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6-11-06


今天多名客户,包括一些外资背景的客户都询问说,中国将马上发放3G牌照,甚至说发放时间就是这周,问是不是真的(当然有的人说的是TD,因为几乎业界都已经认可了TD牌照提前发放)。


从运作角度讲,目前TD-SCDMA测试还未大规模测试,是3G牌照的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而下一个时间点(大规模测试得出结论),虽然更好一点,但至少要等到2006年末或2007年初了。


不过从我们得到的信息来看,并没有什么信号说TD牌照马上就会发放。那么消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中国的决策特点,周末一般不会无迹象就出台重大决策,何况这个周末,北京正在召开中非高峰论坛,国家领导人前后几天都很难有时间做出这个决策。


查一下新闻,本周相关的热点就是“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做了相关的发言,由于有事,未能到会场听到许勤发言的一手信息。但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看,许勤关于3G的观点主要有两个:



中国将按照申办奥运会的承诺,在2008年时在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提供3G服务,以使用户可以通过3G观看奥运会。


作为电联ITU确定的三个国际标准之一,中国的TD-SCDMA技术标准现在推进十分顺利,技术和产品越来越成熟。


这两个表态,实际是最近几个月一直没变的政府态度。而来自记者的分析,大都是将此两条和TD即将2万用户放号等消息,放在一起做一个综合判断,因此并没有太多的权威性。


在“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官方网站、主办者之一国家统计局的信息网站——中国经济信息网上没看到相关资料,而在另一个主办者中国证券报上看到的报道是: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
形成更多千亿元级新兴产业



本报记者 查明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表示,今后高新技术产业应加快向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转变,同时要一如既往地注重与国际的合作。


  许勤介绍说,“十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的先导产业,高新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得到了提升,并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软件、生物等领域掌握了一批高技术和标准。


  据许勤介绍,今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前三个季度产业增加值达到了6826亿元,同比增长了21%,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4.3%提高到了4.8%。产品出口在前三季度增长了30.6%,预计全年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9000亿元,出口将达到2600亿美元。


  但同时,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掌握得不多,增长的质量、盈利能力偏低。许勤认为,加强自主创新将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要立足于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核心能力。


  对于如何提高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许勤指出主要有三方面的政策取向。


  首先是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高技术投入。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自主创新和高技术的支持力度,推进其产业化,加强重大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研发,研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体系。


  其次,要确定软件、生物、医药、新一代网络等七大高技术工程,并且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专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要积极推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提升继承创新能力;要在生物软件、微电子、信息产业、光电子、航空等领域继续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


  再次,要制订和完善一系列高技术产业政策,抓紧研究出台数字电视、集成电路、软件等政策,加大培育和支持的力度,形成更多的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


来源:发改委、商务部、建设部官员及专家发表专题演讲


我从中没有发现与3G、TD相关的信息。由于未能到现场,因此不能判断其到底说了哪些话。但可以肯定,即使有类似的话,也没有一句超出允许的范围,就是说,说的还是那些官话。


当然,这并不能排除3G、TD牌照本周发放的可能,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90%以上的可能还是等2万用户测试有一定结果后再发放牌照,这个时间最早是今年年底。


不管怎么说,许勤放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炸弹,这个炸弹虽然药不是很多,但影响力是全球的。


更多竞争情报内容,请到“竞争情报”查看,欢迎看看推荐《信号:在征兆中把握应变的契机》


欢迎索阅“竞争情报专刊创刊号:情报真伪辨别专题”及“万方咨询通信竞争情报专题期刊”。  

今天多名客户,包括一些外资背景的客户都询问说,中国将马上发放3G牌照,甚至说发放时间就是这周,问是不是真的(当然有的人说的是TD,因为几乎业界都已经认可了TD牌照提前发放)。


从运作角度讲,目前TD-SCDMA测试还未大规模测试,是3G牌照的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而下一个时间点(大规模测试得出结论),虽然更好一点,但至少要等到2006年末或2007年初了。


不过从我们得到的信息来看,并没有什么信号说TD牌照马上就会发放。那么消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中国的决策特点,周末一般不会无迹象就出台重大决策,何况这个周末,北京正在召开中非高峰论坛,国家领导人前后几天都很难有时间做出这个决策。


查一下新闻,本周相关的热点就是“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做了相关的发言,由于有事,未能到会场听到许勤发言的一手信息。但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看,许勤关于3G的观点主要有两个:



中国将按照申办奥运会的承诺,在2008年时在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提供3G服务,以使用户可以通过3G观看奥运会。


