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6-09-08


奚国华赴青岛调研TD-SCDMA试验网情况,消息虽然按照相关规定,没有公布视察的细节和奚国华副部长的态度。但光看看他的随从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随从有: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王建章、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科技司司长闻库、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胜利及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林乐虎陪同调研。信息产业部相关部门的一把手全体出动,可见信息产业部对这次考察的重视程度,也就是对TD-SCDMA实验网进展的重视。换个角度说,就是已经可以听到中国3G的脚步了。


此外,万方咨询作为中国电信市场监测的部门,有一个团队长期跟踪电信市场。近几天出现一个怪现象,电信运营市场居然连续数天没有太多有价值的行为,甚至运营商在各地的营销活动数量也少了很多。今天的头条,甚至新浪科技上了新东方上市、搜狐IT上了已经连续几天热点的手机电视,可见也都没有找到什么更好的新闻。这种情况,除了节假日前后外很少出现,最大的可能是中国关于3G或重组的决策快要来了。


搜狐记者就联通网通合并已经开始的传言采访了相关人员,虽然都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但业界各种传闻仍然不断。中国电信旗下的《通信信息报》也做了关于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的专题,作为最急于上马3G的运营商,这么积极地表态,实在不多见。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3G牌照方案确定或运营商重组的决策马上就来了。至于到底是3G牌照发放方案确定,还是运营商重组方案公布,我不清楚,不过事实上,无论哪一个确定了,另一个也基本确定了。


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方案分析、模拟,将最终方案锁定在有限的范围内,不过是公司研究成果,不能多说。事实上SK电讯介入联通,实际已经在助推联通双网分离了,SK电讯购买联通债券获得批准,实际上无论重组还是3G发放方案可行方案已经不多了。 


当然这是长期做竞争情报形成的一种直觉(更多消息到竞争情报在IT),信不信由你。


相关:


 四大运营商06中报点评及3G态度分析 


跟踪联通双网问题一年的部分收获 


联通不可能获得2张3G牌照!经营难题初解 

2006-09-07

看了《何不把联通C网卖给SK电讯!》,觉得很有趣。


我认为其中一些需要探讨的地方:



  •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都属于国有资产,三家打起来完全可以不顾效益。极有可能陷入价格战中,损失的只有国家。”——如果就联通、网通,甚至电信、移动的竞争力来说,如果引入了国际竞争对手,它们的效益会迅速下滑,这难道国家没有损失吗?


  • 关于SK能不能买联通C网的问题,不用分析,十年前AT&T要进入中国,当时它的说法是,只要给一个牌照,计划亏损十年,从零开始,投资1千亿美金,在中国市场玩一玩。


  • 另外,只要中国公开拍卖3G牌照,相信沃迏丰、和黄、NTT、法国电信,都不会轻易放弃,还轮不到SK电讯。即使是CDMA网络,想购买,最有实力的,也不是SK电讯。


  • SK电讯急于进入中国,与国内管制限制发展,不得不开拓国际市场有关。中国移动很快也会遇到的同样问题。


  • 至于联通的C网问题,不用说SK电讯运作,就是三年前交给电信,肯定也要比现在好许多。


“顺驰A拥有可供发展成为建筑面积约210万平方米的土地,现时尚要7亿元的地价费用,及欠银行约7亿元贷款;顺驰B拥有可供发展为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的土地,而在其它合营企业则摊占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尚要支付16亿元的地价费用,及欠银行16亿元的贷款。”


来源:其实就缺这10亿 孙宏斌含泪卖掉顺驰中国


顺驰A:现时尚要7亿元的地价费用,及欠银行约7亿元贷款。


顺驰B及其它合营企业:尚要支付16亿元的地价费用,及欠银行16亿元的贷款。


地买了没有,我不知道。


到底是欠一笔,还是同样的两笔,我也不明白。


有谁清楚?


