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6-08-07









发件人: “Donews.com”<donews@8ita.com>     [拒收] [垃圾举报]




























































网站首页 | 全球头条 | 资讯中心 | 研究报告 | 精华数据 | 全球封面 | 创投中心 | 深度专题 | 网址大全 | 排行榜大全 | 电影大全 | IT博物馆 | 精彩图片 | 中国TNT论坛
企业博客 | 免费短信 | 报告下载 | 咨询服务 | 经典说法 | 博客看点 | 网站指数 | 股票指数 | 互联网服务 | 电信增值 | ICT 产业 | 信 息 化 | 即时通信 | 中国创业论坛



Chinalabs.com)网站和神秘网友合作推出的免费短信服务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你就可以免费给你的好友发短信了,只需填写对方号码,你的姓名,发送内容,然后点提交即可。嘿嘿,方便吧!快来试试吧!!



你的姓名: (不然不知道是你发送的!)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TNT论坛 | 方兴东主页 ……我要 申请链接
联系电话:010-51818811

版权所有:北京互联天下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京ICP证020406
Copyright(C) 1999-2004 ChinaLa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是我收到的垃圾邮件内容,不知道是不是DONEWS每一个用户都收到了,也不知道是方兴东冒名的,还是刘韧等授权的。


 

有人说3G没有创新性的应用,目前中国还没必要推广,IT经理世界认同这一点,其列举的3G八大应用也都在2G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其实汽车最开始出现的时候,跑得比马车还慢,价格也非常高,但最终汽车替代了马车。我认为3G应用也一样,首先3G可以更好地、成本更低地完成2G时代提供的所有服务,其次大大增加的数据传输能力和功能越来越完善的终端,可以将大量的2G应用提速,互联网业务转移到移动终端上,对2G相关业务进行整合,大大提高服务的便捷。


在最新《IT经理世界》封面报道“3G八大应用指南”中,也认为3G应用最初的创新出现在对2G应用的整合、优化上。详细内容看《IT经济世界》杂志,或以下网站专题(可能需要注册)。








    –>






    3G 八大应用指南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关于3G牌照发放的猜测比以前沉寂了很多,不过近期业内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似乎都无法避开3G。当3G在中国能否落地,甚至发几张牌照都不再有悬念的时候,关注3 G业务本身也许比牌照更具有现实意义。
     
       

























































    手机电视
    2006-08-05
    在欧洲运营商用“让贝克汉姆疾驰在你的手机上是不是一件很酷的事?”这样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推销手机电视的时候,中国运营商当然也不愿错过这已被广泛论证过的“3G 金矿”。






    移动显示屏
    2006-08-05
    手机屏幕带给移动通信用户的绝不仅仅是娱乐,如果与其他应用相结合,还可以承担一些非常重要的任务。





    手机音乐
    2006-08-05
    在2.5G时代已经成为运营商和SP们重要收入来源的手机音乐,在3G时代依然是决战的主战场。




    手机网络游戏
    2006-08-05
    从去年年底开始,手机游戏行业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案例.因此业内人士认为:2006 年将成为中国手机游戏的“圈地”年。在3G来临前夜,手机游戏成为众多增值服务商摩拳擦掌,准备出击的又一焦点。





    即时通信
    2006-08-05
    随着3G的来临,增值业务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条价值链上,谁掌握着用户,谁就是主宰。IM 虽然不是收入最高的业务,但却是用户黏性最强的。




    手机定位
    2006-08-05
    正在放映的好莱坞大片《碟中碟 3》中,超级特工伊桑·亨特为了救妻子朱利娅,让远在美国的同事通过他手中的一部手机,引导他在水乡西塘地形复杂的小路上穿行,最后将他带到离妻子被绑架的房子只有3米远的地方。看起来很神奇的情节其实在生活中早就可以实现了,这就是无线定位技术。




    手机支付
    2006-08-05
    用手机缴纳电话费、水电气费,用手机购买电影票、火车票,用手机购买点卡、彩票****,用手机支付网上购物等等,这些手机支付的应用虽然人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但作为3G时代的基本功能模块,手机支付又开始被寄予厚望。




    移动电邮
    2006-08-05
    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微软等众多厂家都在国内移动电邮市场觊觎者之列,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在“黑莓”、“红草莓”或是其他“草莓”争论的背后,凸显的是业界对于国内移动电邮市场的关注,移动电邮市场的争夺已经硝烟四起。