作为电联ITU确定的三个国际标准之一,中国的TD-SCDMA技术标准现在推进十分顺利,技术和产品越来越成熟。


这两个表态,实际是最近几个月一直没变的政府态度。而来自记者的分析,大都是将此两条和TD即将2万用户放号等消息,放在一起做一个综合判断,因此并没有太多的权威性。


在“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官方网站、主办者之一国家统计局的信息网站——中国经济信息网上没看到相关资料,而在另一个主办者中国证券报上看到的报道是: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
形成更多千亿元级新兴产业



本报记者 查明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表示,今后高新技术产业应加快向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转变,同时要一如既往地注重与国际的合作。


  许勤介绍说,“十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的先导产业,高新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得到了提升,并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软件、生物等领域掌握了一批高技术和标准。


  据许勤介绍,今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前三个季度产业增加值达到了6826亿元,同比增长了21%,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4.3%提高到了4.8%。产品出口在前三季度增长了30.6%,预计全年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9000亿元,出口将达到2600亿美元。


  但同时,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掌握得不多,增长的质量、盈利能力偏低。许勤认为,加强自主创新将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要立足于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核心能力。


  对于如何提高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许勤指出主要有三方面的政策取向。


  首先是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高技术投入。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自主创新和高技术的支持力度,推进其产业化,加强重大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研发,研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体系。


  其次,要确定软件、生物、医药、新一代网络等七大高技术工程,并且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专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要积极推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提升继承创新能力;要在生物软件、微电子、信息产业、光电子、航空等领域继续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


  再次,要制订和完善一系列高技术产业政策,抓紧研究出台数字电视、集成电路、软件等政策,加大培育和支持的力度,形成更多的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


来源:发改委、商务部、建设部官员及专家发表专题演讲


我从中没有发现与3G、TD相关的信息。由于未能到现场,因此不能判断其到底说了哪些话。但可以肯定,即使有类似的话,也没有一句超出允许的范围,就是说,说的还是那些官话。


当然,这并不能排除3G、TD牌照本周发放的可能,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90%以上的可能还是等2万用户测试有一定结果后再发放牌照,这个时间最早是今年年底。


不管怎么说,许勤放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炸弹,这个炸弹虽然药不是很多,但影响力是全球的。


更多竞争情报内容,请到“竞争情报”查看,欢迎看看推荐《信号:在征兆中把握应变的契机》


欢迎索阅“竞争情报专刊创刊号:情报真伪辨别专题”及“万方咨询通信竞争情报专题期刊”。

2006-11-04


相关:信产部酝酿手机厂商退出制 未来三年内淘汰20家


信息产业部要做婆婆,管理不达规模手机企业生产。关于手机企业退出机制的大致设想是:“信产部根据市场情况设定行业中最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产销率,设定企业合理生存的最低规模,每隔一段时间对手机企业进行评估,如果企业达不到信产部设定的最低规模,将被勒令退出。”


手机牌照改为核准制,是一个进步,只要够条件的,经过核准就可以获得生产牌照,这样有实力的公司就不必再花钱买牌或出“黑手机”了。


但现在凭空“设定最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产销率,设定企业合理生存的最低规模”,很有可能又成为企业的婆婆,达不到要求的条件必须退出。因此又会出现了企业为了完成指标弄虚作假,类似上市公司三年XX就XXX,最后发现大部分公司为了保壳或保留再融资资格而采取应急措施的局面。


其实,对于手机制造企业来说,信息产业部制定什么“合理生存”的规模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合理的规模与管理成本/营销体系/生产性的资本密集程度/研发投入规模都有关系,就是说手机制造行业,很可能会有几个“合理”生存的规模,而不是一个。此外,由于企业资本/管理/营销策略的不同,企业可能在波峰和波谷之间调整,有时认为时机不合适,自我限产也是很有可能的,今年的限产可能导致明年的大增产。


我认为更合理的制度可能是“进入核准制+定期复审制”,进入核准制已经实施,定期复审制指每隔两/三或五年,复审一下企业的资格,复审内容的资本/研发投入等可量化指标,不符合条件者注销牌照。这可能比根据一时的市场占有率和产销率决定企业的命运更好一点。

2006-11-03


关于中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4G实验网又一次出现在了新闻里,到目前,什么是4G还没有定论,国外也主要是运营商、设备商在为五年、十年以后的技术做准备,我们却这么急。有趣的事,到目前为止,新闻出现的只有专家、官员、部委,没有运营商的负责人员,尤其是没有希望今后在世界通信市场大展拳脚的中国移动。


上一次新闻后,我于2006-7-19 写了《运营商设备商缺位 4G可能再蹈TD尴尬局面》,  现在只不过建成的试验网通过了验收,就被吹成了“ 中国4G试验网通过863验收 技术超欧美日韩”,相信如果在3G领先的国家更多的话,我们的列表会更长,好像我们已经在4G时代成了老大。


如果运营商不参与,闭门造车出来的东西,将来会有多大效果?