搜狐传出了联通、网通合并已经开始的消息,但中国联通综合部经理李德华、网通的新闻发言人邹潭秋都表示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其实,对经验丰富的竞争情报工作者来说,这条消息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是假的,因为即使联通和网通合并已经在计划中了。按程序应该是冻结两边账户、国家有关机关发布合并和领导人调整消息,然后合并才能开始有实质性动作。这么大的两家公司合并,是不可能在开始前没有一点风声的。


而一般说来,象这样的大型运作,内部人员很难比外部消息灵通人士提前得到消息,而公司的官员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在正式发布官方消息时,表明自己的态度或了解到的真正情况。——事实上,采访结果也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当然,这不能说是搜狐编辑杜撰,不排除“以讹传讹”的可能,也不排除部分“接力选手”将专家观点当成了事实、消息并传播的可能。


 


另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该消息是搜狐原创首发,搜狐的发布时间也最早,“2006-9-7 12:21”,但如果你在百度资讯搜“联通 网通”的话,就会发现出现的是“中国经济网 2006-9-7 12:33”转载的消息(点击查看)。


不知道是百度和中国经济网有合作关系,还是搜狐在什么地方得罪了百度了。


注:写此文,不代表我认为联通和网通不会合并,此处只就事论事。关于中国电信重组及3G牌照发放,我的观点可参见:


今日关注:剖析种种3G传闻 


假做真时真亦假——中国3G最新报道浅析 


竞争情报分析:3G风言风语 


3G牌照发放预测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我的3G牌照发放方案 


“诺基亚称中国发4张3G牌照”预测过程大揭密 


剖析财报相关信息 展示四大运营商3G思路 


四大运营商06中报点评及3G态度分析 


点评一个据说靠谱的3G建网传闻 


四大运营商3G网络投资分析(供中国电子报专稿) 


当前形势下各运营商3G组网及网络优化策略综述 


万方咨询:3G牌照发放与电信重组预测(2005.12.31) 


质疑中国联通和网通获得首张3g牌照没实力建设说法 

2006-09-06


银行跨行查询成本1.2元是怎么算出来的? 据悉,自从跨行查询开始收费以来,银行跨行查询次数大幅度减少,总成本是固定的,跨行查询次数减少,看来单位查询成本又要在1.2元基础上大幅增加了。


中关村引进了防弹厕所,使用费为1元,被认为是太贵了。其实我觉得并不贵,又有几个人能把这么高级的防弹厕所,当成自家的一样,想上就上呢?想上多久就上多久,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呢?即使定价10元,商家认为能获得满意的收益,那也可以。不过千万不要为了一个防弹厕所收费,周围500米以内,不再有其他厕所,那就不合理了。该厕所确实先进,不过防弹看来在中国是没什么必要了,中国不允许个人持枪,正常情况也不可以有人在如厕时被背后一枪击中。商家拿防弹做一个宣传的噱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说不定有很多人专门为了此,去参观感受一下也未可知。


联想到电信资费,实际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大,资费高使用率就低,资费低使用率就高,如果资费体系调整合理,最终对ARPU的影响并不大,甚至会促进单位用户消费水平和总收入的提高。四大运营商的运作也大多符合这个特点,特殊的是联通的CDMA出现了“收入降、ARPU值降,市场占有率降”(见联通半年报分析联通CDMA牺牲发展做出盈利 ),虽然有与中国移动竞争的因素在里面,但靠销降低售费用、降低手机补贴和费用分成,牺牲发展(市场占有率下降),做出了盈利,事实上,在中国联通的部分策略中,如北京联通被动应战方案,就有人认为,联通的方案对高端用户保护不够。


而北京网通的小灵通套餐(见北京网通小灵通套餐分析:留用户保arpu用心良苦)、宽带套餐(见北京网通借内容促销宽带 保arpu值抢用户)的制定考虑得就全面得多。


 


主要观点:资费高使用率就低,资费低使用率就高,如果资费体系调整合理,最终对ARPU的影响并不大,甚至会促进单位用户消费水平和总收入的提高。

2006-09-05


富士康与第一财经和解了。正如我先前预计的一样,记者不会受到多大的损失,最终和解几乎是必然的。这个事件更多地成了媒体炒作的工具,这里的媒体不仅指第一财经,而且包括众多参与的媒体,总编,编辑和记者,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络媒体,至于炒作是否成功,这里不好评判,因为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结果会不一样的。


但此事件仍然留给我们许多思考:


1、媒体报道权的限制和保护,滥用要严格限制,合理应用要保护;