    产业链变形
    2006-08-05
    3G时代是应用为王的时代,谁抓住了应用,谁就取得了3G 的制胜权,因此电信运营服务的主体——无线运营商肯定会日益强化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终端考验
    2006-08-05
    在3G 时代,手机将无所不能。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上网……,手机终端是直接面对用户的,所有的应用都必须得到手机的支持。随着3G业务种类以及复杂程度不断升高,对手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006-08-05

写了《北京网通小灵通套餐分析:留用户保ARPU用心良苦 》,当时就有一种感觉,北京网通的“留客户保ARPU值”策略将是在获得3G牌照之前的运作策略的核心,在小灵通上采用的方式,在其他业务上也会采用,当时,我就认为,有电力宽带、有线电视宽带以及电信和铁通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异常激烈的宽带市场肯定是下一个目标。



终于又看到北京网通了(《“宽带宝典”促销进行中 》),与小灵通套餐类似,这次同样不是直接降价,而是在保持收入基本不变(也就保持了ARPU值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提供六种三类套餐,赠送了宽带内容服务,用户可在宽带特区(http://adsl.bbn.com.cn )内视频花园、电影世界、电视剧场、时尚空间、教育在线、游戏天地、音乐曲艺和安全软件等八个频道服务中任选一个频道服务包月使用。六类套餐服务明细如下,已经包含了原来所有的宽带包月套餐:












































宽带宝典类别


宽带宝典价格


宽带宝典内容


上网时长


上网带宽


宽带应用


欢乐宝典


30


25小时


限速512K


任选一个频道服务


55


50小时


任选一个频道服务


激情宝典


60


30小时


限速1M


任选一个频道服务


99


55小时


任选一个频道服务


自由宝典


120


包月


限速512K


任选一个频道服务


150


包月


限速1M


任选一个频道服务


北京网通推出宽带套餐的优势:


1、通过内容提供与竞争对手形成服务差异粘住客户;


2、以内容服务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长,进而提高ARPU值;


3、可以通过整合内容促进增值业务比例提高,推动业务转型。


可能存在的不足:


1、赠送服务简单采取了频道打包,很难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更好的方式应该是提供不同的组合包,每个组合包中包含多个类型中的部分内容,或推出一个组合赠送包或赠送价值多少元钱的内容卡由客户只有选择;


2、对宽带内容服务促销不足,应增加对用户所选套餐外服务的促销内容;


3、三个宝典业务分类不一致,可能影响用户的理解,由于同样都是赠送一个频道内容服务,实际业务介绍中出现了交叉,在推出前,应该考虑将512K服务、1M服务分开或不同套餐均包含512K服务、1M服务两种定制方式,而不是现在的“欢乐宝典”和 “激情宝典”差异在带宽上,而它们与“自由宝典”的差距在包含服务时长上。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付亮 @ 22:25 评论(0)

2006-08-04


新京报对文化部和版权局的收费方案做了比较,谢谢。不过其中有部分观点值得商榷。括号中为我的观点。


 


新京报:文化部及版权局收费方案比较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04/052610625912.shtml


  ●收费主体是谁?


  版权局: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国音像集体管理协会是卡拉OK版权使用费的收费主体,代表著作权人收费。(两个协会,不是自己收费,是代收费)


  文化部:词曲作者以及其他权利人。(收费还是系统收费,而且也肯定有管理费用)


(两者的方案收费都是代收费,到收取管理费,只是中介获益机构不同而已,相比之下,协会比第三方公司更没有盈利预期)


  ●如何收费?


  版权局:预计低于卡拉OK营业额(包括酒水在内)总量0.5%,约每首歌平均0.17元。(只是一个草案,没最后定)


  文化部:版权交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定价,也允许免费(文化部很难协调著作权人和KTV之间的商业关系)。


(文化部基于歌曲及次数收费,版权局可能是基于面积或歌曲打包方案,相比而言,版权局更有利于保护KTV的商业秘密)


  ●收费参考依据是什么?


  版权局:营业额(营业额很难拿到实际数据,很可能做某些变通,基于面积或歌曲)。


  文化部:歌曲点播的次数(可精确控制加入系统的KTV,但对系统外无效,等于说KTV可以自己选择,给自己上个套)。


(两者的方案在执行上都有难度)


  ●经营者是否必须交费?


