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据来源:移动、联通季报
看图不说话
移动占有率持续提高 联通c网新增用户发危险信号(06年8月用户数简析)
联通移动差距不断拉大 双网仍是最大症结(2006上半年用户数简析)
电信高层调整后遗症:移动拉大与联通差距(2005年上半年用户数简析)
2006-8-16 跟踪联通双网问题一年的部分收获
fjliang.blog.techweb.com.cn
基础数据来源:移动、联通季报
看图不说话
移动占有率持续提高 联通c网新增用户发危险信号(06年8月用户数简析)
联通移动差距不断拉大 双网仍是最大症结(2006上半年用户数简析)
电信高层调整后遗症:移动拉大与联通差距(2005年上半年用户数简析)
2006-8-16 跟踪联通双网问题一年的部分收获
某搜狐博客,由于被匿名回复漫骂,要求搜狐博客管理员苏昌茂提供漫骂者的IP,苏昌茂没同意,奇怪的是居然在其博客中的回复中出现了这些本该两个人知道的内容。 如果搜狐博客管理严格的话,确实苏昌茂不应该有知道某个博客或回复者IP的权利,否则会没有人敢在搜狐写博客。一个好的博客管理系统,真正可以知道博客IP的人只有技术和少数几个高级管理人员。苏昌茂不应该在其列。这是大网站和就三两个人的小网站的最大区别。而查IP这样的事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回复。从信息的传播路径来看,有该博客自己及其使用的电脑、MSN被监听、搜狐公司网络、接收者及其使用的电脑几个途径,简单判定是接收者的原因,是有一些武断。而且如果不属于后两个原因的话,搜狐也很难查出。 看来我也没有办法找出究竟是谁的原因,但有一点,如果博客注册实名的话,漫骂者就会收敛很多,甚至如果作者要求必须登陆后才可以回复的话,类似的漫骂也会大量减少。而在现有的匿名注册撰写、匿名漫骂的体制下,很难避免大量的漫骂出现,事实上,据某博客网站管理人员讲,其网站每天删除的广告回复、漫骂以及其他不合适内容(如色情、违反有关法律等)已经是正常发文和回复的数倍。 我的几个博客也经常出现类似的回复,而一小段时间后,这样的回复就会消失。从删除内容和每次发布不同的内容中已经可以看出,这些网站采用了封IP(或暂停IP发布内容权利)、批量垃圾内容自动删除、人工删除等管理方式,但这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博客注册实名、回复需登陆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过网站得忍受流量下降(虽然减少的都是垃圾流量)的不利影响。 相关:
某搜狐博客,由于被匿名回复漫骂,要求搜狐博客管理员苏昌茂提供漫骂者的IP,苏昌茂没同意,奇怪的是居然在其博客中的回复中出现了这些本该两个人知道的内容。
如果搜狐博客管理严格的话,确实苏昌茂不应该有知道某个博客或回复者IP的权利,否则会没有人敢在搜狐写博客。一个好的博客管理系统,真正可以知道博客IP的人只有技术和少数几个高级管理人员。苏昌茂不应该在其列。这是大网站和就三两个人的小网站的最大区别。而查IP这样的事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回复。从信息的传播路径来看,有该博客自己及其使用的电脑、MSN被监听、搜狐公司网络、接收者及其使用的电脑几个途径,简单判定是接收者的原因,是有一些武断。而且如果不属于后两个原因的话,搜狐也很难查出。
看来我也没有办法找出究竟是谁的原因,但有一点,如果博客注册实名的话,漫骂者就会收敛很多,甚至如果作者要求必须登陆后才可以回复的话,类似的漫骂也会大量减少。而在现有的匿名注册撰写、匿名漫骂的体制下,很难避免大量的漫骂出现,事实上,据某博客网站管理人员讲,其网站每天删除的广告回复、漫骂以及其他不合适内容(如色情、违反有关法律等)已经是正常发文和回复的数倍。
我的几个博客也经常出现类似的回复,而一小段时间后,这样的回复就会消失。从删除内容和每次发布不同的内容中已经可以看出,这些网站采用了封IP (或暂停IP发布内容权利)、批量垃圾内容自动删除、人工删除等管理方式,但这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博客注册实名、回复需登陆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过网站得忍受流量下降(虽然减少的都是垃圾流量)的不利影响。