2、跟风者,特别是网络跟风者,需要更冷静的思考;


3、相关法律的补充和完善,以及相关人员的知法懂法守法并合理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4、企业的公关危机处理;


5、媒体的运作管理;


6、编辑记者的知识学习,以及报道方式的提高;


7、中国经济调整过程,从生产基地转变;


8、中国社会普遍地对资本投资、剥削的认识。


等等


富士康与第一财经日报达成和解宣布撤销诉讼


记者因报道被诉巨额赔偿 富士康诉记者的正面作用 


富士康索赔调整更加暴露了国内媒体工作人员知识的不足 


富士康错了,有些媒体是得罪不起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第四条:中国联通与韩国SK电讯签协约 双方正式结盟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09/be22c37337594b50b2b46b0fe2e184c2.shtm


发布时间:2006-9-5 9:55:53 责编:刘韧 无来源无作者。


直接将标题输入百度网页查询






中国联通与韩国SK电讯签协约 双方正式结盟 — I…
*单位名称: 详细需求信息请在此处填写!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信息化情报中心…双方正式结盟 —…
news.ccidnet.com/art/1032/ … /586149_1.html 34K 2006-6-22 - 百度快照

地址:ttp://news.ccidnet.com/art/1032/20060622/586149_1.html


作者:陈中小路 发布时间:2006.06.22 08:05:3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来是两个多月以前的内容,由于每天做电信市场跟踪,并向客户提供,差点这条消息就跑到客户那里,那样将给我们造成很大损失,希望网站编辑们注意。


硅谷动力两条过时新闻轻松攻克各大门户 

2006-09-04


周末与一电信专家聊天,我们得出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SK电讯借建TD-SCDMA实验网获得的收获远高于TD-SCDMA本身。


从TD-SCDMA角度看,其实并不象部分媒体记者说的那样,SK电讯提前于中国四大电信运营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建设一个实验网的规模,最小可以到几个基站,最多也可以到现在国内三大运营商建设的每个地点一百个基站,具体SK电讯会建多大的规模,还很难说,甚至很可能还没有四大运营商(甚至包括铁通、卫通)自行建设的3G实验网大。


此外,建设时间并没有公布一个严格的时间表,项目真正启动的时间很可能在2007年,那是可能中国3G牌照已经发放,TD-SCDMA中国商用网络已经开始建设。


而且,从海外实验网的建设来看,第一个海外运营商建设的TD-SCDMA实验网,并不是SK电讯,而是中兴在罗马尼亚建设的实验网。


SK电讯建设TD-SCDMA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


1、参与到TD-SCDMA建设中来,以免将来TD-SCDMA快速发展时处于被动地位。


2、由于韩国市场狭小,不放过可能存在的TD-SCDMA网络在韩国漫游服务的机会。


3、向中国政府示好,为在中国拓展业务获得政府倾斜提供机会。


4、增加与高通等CDMA标准控制者的谈判砝码,在3G及以后的技术演进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这里并没有包括有的媒体记者猜测的与中国联通上TD-SCDMA有关,但SK电讯介入,实际并不是支持联通的双网,而仅支持CDMA网络, 因此,我认为,sk电讯介入或将助推联通双网分离 ,对于联通来说“卖c网上td-scdma可能是改变格局的最好机会”,当然联通高层不一定敢下这个决心,不过即使联通高层没有明确决策,SK电讯支持联通双网的可能性也很小,SK电讯自己在韩国的双网,发展也并不均衡,WCDMA网的用户还非常有限。


不过可能连SK电讯也没有想到,那边才播种,这边公关方面就收获了“硕果”。多家媒体陆续给予了正面的公开报道,被带上了全球第一个TD-SCDMA网络商用的高帽子,而TD-SCDMA联盟也借机表示了TD-SCDMA的实验进展顺利,成熟程度极高,可谓双赢。


事实上,TD-SCDMA能否真正得到商用,还在中国。中国有没有运营商能够在近期大规模商用TD-SCDMA,如果TD-SCMDA得不到大规模商用验证的话,SK也不可能大规模在韩国建设TD-SCDMA商用网络。


TD-SCDMA的未来只能靠中国市场,SK电讯不是救世主;