  版权局:不交费应视作违法。(全面的管理)


  文化部:自愿加入收费系统的成员交纳。(不具备全局的管理特点,对系统外无约束)


(要缴费就大家一起缴,要不一起不缴,否则很难做到公平)


  ●收费会否转嫁消费者?


  版权局:不应由消费者支付。消费者到卡拉OK经营场所消费,已经向经营者支付了费用,因此不应再承担额外的版权费。


  文化部:不会转嫁到消费者。但是卡拉OK有可能会降低打折度,这需要市场的调节。


(这都不可靠,实际全部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至于是否为了增加这么小的成本提高价格,是商家考虑的事情。)


  ●收费办法何时实行?


  版权局:目前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国音像集体管理协会筹备组已经将收费标准上报国家版权局,国家版权局将在近期对这一草案进行审核和公示,之后会公告并且执行。


  文化部:即将开始青岛、郑州、武汉3个城市的试点工作,年底之前完成。明年开始向全国推广。


(如果版权局收费开始,文化部的系统二次收费可能性为零,至少,双方需要坐到一起,拿出一个可行方案来,最终可能结果是,文化部的系统是版权局多种收费方式选择中的一种,由商家选择)


相关:


追踪文化部建立统一KTV曲库系统事件


文化部建立统一KTV曲库系统真能防盗版吗? 


村长大人给我发来了他写的《百度裁员 以人为本 知识工作者》(http://www.kmcenter.org/blog/user1/5/archives/2006/8288.html),我回复,居然不能回复。只好把我的观点放到自己的博客里,请村长大人来看了。


我认为百度放弃企业软件事业部的业务在情理之中(见百度撤销企业软件事业部看竞争情报服务的未来),但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引起了离职员工的不满,还为自己遗留下了原有客户服务的难题。 从资本运作角度看,百度调整有三种可选择的方式:


1、部门转手,或寻求合资,如IBM的PC 部分。


2、员工MBO,例如联想亚信的汉普。


3、裁撤部门。


百度采取了第三种,也是其中效果最差的一种。不知道是没有想到其他两条路,还是那两条路行不通,我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企业领导,即使是领先如最佳雇主的百度高层,走向世界都还有许多课程需要补。


 


无意中发现在搜索引擎中易观的新闻不再来自易观网站,而是来自http://analysys.msn.com.cn/,MSN的数据频道,易观国际与微软合作成立了新频道,而一个类似的MSN与赛迪网合作的“数码娱乐”仍在合作中。


 


另在博客网大火一把的方兴东先生,现在也在积极将互联网实验室打造成行业门户网站,而艾瑞碑身就是以行业门户定位的,咨询公司的公司网站门户化,不知道是否对自己和行业发展有利。由于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不做评论。

2006-08-03


新浪发布了《新浪公布二季度财报 净利润1040万美元》,有意思的是新浪不仅自己发布,而且转发“新华网:新浪公布二季财报 净利润1040万美元”,看来网络媒体的重复新闻还会继续影响读者的眼球。


新浪的业绩怎么样,看这几个新闻标题就知道大部分内容了:




新浪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盘后股价大涨17%(http://tech.sina.com.cn/i/2006-08-03/06291068155.shtml


新浪发布财报 世界杯带动广告收入创纪录增长(http://tech.sina.com.cn/i/2006-08-03/04331068135.shtml


新浪二季度非广告收入下降6% 运营开支增30%(http://it.sohu.com/20060803/n244592747.shtml


曹国伟称未来面临不确定因素 四成收入将受考验(http://it.sohu.com/20060803/n244598188.shtml


净营收增长、广告收入、非广告收入都好于预期,这在意料之中,曹国伟和汪延的更替后的第一份季报,总要有说表现。


由于受无线增值业务影响政策变化影响,非广告收入下降正常,而且由于05年同期计算中非广告收入包含了90亿美元的非正常收入,实际下降幅度并不大。不过由于无线增值业务占到了新浪收入的四成,三季度后还会受到受到影响,曹国伟先生也看到了这一点。


新浪200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04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000万美元,收入增长大大高于利润增长,从企业发展曲线看,新浪现有业务已经越过了快速增长期,进入了饱和期,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预期出现滞长,也这名了这一点。新浪如还计划保持快速增长,除大力对广告和移动增值挖潜外,必须寻找新的业务收入来源。


