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准备从DONEWS博客撤离的时候,几乎对所有的博客服务提供商都进行过比较。敏思是一个不错的网站,最终没有选择的原因,其实不是技术,而是由于经营者对发展思路没有清晰的认识。
现在敏思博客公布要关闭,虽然敏思博客的投资人“王剑把自己的电话贴在了敏思社区上,他开始准备接受投资商的要约。从发出接受投资意向开始,已经有 20多家互联网和投资公司发来了要约,现在选定了其中4家-5家在谈”,即使投资商没谈成,敏思也很可能在博友的支持下渡过难关,但可以肯定敏思不会再是原来的敏思了,新浪等网站已经展开了敏思博客写手的支持工作,而且多家博客已经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博客“搬家”服务,即使敏思博客渡过了这个难关,部分核心写手的流失将对其未来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据说“敏思停运的帖子出来不久,国内大大小小的BSP们,已经开始了从敏思拉客。猫扑、强国、台州等BSP的拉客帖已经贴到了敏思门口。新浪上也已有人建立了敏思博客圈,圈子成员不到2天已近200人。”
敏思博客为什么走到今天值得其他创业者反思。下面从《抢救敏思博客 或将准备接受风险投资要约收购》选择相关内容,做一个简单分析。
一、无论什么活动,即使是公益行为,也必须考虑良性发展。
敏思从没向用户收过费,也从未刊登过一则商业广告,网站运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站长王剑。
3年来,敏思一直是靠几位核心成员业余去做,没有时间、精力和机会去形成自己的良性循环的体系。
敏思博客社区于2003年10月23日正式上线,到发出停止运行公告的当天,整整1000天。3年来,这个由几位媒体人发起的博客社区,以强烈的人文关怀为基调,吸引了全国大批“栖息梦想”、追求“精神家园”的博主。
“敏思里面没有木子美,也没有芙蓉姐姐,我们从没有把吸引眼球和提升点击率当成目标。”王剑和他的同道者,把人文关怀看成敏思的魂。他认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中,面对生活里的无数冲击和震撼,一个心灵家园是人们当下的需要。
“刚才是一位老太太,她想给我们每月交一定费用,支持我们办下去,但我们不想也不会向用户去收钱。”王剑说。
二、无论什么活动,必须考虑投资者和员工的合理回报。
网站运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站长王剑。从成立到现在,王剑前后共投入了150多万元。这几位网站的维护者,凭着热情投入了数不清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辛苦从没有过金钱回报。
这期间,敏思的运行全靠六七名核心成员,利用自己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其中一位名叫“老探戈”的管理员,真正休息的日子不过10天。
前段时间“老探戈”的病倒,则给了王剑更深的触动,最终让他下定了停止运营的决心。
三、无论什么活动,适当的投入是必要的。
为了减少成本,敏思仍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大家都是在家里电脑工作,通过Skype交流。
两年前开始,敏思就再没进行过任何功能更新。
也正因为这么做,所以敏思博客并没有能够赶上去年的web2.0浪潮,现在WEB2.0泡沫逐渐消失的时候,敏思成为较早不能渡过难关的。
DONEWS刘韧也一直不想商业化运作,就靠他和几个人一起做,甚至重做服务器也都自己干,因此最终不得不选择卖掉。而现在的DONEWS已经商业化得变了味。
但至少有一点,刘韧比王剑聪明,没有在卖掉前向外界透漏半点风声,王剑提前公开,至少导致了核心博友的流失(或者重心转移到其他BSP),暴露了目前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有明显差距,这对商业谈判都是非常不利的。
希望敏思博客能顺利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