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费者协会提出“降低资费标准、取消手机月租费和双向收费、取消各种套餐、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实行同网同价”的“一个降低、四个取消”后,8月28日上午,消协的做法又上了一个台阶,由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中消协、北京市消协共同主办的“推动电信资费改革论坛”在京召开,专家们呼吁进行实质性的价格听证来帮助电信资费合理调整。相信该会议并不会对推动资费下调有明显效果。
首先,电信资费并不是象水、暖、电、气等的完全垄断市场,听证并不是很适合。
其次,听证方式并不适合象电信资费那样处于不断下调产品的价格,这样会降低运营商价格下调的积极性,并且由于增加了不确定性,不利于运营商第一时间对新资费进行宣传推广,以抢得市场先机。
第三,参加听证会的专家,不可能计算出电信资费的合理成本和利润。其他人可能性更不大。
与听证相比,目前实施的对部分电信资费的“上限管制、运营商自由定价、管理机关备案”效果更好。但这要求,有关管理部门不断下调资费上限,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做到。事实上,目前许多资费的上限已经远远高于运营商实际价格,意义已经不大。
今天,我接受了韩国媒体《JoongAng Daily》记者就电信资费的采访。与中国类似,韩国运营商目前也是两位数的盈利,并且被消费者要求降低资费。看来电信资费高怨言大,不仅存在于我们国家。
附:我对“一个降低 四个取消”的观点
降低资费标准:运营商本来就在降,现在需要有关部门降低资费上限(不知道信产部制定上限时能不能听证?注意其对象是听证对象不是经营者-电信运营商,而是管理机关-信产部及各地的通信管理局)。
取消手机月租费:目前多数月租已经包含在套餐中,其每单位的费用大多已经低于该业务的资费,或已经采用“最低消费额”取代了手机月租费。
取消双向收费:目前已经在实施中,但完全取消还许带固网获得移动牌照。
取消各种套餐:套餐是对消费者和运营商都合理的方式,应该大力推广而不是取消。但套餐需要制定合理科学,参见《合理电信资费应具备的几个条件》 。
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实行同网同价:漫游费降低是必然趋势,但并不适合取消,如果取消固网运营商将立刻亏损。目前漫游费高的原因是被叫高资费,见《从北京移动资费看漫游费究竟高在哪里》。另在电信本地通话费降低后,漫游基本费也应该下调,或采取本地话费(可为套餐内分钟数)+漫游功能费方式,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城市在试点。
中电信上半年净利降4.8%,这与移动替代固网趋势相符。但从财报中仍能发现电信的野心和实力。
电信净利下降,其主因来自初装费的降低,由于这是大势所趋,实际比较时应该将其扣除。这样电信的净利仍为上涨趋势。
更值得重视的互联网业务、增值业务同比都大幅增加。通过与微软、谷歌、新浪等公司合作,互联网增值业务增长54.2%。集中力量推动号码百事通、企业信息化应用、IT 服务及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已在公告中号称逐渐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能力。
可以看到,虽然电信还未获得移动牌照,但其已经作了充分准备,应引起竞争对手重点关注。
注意中电信财报中这几段内容:
今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宽带接入业务的营销力度,尤其是加大对政企客户和中高端家庭客户的渗透,实现规模化和高价值化发展。同时,为巩固在宽带业务市场的领先地位,公司持续优化互联网网络质量,提升客户端接入带宽,改善客户体验。上半年宽带用户净增387万户,达到了3,219万户。为加快发展互联网应用业务,公司加强与微软、Google、新浪等知名软件和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深化后向经营,上半年互联网增值业务收入增长54.2%。
在增值及综合信息服务业务方面,公司集中力量推动「号码百事通」、企业信息化应用、IT 服务及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孕育培植广告媒体、视频类等新兴增值业务,已逐渐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传统语音业务的保有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公司的成长不断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公司分别设立了经营「号码百事通」业务和系统集成业务的专业子公司,引入新型的管理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更好地促进综合信息服务在成长期的快速发展,逐步建立与发展综合信息服务业务相适应的新型运营模式。