运营开支较去年同期增长30%,除270万美元的股票报酬费用外,新浪认为“第二季度运营开支较去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还包括市场费用及人力成本的上升,运营开支较上季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费用的上升。”我认为并市场费用和人力成本并不会包含所有因素,虽然新浪没有象搜狐那样为世界杯视频掏“真金白银”,虽然博客、论坛内容主要是零内容成本获得(成本增加主要来自增加员工),但新浪的内容成本肯定也有所增加。


从新浪对移动增值业务的毛利率解释“造成移动增值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向移动运营商支付的数据传输费用增加及内容制作成本上升”中可以看到,移动增值业务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内容成本。


我并没有从财报中找到“世界杯带动新浪Q2广告创纪录增长”的依据,财报中没有足够数据证明世界杯带来多大的影响,看来新浪搜狐的世界杯之争还会继续。


相关:搜狐06Q2财报发布 内容成本快速上升

2006-08-02


由于上海建立了一个号称全球最大的4G实验网的消息被CCTV新闻联播曝光,众多媒体都纷纷跟风,在不了解情况就大势宣传的同时,更有记者写出了中国3G标准TD-SCDMA将很快被4G取代的说法,真好像是4G马上就要来了似的。


与此同时,国内博客界也开始了一个什么是4G的讨论,当然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到现在大家研发的(包括上海的863计划建设的实验网)都是“下一代网络”,至于什么是4G,目前全球都没有定论,中国移动已经参与到了4G标准的制定中。


上海的实验网虽然有863计划支持,但运营商缺位,设备商简单参与,4G可能再蹈TD尴尬局面 ,即使其最终被定义为属于4G,如果没有运营商、设备商的积极参与,几乎可能肯定,会成为下一个TD-SCDMA,“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到现在全球3G用户已经上亿,我们还没有给运营商找到一个 爱TD-SCDMA的理由(见采访节录:给运营商一个爱上td的理由)。


由于4G还远没有到成熟的阶段,专家预计真正大规模商用要等到十年以后,TD-SCDMA很快被4G取代看来不可能。但这并不能说明TD-SCDMA的情况会好到哪里去?运营商不爱,设备商、终端商不敢大规模投入,成熟程度与WCDMA(HSDPA)、CDMA2000的差距不仅没有快速缩小,而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


即使在国家组织的大规模TD-SCDMA实验中,部分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刻意泄漏实验效果不好的消息,可见国家组织的实验网参与企业虽然众多,但其中大部分投入都很有限,甚至出现了相互制肘、互相拆台的现象。


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的话,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不会被4G淘汰,而是被它自己与其他3G标准越来越远的差距所淘汰。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尽快采取措施的时候,向积极的运营商提前发实验牌照,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7月22日,我参加了知识管理中心举办的研讨会,根据笔记总结了“知识管理实施中的it系统研讨会笔记”,那毕竟不是什么文章,现在请大家看看《中国计算机用户》唐宏梅小姐写的。 


知识管理一地鸡毛?


中国计算机用户 唐宏梅


许多企业的迷茫与部分厂商逐利性地放弃这个市场,使得知识管理再次陷入一场集体的悲观情绪。


7月22日,尽管是双休日,但是一群关心知识管理前途命运的人聚集在北京西郊宾馆,展开了一场长达4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当然,话题是知识管理。


就在十天前,百度裁撤自己的企业软件事业部(ES),据资料显示,该部门主要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信息检索等服务。有业内人士分析,就目前而言,企业信息检索是知识管理的关注重点之一,百度此举仿佛给知识管理相关领域发出了一个红色预警信号。


共享还是隐藏


提及知识管理,许多人自然想到知识的收集、整理、共享以及再利用,将单纯的信息转化成知识,便完成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即进行信息筛选。大多数情况下,这一部完成之后,便陆续过渡到知识共享,哪些人愿意共享知识、如何共享,成为令企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会议部高级项目经理邓亚平在讨论中提出,怎么来实现真正的知识共享?同事们都忙于自己的事而不愿共享又怎么办?用友政务质量与知识管理部谷华龙认为,知识共享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其根基是平等开放的企业文化,一个家长式管理的公司很难实现知识共享。


谷华龙表示,目前要实现知识共享主要通过质量管理来进行行政约束,而对于隐性知识,比如个人工作经验的共享,则需要企业创造出合适的企业文化,诸如通过社区、邮件、即时通讯、专家网络等,从共享形式到共享内容进行良性过渡。