相关:
记者工作非常辛苦,尤其是在一些媒体,采访和编辑都是一个人,加班已经成了便饭。
今天是记者节,在这里祝记者们平安,幸福,也为过去对记者的一些评价道歉。
对于竞争情报工作者来说,90%的新闻来自记者的报道,而95%,甚至更多的假新闻来自记者,因此我要注意新闻真实性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要考虑竞争情报如何应对记者和网媒的障眼法 ,当然也可以利用记者提供的信息总结经验做深度分析。
不说了,再祝记者节日愉快,已经19点了,晚了点。呵呵。
我一直用的是联通的手机,目前也还没换。
我还没有影响联通股市的本事,目前公布的只是简单的竞争情报分析结论
联通的双网问题,我曾经希望解决,毕竟自己解决,比分拆要好得多,可惜到现在没看见好转的迹象。
按照联通在05年年报时候的设想,引入了外资SK电讯,但到现在双网问题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至于股市,我人小言微,还没有影响的本事。反过来说,如果我说两句,联通的股价就跌了,联通也太脆弱了吧。
中国电信市场本来就是一场游戏,而且经常不符合规则,幸好我们做竞争情报,跟踪了一年多,还是找到了一些可以遵循的“潜规则”。
欢迎探讨,欢迎提供线索,MSN:fjliang&sohu.com(将&换为@)
更多消息,请点击以下两个标签:
双模手机、三模手机指的是终端。混合组网指的是网络。
双模手机:同一个手机支持两个移动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包括3G网络、CDMA、GSM和PHS小灵通。
三模手机:同一隔手机支持三个移动通信网络。
这并不要求,几个网络都是同一个运营商。
混合组网,指同一个网络在规划中考虑多个移动通信标准,最典型的是TD-SCDMA和WCDMA。
从GSM、GPRS、EDGE到WCDMA,从CDMA、CDMA 1X,到CDMA2000,更多的是平滑过渡,不应该算混合组网。
从去年八月开始,由于为客户提供中国电信运营市场和3G动态监测服务,我们隔几个月就会对运营格局演变做一个模拟。
在第一次模拟中,我们得出了最可能上TD-SCDMA的运营商是中国网通,但肯定会基于一个移动网络的支持。
在06年元月的模拟中,我们得出了联通和网通基于联通G网一亿用户一起运营TD-SCDMA的结论。当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会通过合理的途径做一些补偿(见最合适上TD的网络是联通GSM,最合适上TD的运营商是网通》,另题《王建宙9月11日发言中包含的中国移动3G策略分析》。
现在新的消息出来了,越来越接近了我们的方案,见传运营商重组新版本 合并联通网通运营TD-SCDMA,不过其中有一些内容,我们并不同意,例如将TD-SCDMA和WCDMA同时发给一个运营商,运营商很难在TD-SCDMA上尽全力,例如中国移动花巨款获得WCDMA牌照与牌照迟发同时出现,由于移动开始拿不到牌照,也不会拿出钱来。如果要实施,肯定需要一个相当完善兼顾各方利益的方案。
此外,到目前为止,我们仍认为最大的两种可能都存在。分别如下:
可能1:
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GSM网上TD-SCDMA。
中国电信通过现金收购和换股方式,获得联通CDMA网络,升级到CDMA2000。
中国移动上WCDMA,并通过资金支持或牌照费用方式支持TD-SCDMA。
可能2:
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GSM网上TD-SCDMA,CDMA网在SK电讯支持下升级到CDMA2000。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上WCDMA,中国移动母公司通过入股方式支持TD-SCDMA建设。
到目前为止,两种可能还都存在。
相关:
2006-10-26 移动网通合并传闻分析
2006-10-23 据说网通基于联通G网上TD成真
2006-2-27 中国联通卖c网上td-scdma可能是改变格局的最好机会
2006-8-27 关于联通上td-scdma和cdma前景的几个答复
2006-4-5 联通因td-scdma而得利?