两年多来,公司通过业务转型、网络转型、人力资源转型等有力举措,已经形成了如「号码百事通」、「全球眼」、ICT 等一批成熟的转型产品和服务集群,为公司实施客户品牌经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今年上半年,我们全面推动从面向产品经营向面向客户经营模式的转变,贴近客户需求,丰富客户品牌项下的产品组合,根据客户价值定位来配置公司的营销资源,强化客户感知,提升客户忠诚度。以「商务领航」和「我的e 家」两大客户品牌为指引,我们将政企客户和中高端家庭客户作为重点目标客户群,集中营销资源,强化营销力度,为客户提供集语音、宽带接入及互联网应用为一体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中为客户创造价值。「商务领航」和「我的e 家」品牌的成功运作,使多业务捆绑销售策略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消费者对客户品牌主导下的多业务组合所带来的价值开始认同,客户品牌经营推动了非语音业务的快速成长,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传统语音业务的风险。
其他三大运营商财报分析:
单向收费对联通C网打击很大 [原创 2007-8-23 18:01:07 ]
不要低估中国固网运营商的竞争力 [原创 2007-8-22 18:09:40 ]
中移动上半年财报最值得关注的几个数据 [原创 2007-8-16 15:08:34 ]
中移动APRU值稳定将推动单向收费及资费下调 [原创 2007-8-16 14:25:50 ]
由于公务繁忙(肯定是借口),万方咨询竞争情报专刊只出了创刊号:情报真伪辨别专题2006年9 月25日 、第二期:信号专题2006年11月13日 、第三期:战争模拟专题2006年12月28日、第四期:竞争情报基础专题、第五期:信息搜集专题2007年6月18日 ,连我也不知道下一期什么时候能再推出了。由于已经有了数百个用户,几十个朋友,心里一直内疚。
我们的刊物虽然暂时不出了,但推动竞争情报知识普及的工作不能停,朋友公司的期刊《上海企业竞争情报月刊》从五月开始也推出两期了,这里推荐一下,欢迎下载:
《上海企业竞争情报月刊》第一期 全文版下载 精简版下载
《上海企业竞争情报月刊》第二期 全文版下载
顺便也给该期刊提提意见:
1、贵在坚持。
2、内容在精,不在多。
3、排版甚至比内容更重要。
4、刊名最后能体现公司品牌。
欢迎大家交流竞争情报知识:
IT竞争情报讨论组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i_it?hl=zh-CN
据《财经》杂志网络版报道:
一份大唐移动内部年中总结报告显示,TD-SCDMA试商用网络将很难在今年10月前完成全部建设。
在上海试商用网络建设中按时间表目前应向运营商提供60%的设备,实际只达到了33%,目前完成基站建设361套,只完成了合同的17%;
在广州的试商用网建设中计划供货100%,实际只达到45%,目前基站建设264套、完成合同的16%。
在保定和青岛的TD-SCDMA试商用网络建设中,共完成基站建设33套和20套,分别占这两个城市TD-SCDMA试商用网络合同的26%和8%。
此消息已经被多家网站IT版作为了头条,也有多个记者问我相关情况,我知道得也没这么详细,只是认为,至少差距不是这么大。
首先声明一点。个人认为,即使此情况属实,对TD-SCDMA试验网建设影响也并不大,因为目前我们有四家设备供应商大堂一动、中兴通讯、鼎桥通信及普天,另三家都对大唐移动份额很感兴趣,有的甚至已经做好了替代准备。
给大唐移动相关人士电话,其认为该记者曾多次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写大唐移动的负面消息。我不知道实际情况如何,但无论如何大唐移动需要向我们提供一些证据。
1、大唐移动的研发及生产能力。
2、大唐移动的TD供货进展(即使是含糊的,如“正按计划供货,保证不影响10月试商用”等也行),在网通半年报发布会上,网通CEO左迅生的说法是,网通青岛TD网总投资额约16亿元,将在10月至年底进行优化工程,年底至明年首季预计可投入商用。
3、大唐移动供货后的运营商实施安装进展。
4、从长久看,考虑一下如何与媒体及业内人士保持良好的沟通,以获得更多的真正的、但是也是正面的报道。
可能这些,比做好一两个记者工作、审查内部从哪里泄密更重要。
相关:
大唐电信集团最缺的并不是钱 [原创 2007-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