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外面见客户,一朋友发短信给我,洪波(KESO)离开了DONEWS,我说,我原来说的没错吧,那几乎是必然的。
实际上,从DONEWS和猫扑合并的那一天起,洪波就注定了要离开,只是需要一个时机,需要给刘韧一个交代,仅此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KESO在DONEWS和猫扑合并后的当天晚上写的博客已经流露出来了。刘韧在和陈一舟达成协议前居然洪波都不知道。合并,对刘韧可能是一个解脱,或者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舞台,但对洪波来说,意味着生活变了,变得不能适应了。不适应的结果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分手。当然,洪波长于编辑,能够掌握住“度”。
洪波明确要离开DONEWS的信号,并不是洪波发出的,而是牛角尖。月中DONEWS的铁杆兼元老牛角尖加盟了TECHWEB,我写了“程天宇、DONEWS、techweb、猫扑……”,其实最想说的是洪波已经肯定马上要离开DONEWS了。DONEWS肯定出了问题了,或者说DONEWS要迈上新台阶,照顾不了这些老人的利益了。
在竞争情报分析工作中,人员变动是最敏感的,信号最强烈的,这次又证明了这一点。
新的一年了,离职的、重新上岗的人特别多,希望离职的找到、抓住新的机遇,希望其原来所在的公司摆脱一些原有的束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
竞争情报专刊第二期信号专题正式推出,欢迎索阅
分析:
首先声明,转载此文,并不代表我赞同作者的观点。根据我们的信息。
中国移动将成为TD下一阶段测试的主力,但中国网通在北京、青岛,中国电信在上海、保定都将继续。
中国联通双网融合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双网将分离运营,但联通一个网络也不给电信,其想法是CDMA由与SK电讯合资的公司运营,GSM由上市公司自己做,原因是无论哪个网给电信,联通将成为移动、电信之后的老三,但由于单独一个公司获得两张牌照难度很大,因此可能会与网通合并(详见2006年12月中国联通两个网络发展同步下降,令人担忧、跟踪联通双网问题一年的部分收获 )。
关于3G牌照发放,我的观点是近期不会发放,最可能发放的时间是年底,但将在年中确定TD的主体运营商。有两种可能,一是中国移动(如果重组),另一是中国网通(如果不重组,网通将获得移动上百亿资金、人才以及其他资源的支持)。
原文(来源http://club.it.sohu.com/r-it-201061-0-11-0.html):
最新重大消息披露! 最近各大运营商召开2007全国工作会议,虽然在报告中表面上看不到很大变化,其实这是一次下一步重大变动的内部部署会,得到不少可靠消息,现透露一二。
行业:
今年将循序渐进推动手机双改单,先陆续更改新推资费产品,政府将在年中某刻正式宣布在全网执行,并同步进行移动网和固定网互联互通双向结算。
中国移动:
今年试商用TD的城市将从3个(网通青岛电信保定移动厦门)扩大到10个,新增的7个城市(包含所有奥运城市)全部由中国移动负责。迹象十分明显,但年内应该不会大规模上3G。明年重组完成、TD试商用完全得出结论后,根据TD试运营的好坏再决定3G牌照的制式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移动也不排除最终上 WCDMA的可能。
中国联通:
总部正在进行双网分开运营的相关工作,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已经划分成两套人马,但,只是内部分网运营,并没有明说要划出去给电信网通。另,拟选择若干省进行分网运营试点,省公司春节前就会拆分成两套人马。因为即便重组,早晚也要涉及到人员、网络、支撑系统等实质问题,在消息未明确前先内部分家矛盾会更容易解决。但此过程估计会持续大半年。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
会议上主要部署向信息化转型事宜,在重组未明确前只好等待。
因此,2007年电信运营业的主旋律将是重组,重头戏在下半年或年末,3G会是2008年下半年,也就是奥运之后的事情了。
23日,CNNIC发布了《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作为半年一度的报告,从第一次到第十九次,记载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但直到这一次,我才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互联网还很年轻。
根据被调查者显示,网民婚姻状况中未婚者占57.8%,超过了一半;网民年龄中18~24岁年轻人所占比例达到35.2%;网民文化程度中本科以下网民达到71.5%;网民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者达到29.5%,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网民接近一半,达到了47.6%;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2.3%。
由于被调查者覆盖面相当广,因此基本上可以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现状,那就是上网的大多数是收入比较少、年轻的、未婚的学生。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互联网还太年轻,要构建成熟的商业模式还需要不断开发中高端用户。
2007年1月15日,程天宇加盟TechWeb出任副总裁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07-01-15/141558.shtml
几天前的2007年1月10日,传出Donews和猫扑科技合并
http://tech.tom.com/2007-01-10/04B5/51396299.html
DONEWS和TECHWEB是典型的竞争关系,程天宇是DONEWS的老人,其中似乎意味着什么?
DONEWS管理团队(来源DONEWS网站“关于我们”)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付亮 @ 14:36 评论(0)
一个朋友让我就“呼吁全国各省实现手机单向收费”写个东西。由于时间有限,就把我做的一个系列分析中关于资费的部分观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中国移动电话全面实施单向收费 可能性20%
平均资费水平下降幅度超过2006年 可能性70%
移动电话单向收费已经说了几年,但到目前仍没有真正出现,这是因为移动用户呼叫固网用户时,移动运营商需要向被呼叫的固定电话的所在的运营商支付费用。
信息产业部已经将这种运营商之间的结算方式调整列为了2007年资费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不过即使相关结算政策做出了调整,也很难全面实施单向收费。因为各地运营商都已经形成了由各式各样的套餐组成的资费体系,由于套餐种类太多,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加以调整,所以移动电话2007年全面实施单向收费可能性不大。
不过,不实施单向收费,消费者同样可以享受低资费带来的好处。我认为,即使不实施单向收费,2007年的资费水平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很可能会超过2006年的11.47%。原因有:
- 国家的资费管理将进一步放松,运营商下调资费的限制将减少;
- “同一网络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套餐”政策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用户可以不换号码就选择资费更优惠的套餐,这样也降低资费;
- 07年运营商将鼓励用户多消费,鼓励方式简单说就是“多打多优惠”,具体做法有包基本话费套餐、多种业务组合套餐、承诺消费水平免月租等;
- 固网运营商获得移动牌照导致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