如果中国市场都没有达到足够规模,根本不可能在世界立足。


 


相关:


如sk入股联通获批 电信市场格局已定 


关于联通上td-scdma和cdma前景的几个答复 


跟踪联通双网问题一年的部分收获 


联通与移动差距不断拉大 双网仍是最大症结 


四大运营商相继发布了半年报,总有人(记者、客户、朋友)要我分析一下,不过手头接了一个课题,一直没有完整的时间,我又不愿意瞎说一气(那样对不起询问者),今天发现了《通信产业报》的一篇文章《解析四大运营商中报 数字背后的转型舞步》,论述的还算全面,推荐给大家。另外,补充我的一些零星的观点。


解析四大运营商中报 数字背后的转型舞步http://it.sohu.com/20060904/n245145100.shtml


我的几个零星观点:


1、“上半年移动用户快速增长”,个人认为,应该是“中国移动用户快速增长”,相比之下联通用户的增长速度已经慢了很多。


2、“中电信上半年对固网业务的开发和创新上投入增加(经营费用同比增长5.4%)”,可以看出中国电信的规划更长久一点。中国电信并不象其他三大运营商那么在意财报表现。事实上,在财报发布会上,王晓初先生明确说出了移动资费下降幅度,目前水平,对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影响程度,这应该让投资者更有信心。


3、中国电信收缩了小灵通投资,而3G又没有启动,资本投资减少比较正常。


4、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同样都顶住了移动资费下调的影响,营业收入略有增长,但利润都有小幅下探。


5、四大运营商的增值业务都有起色,逐渐形成包括“接入+内容”的各具特色的服务产品。


6、中国移动上半年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中国联通CDMA即将跟风,但推出面向农村400元的cdma手机及升级为gprs的联通g网 ,更象是简单应对,并没有从战略全局加以考虑。实际上,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也非常重视农村市场。中国电信2006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农村市场,而中国网通仅河南一省的农村宽带就计划投资70亿元,甚至引起了垄断的质疑。


7、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一样,收入和利润都大幅增加,尤其是利润,但上半年净利润只有28亿元,远低于中国移动,同样也低于两大固网运营商,如果不能利用固网运营商获得3G牌照前的短暂时间尽快发展的话,即使有相对领先的CDMA1X网络,但仍将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8、联通GSM业务ARPU为50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9.1元,与其他三大运营商、联通 CDMA网络ARPU值呈下降趋势,正好相反。“CDMA业务收入下降0.3%至137.37亿元;ARPU为68.1元,比去年同期的78.1元大跌 10元”,同比ARPU值大幅下跌,收入也下跌,如果单看这组数字,你肯定不会发现移动替代固网的趋势。而且GSM、CDMA业务的ARPU值快速接近。双网互搏问题仍没有进展迹象。


9、不要太相信盈利增长率指标,因为基数差异太大了。对于四大运营商来说,一个财务投资活动,就可能对利润的影响超过10亿元人民币。


10、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相比,中国电信关注的增值业务范围更广,考虑时间更长久。


11、“中移动的赢利增长很大程度是靠新增用户的带动,而联通则主要依靠“苦练内功”,即缩减营销费用和经营成本来实现增收,这说明联通的市场扩张遇到了阻力。”——不能简单用遇到了阻力作为原因,这样会掩盖很多矛盾。


12、关于3G。四大运营商表述各具特色。


“中移动已为提供3G服务作好准备,相信可做好2G与3G的衔接工作,并于2008年奥运时提供良好的3G服务”,中国移动3G规划已经到了与2G融合过渡,已经增值服务上。


“联通在各项可能性上都已进行研究,并已进行测试”,“已发3G牌照的周边国家,其3G非话音需求其实不算太高,因此要小心、理性地发展3G业务”,联通对3G布网需求并不迫切。


“中电信在网络综合服务能力、服务和业务创新、综合信息服务的开拓、人财力的储备等方面,已经做出积极的部署和投入,提前为未来全业务(“三重打包”)经营打造坚实的基础”,中国电信已经开始了部署和投入,虽然计划从沿海到内地分期建设,但相信中国电信的建设速度会非常快,此外中国电信一直没有放弃购买联通的一个网,如果有现有2G网络的支持,3G时代中国电信将非常可怕。


“中网通首席执行官左迅生指出,国产3G标准TD-SCDMA的测试今年10月有结果,他很有信心网通可获得3G牌照”,这么软弱的表示,不由得不让人怀疑,中国网通获得3G牌照后,如果从零开始建网,如何形成竞争力。


相关:


中国网通:财报亮丽登场期望引进外资获得政策倾斜  


中国电信:财报刻意低调悄然为3G做好准备


中国联通:双网互搏难题继续寄望天使来解决 


中国移动:2G增长强劲可能限制3G发展


联通因TD-SCDMA而得利?