2006-1-22 谁可能商用td-scdma通信行业标准?
2006-9-19 2万用户实验并不是td商用进展最好的选择
2006-8-16 跟踪联通双网问题一年的部分收获
2006-8-10 联通网通合并同时卖cdma给电信传闻分析
2006-10-11 联通网通为什么合并?——关于联通拆分的几个问答
从去年八月开始,由于为客户提供中国电信运营市场和3G动态监测服务,我们隔几个月就会对运营格局演变做一个模拟。
在第一次模拟中,我们得出了最可能上TD-SCDMA的运营商是中国网通,但肯定会基于一个移动网络的支持。
在06年元月的模拟中,我们得出了联通和网通基于联通G网一亿用户一起运营TD-SCDMA的结论。当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会通过合理的途径做一些补偿(见最合适上TD的网络是联通GSM,最合适上TD的运营商是网通》,另题《王建宙9月11日发言中包含的中国移动3G策略分析》。
现在新的消息出来了,越来越接近了我们的方案,见传运营商重组新版本 合并联通网通运营TD-SCDMA,不过其中有一些内容,我们并不同意,例如将TD-SCDMA和WCDMA同时发给一个运营商,运营商很难在TD-SCDMA上尽全力,例如中国移动花巨款获得WCDMA牌照与牌照迟发同时出现,由于移动开始拿不到牌照,也不会拿出钱来。如果要实施,肯定需要一个相当完善兼顾各方利益的方案。
此外,到目前为止,我们仍认为最大的两种可能都存在。分别如下:
可能1:
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GSM网上TD-SCDMA。
中国电信通过现金收购和换股方式,获得联通CDMA网络,升级到CDMA2000。
中国移动上WCDMA,并通过资金支持或牌照费用方式支持TD-SCDMA。
可能2:
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GSM网上TD-SCDMA,CDMA网在SK电讯支持下升级到CDMA2000。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上WCDMA,中国移动母公司通过入股方式支持TD-SCDMA建设。
到目前为止,两种可能还都存在。
相关:
2006-10-26 移动网通合并传闻分析
2006-10-23 据说网通基于联通G网上TD成真
2006-2-27 中国联通卖c网上td-scdma可能是改变格局的最好机会
2006-8-27 关于联通上td-scdma和cdma前景的几个答复
2006-4-5 联通因td-scdma而得利?
2006-1-22 谁可能商用td-scdma通信行业标准?
2006-9-19 2万用户实验并不是td商用进展最好的选择
2006-8-16 跟踪联通双网问题一年的部分收获
2006-8-10 联通网通合并同时卖cdma给电信传闻分析
2006-10-11 联通网通为什么合并?——关于联通拆分的几个问答
双模手机、三模手机指的是终端。混合组网指的是网络。
双模手机:同一个手机支持两个移动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包括3G网络、CDMA、GSM和PHS小灵通。
三模手机:同一隔手机支持三个移动通信网络。
这并不要求,几个网络都是同一个运营商。
混合组网,指同一个网络在规划中考虑多个移动通信标准,最典型的是TD-SCDMA和WCDMA。
从GSM、GPRS、EDGE到WCDMA,从CDMA、CDMA 1X,到CDMA2000,更多的是平滑过渡,不应该算混合组网。
我一直用的是联通的手机,目前也还没换。
我还没有影响联通股市的本事,目前公布的只是简单的竞争情报分析结论
联通的双网问题,我曾经希望解决,毕竟自己解决,比分拆要好得多,可惜到现在没看见好转的迹象。
按照联通在05年年报时候的设想,引入了外资SK电讯,但到现在双网问题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至于股市,我人小言微,还没有影响的本事。反过来说,如果我说两句,联通的股价就跌了,联通也太脆弱了吧。
中国电信市场本来就是一场游戏,而且经常不符合规则,幸好我们做竞争情报,跟踪了一年多,还是找到了一些可以遵循的“潜规则”。
欢迎探讨,欢迎提供线索,MSN:fjliang&sohu.com(将&换为@)
更多消息,请点击以下两个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