北京时空超越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部咨询顾问李平平在会场上,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知识共享的切入点。目前,时空超越的知识共享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通过专家在线来逐步解决。


他们首先将公司里在某个细分领域的技术骨干集中起来组成专家队伍,通过MSN专家在线系统针对性解答问题,最后再将问题与解答内容整理出相关日志并进行共享。李平平同时表示,在线专家系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专家因为出差等情况有时不能在线,通常只能通过临时调动来保证在线专家的互动。


搭建知识共享平台并非一个系统能解决,中兴通讯的案例便是更好的说明。据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知识管理经理郭建波介绍,目前中兴通讯所做的知识管理主要集中于知识共享。由于业务关系,中兴通讯在国内设有几十个办事处,而国外的办事处则遍及100多个国家,要进行知识共享更需要下功夫。


郭建波告诉记者,系统搭建初期,他主要做的事是向2万多名员工发邮件,告知大家要做知识共享的事,然而事情并非那样简单。首先国内外的同事因为时差等因素很难进行沟通交流;其次,简单的邮件内容并不能引起同事的重视。在郭建波事后的总结中他说到,“交流是随着距离而产生级数降低的,不要把员工想得太主动,而是要员工很依赖它(知识共享系统)才行”。


好的系统在哪里?


面对专家建议的企业宣贯的知识管理系统知识,企业用户仍感迷茫。谷华龙提出了5大原则:首先是容易上手的,即容易产生效果的;其次,符合公司对知识管理的理解,讲求小而精致的,而不是大而全的;同时,系统具备可扩展性,必须有一个长期合作的团队;另外,实施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对低的;最后,系统是否能帮助企业完成业务的。


在他的发言中特别强调,选择一个好的供应商比选择一个好的软件更重要。


就这一点,中兴通讯郭建波表示,中兴通讯的系统大部分是由自己开发的,在他看来,内部整体规划做得不好,缺乏一个好的整体的框架,但系统与企业自身的管理特点切合得很好。言下之意,目前国内的知识管理系统厂商开发的成型产品,在整体框架上有优势,但对企业的管理特点不能做很好的个性服务。


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企业是主动提出需求由软件厂商来满足,还是由软件厂商去引导企业的需求。就此,谷华龙私下向记者透露,目前企业用户有需求,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目前的状况是,软件厂商推荐自己的产品,若是能让企业用户眼前一亮,交易就成了。


因此,有与会者提出,我们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做知识管理的价值是什么?紧接着,致使管理又回归至一个管理理念的问题,又有人抛出这样的观点:把知识管理放到知识创新里,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上更好。彩铃提供商北京龙腾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MIS部项目经理秦双英提出,知识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方法。


从系统本身到管理理念,知识管理的出口到底在哪里?某家网络平台公司现在便面临这样的困惑。该公司的与会代表提出,知识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如何融合,问题一抛出,便立马引起在场人员的高度关注。知识管理与业务系统的结合,这大概才是目前知识管理的突破点,其存在的价值不是为了简单的知识共享与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业务服务。


若是把知识管理系统比作后台,那么它所要服务的最终对象是前台业务,搭建系统平台是为了能引起这样的连锁反应。尽管企业存在这样的困惑,但没有可以对应的完整方案。


从搜索入手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TRS)市场部产品经理贺兆辉表示,联系知识管理与业务系统的桥梁有很多,其中企业搜索是业内人士关心的重点之一。7月10日,百度裁撤了其企业软件部,从那时起,百度等于放弃了竞争情报及企业搜索领域。于是,贺兆辉提出,为什么竞争情报系统推广那么难?


据悉,中石化、海尔等大型企业集团曾经使用过竞争情报系统,但现在也已经陆续淡化系统的使用。贺兆辉认为,竞争情报系统与商业数据库应当紧密联系,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自为阵,是国内用户面临的主要问题。他提醒用户,做竞争情报系统必须紧扣业务,不能笼统上一个大系统,另外企业在上系统前的目标应当明确,而不是被厂商牵着鼻子走。


万方咨询公司竞争情报顾问付亮认为,知识管理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投入要成效,能方便员工在最短的时间最方便的找到它所要的信息。同时,付亮还补充到,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的非人民币性奖励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由此来看,企业搜索是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重头内容,但谁能对企业搜索的安全性做一个评估才能消除用户最担心的信息泄露。


来源:http://media.ccidnet.com/art/2641/20060731/715921_1.html


相关:中国知识管理中心http://www.km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