为TD-SCDMA电信移动玩太极拳,移动中招?  


剖析财报相关信息 展示四大运营商3G思路 

了史炜先生两篇博文《 McWill是否要重蹈TD-SCDMA覆辙》、《被技术套牢之痛远大于被市场套牢——中国无线市话市场的反思》,只有一个想法,信威公司给了您多少钱,让您这么为它摇旗呐喊?


信威之所以走到今天,其实,您应该问问大唐的人,为什么它们两家同样基于SCDMA基础的产品,现在却有那么大的矛盾?


SCDMA,并不是没有得到运营商的支持,中国电信支持CDMA450的同时,网通支持SCDMA,但为什么 SCDMA没有发展起来,反倒是处于不利地位的CDMA450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在陕西、河北等地,SCDMA与CDMA450对抗,为什么SCDMA都未能得到大规模使用?


将小灵通与SCDMA相比,更不合适,实际上SCDMA从一开始定位的就是农村通信,要满足村通工程的需要,而小灵通从一开始定位就是固话的延伸,所以SCDMA定位是边远地区农村,而小灵通定位是比较发达的农村,SCDMA的定位使其与CDMA450成为竞争对手。反思一下,SCDMA如果定位为固话的延伸,会不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虽然SCDMA获得了政策支持,很长时间放弃了在人口积聚,条件较好的地区参与竞争的机会,而将目标定位为运营者很难获得盈利的满足国家通信普遍服务为目的的村通工程上,这可能是其未能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与SCDMA 相比,CDMA450,小灵通,甚至GSM450都更加成熟,因此SCDMA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是很正常的。即使有国家支持,在村通工程项目中, SCDMA仍不能被运营商接受,而寄希望于国家封杀竞争对手,即使国家那么做了,SCDMA能找到足够的利润空间吗?同样很难。


此外,在营销策略上,如设备商垫款,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与运营商具体负责和实施人员的合作等方面,信威与竞争对手——华为、中兴、UT斯达康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UT斯达康的技术实际还远不能与其市场套牢相比,事实上,CDMA系和UTMS系的竞争,也更多地是被市场套牢的运营商之间实力的竞争,究竟哪个技术先进,反倒变得不是十分重要的了


您说McWiLL是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SCDMA都没有得到商用任何,又有哪个运营商会大规模应用McWiLL呢?在大规模通信系统投入方面,运营商都非常慎重,愿意投资技术成熟的网络。理论上的技术先进,并不代表可以放心使用


“McWiLL是一项有能力与TD-SCDMA齐头并进的、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这样的语言,估计只能出现在理论研究,或给国家、投资者的报告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有实力”的运营商愿意接受的TD-SCDMA,良好的市场前景还没有被看到。


 


电信市场的竞争与其他市场有很大的不同,电信市场在许多时候是排他性的,一个运营商一旦决定了上某一个标准,如GSM和CDMA,就很难再换到别的标准。因此运营商投资前会考虑多种因素谨慎再做决定,这之前,技术所有者必须能够给运营商足够的信心,否则很难成功。停留在理论阶段或实验室阶段,如“中国建设世界上最大的4G实验网,如果运营商设备商缺位,4G可能再蹈TD尴尬局面,起一个大早,赶一个晚集。就是TD,现在也仍然必须给运营商一个爱上TD的理由 。


靠国家政策,强行推一个从理论上看似很好的电信产品,即使带着“具有中国自主产权”的光环,如果不能在技术方面,价格方面,以及未来演进方面都给运营者以足够的信心,即使有运营商选择使用,如网通使用SCDMA作为村通手段,也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