如果技术没有市场不能商用,再领先有什么用?


如果技术不被其他国家认可选用,又如何发扬广大?


更多新闻:


http://news.baidu.com/ns?word=title%3A4G+cont:2563563601&cl=1&tn=newstitle&rn=30

2006-11-02

广州特思达通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廖晓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广东联通总工廖晓滨。

观点:


中国3G布局的分析、思考和建议


专家建言2012年TD设备应占60%市场份额


简评:


而文章中两个60%,一个是“2012年前TD-SCDMA的市场份额达到60%,WCDMA和cdma2000的市场份额控制在40%之内。”,第二个是“如果我国在5年内将现存4亿多用户的2G网络平滑过渡到3G网络,如果使用国外3G设备建网,估算建网总费用将在6000亿元左右,如果60%使用国产TD-SCDMA设备,建网总费用至少节约1200亿元。”,60%很难从理论上划定,而且两个60%之间也没有直接关系。此外,如果按照廖总的说法,只是将现有用户过渡到3G的话,没必要给电信、网通发牌照,或者应该立刻拆分联通,将一个网给电信、网通(按廖总文章观点,电信、网通应该再合并。


周其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何不给大唐发张牌?


多发牌照 少管价格


简评:

       周教授又说出了一个老话题,铁通去年为独立,曾要求获得TD牌照,自己和普天大唐各投500亿建设运营TD网络,国家不同意,其原因就是害怕铁通的实力不足以支持TD与其他运营商竞争。如果只是给大唐,大唐更缺乏运作经验,难度更大。少政府干预价格,肯定是对的,至于多发牌照,也值得商榷,如果发的是虚拟运营牌照还好办,如果多家一起建设移动通讯网,那在东部人口密集城市,运营商将打得火热,大量的重复投资,而在西部城市,又将由于先入者大量投资形成事实垄断。如何监管?就是目前连直接切断电缆、人为制造互联互通障碍都不能很好解决,多发牌照后局面将更难管理。

 

 

相关:

3g牌照发放预测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预测:td-scdma可达40%的中国3g市场份额 

预测2015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格局没任何意义 

四大运营商3g网络投资分析(供中国电子报专稿) 

谁可能商用td-scdma通信行业标准? 



北京理工足球队,这只由整体接收原人大附中北京三高足球俱乐部首批优秀学员,并辅以其他优秀学生,有八名研究生的大学生足球队终于在名帅金志扬的带领下,创造奇迹率北京理工冲甲成功,明年将进入中国足球仅次于中超的联赛参加比赛。


母校的球队取得不错的成绩,首先祝贺一下。但学生军进入职业联赛,将面临大量的新问题,首先是如何避免与学业之间的冲突,乙级联赛是赛会制,比赛集中在一个时段进行,对学业的影响较小,而甲级联赛是主客场制,需要经常奔波,尤其是如果不能将主场定在校园内,甚至不在北京的话,影响会很大。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面对。参加这样的职业联赛需要大笔的经费,谁来赞助?如何协调赞助商的利益。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北航男排进入全国男排甲级联赛,2005年,北航男排在全国男排甲级联赛中成功保级,人民日报也刊登了北航男排的联赛之旅。“在参加职业联赛之初,北航男排非常拮据。没赞助商,只好由学校体育部出资,“自费”参加联赛。两年下来,北航男排慢慢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业市场””(见男排学生军自费打联赛 北航连续三年参加)。2006年它们又来了,不过这次主场到了风筝之都潍坊,因为有了个“三角轮胎”赞助,那是山东的公司(没太注意是不是潍坊的,懒得查了)。


其实,象这样大学生组成的比赛队伍,代表的高科技,同时也在为高新技术公司培养着未来的员工,尤其是北京理工大学和北航都是理工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院校,在学校队需要赞助的同时,其培养的人才也是高新技术公司急需的。而大学生参赛队伍,相比一般靠职业球员组成的队伍来说,运营成本会低得多。


清华有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等著名企业、北大有北大方正、北大青鸟等著名企业,北航、北理工没有这样的可利用的资源,不过也为联想、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赞助提供了机会。


从营销效果上讲,华为、中兴、中移动等通过赞助大学生队伍获得的收益,很可能会超过其他营销方式,问题是它们是否会在微软、思科等国际知名企业之间,先抓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