这也就意味着TD-SCDMA不能成为主流,也就是说失败了。


TD-SCDMA存在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1、商用成熟度。如果政策足够倾斜,运营商足够投入,必然带动设备商及相关利益共同体快速成熟,缩短差距。


2、终端。只要运营商一表态,诺基亚、三星、华为、中兴等都会加大投入力度,终端根本不会有问题。现在不合格,就是因为他们还都在看着。


3、设备稳定性。大量的试验,大批的采购,设备必然会稳定起来,因为对设备商来说,已经从研发转到了生产,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了利润中心,投入信心会大增。


4、专利问题。其实三大3G标准的专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能大唐例外,除TD-SCDMA外基本没有拥有其他两个标准的3G专利),谈判并不会那么复杂。高通也同时拥有3个3G标准的专利,手心手背都是肉。尤其是TD-SCDMA和WCDMA实际完全可能在专利谈判中处于一个相互为条件结果的局面。


哪个运营商会商用TD-SCDMA?


如果想成为民族英雄,想在2G-3G转换中改变现有格局,可以考虑一下主动提出独立TD-SCDMA组网,想想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什么样的条件,说不定能抓住机会。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相关:


假做真时真亦假——中国3G最新报道浅析 


竞争情报分析在3G牌照发放中的应用 


联通不可能获得2张3G牌照!经营难题初解


当前形势下各运营商3G组网及网络优化策略综述 


就3G格局变化接受《中国电子报》计育青小姐专访


万方咨询:3G牌照发放与电信重组预测(2005.12.31) 


3G 成功运营的关键:一个中心三层要素 

2006-02-02


我用的是北京联通的GSM手机,02月02日16:35分收到如下消息:


尊敬的用户:为回报您的支持与厚爱,我司近期将为您提出单向收费政策,现正履行报批手续。该政策必定更能贴近您的需求。具体内容很快公布,敬请留意!


表明:


1、中国联通同样非常重视客户。


2、北京联通的单向收费政策已经在履行报批手续,很快会公布并实施。


3、基于中国移动的每一个新政策,联通都会应对。


 


相关:


跟踪联通双网问题一年的部分收获 


解读蜂拥而至手机“单向收费”:非真正单向仅是促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