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7-09-12


腾讯高层确认将与近期推出拼音输入法,这是即搜狐谷歌后又一个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推出了输入法,据说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百度也将推出输入法。


输入法与搜索类似,有利于门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不同产品之间的互动,还可通过驻留用户内存达到进一步控制用户桌面的目的,还从而将公司所有业务推荐给用户,这将在提高用户黏性的同时提高网站收益。


但此做法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考验,用户并不一定认可这种主动的产品推荐,且各产品之间并不一定能建立被用户认可的深度关联。另因输入法搜集用户习惯,还可能被怀疑窃取了用户的私人信息。


各门户观点也不同,新浪将搜索服务转包给了谷歌,而网易腾讯则于近期推出自己的搜索服务,门户开始在模仿学习的同时逐渐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007-09-11


多台电脑共享宽带上网,可降低网民的上网费用,对网民有利,也促进了互联网及运营商宽带业务的发展。而运营商对多台电脑共享宽带上网,原来一直持默许的态度,但随着BT、视频等对流量的占用,运营商承受了巨大的流量压力,且并没有取得应用的收益。因此,各地运营商纷纷开始限制多台电脑共享宽带上网。


与宽带共享类似,在大城市群租现象也大量出现,本人就曾在多处“学生公寓”居住过,也多次与人合租,合租中有和朋友一起租的,也有租了房后找人合租的,有别人租房后我从中租一间的。合租可以降低租金,让一些收入低的、或需求不高的人能在大城市生存,这对租房者有利,也对大城市服务有利。不过最近上海开始大力整治类似的群租现象。这对维护社会安定有利,但将大大加大租房成本,迫使大量低收入者离开大城市,最后不方便的仍是上海的百姓,因为低端的服务提供者大大减少了。


目前宽带共享和房屋群租都成了热点,碰到的问题也类似,包括服务提供者、被服务者和监督者。所不同的是宽带共享中,服务提供者和监督者都为运营商,而在房屋群租中,为不同人,相比之下,群租的监管者并未考虑对社会的影响(这让人联系到,校车标准出台后,并没有合适的校车,北京公交25000辆公交车无一符合标准,退出服务,消费者将负担大幅增加的校车费用)。


服务提供者、监管者调整政策的时候,必须真正将被服务者作为上帝,在调整政策的同时,保证被服务者的利益。上海大力打击群租,最终结果是,由于群租者离开,上海其他人的服务出现了更多的不便。运营商打击宽带共享,结果可能是导致门槛的提高,服务人群的减少。


相比之下,


打击群租前,应建立一批廉租公寓。


校车标准实施前,应给予公交公司等社会服务提供者以达标机会。


宽带共享限制,可能远不如流量限制更有效。


11日联通A股跌近8%,由于联通早在大盘大幅下跌前就已开始下跌,且跌幅超过大盘,因此联通下跌并不是大盘拖累,反倒其下跌可能是引起大盘下跌的原因。


从消息面看造成联通下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其母公司联通集团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增15股,注册资本大幅扩大,二是外界盛传奥运前不重组,此前联通股价曾多次在重组炒作中上涨,如果不重组,上涨缺少了支撑。


但从根源看,联通股价已在重组炒作过程中上升过度,从经验看,此类股票很容易受消息影响导致下跌,甚至这种消息,传言成真和传言为假都会导致股票下跌。传言为真,但传言所获得的收益会低于大多数网民的预期,所以股价下跌。而如果传言为假,传言缺乏了支撑,也会下跌。


目前股市中类似的联通的还有不少。

2007-09-10


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浅评移动联通竞争


非常荣幸,搜狐十大IT名博之一的毕朝晖先生在《明年奥运,3个3G都能用~》中,对我的歪评瞎论《北京奥运期间仍可能提供WCDMA服务》逐句做了一个点评。


首先说明一下,其标题,我到目前为止还是同意的,就是北京奥运会期间3个3G标准都可能提供服务。不过个别观点不完全赞同。


点评非常精彩,不过我总觉得好像是在拿联通的做法套移动,可惜移动不是联通,王建宙现在也不是联通的高管。


简单说两句:


一、联通GSM、CDMA是双网互搏,但移动GSM/TD-SCDMA/WCDMA,电信的小灵通和3G肯定不是互搏。这是从定位、战略开始就有很大不同的。


二、商用和实验有很大区别,不光在牌照上,在实际应用上,覆盖效果很差的商用会被骂个不停,例如曾经的联通CDMA,但实验并不一样。


三、TD提供的服务即使少,也是3G,而且在大规模商用的基础上,向HSPA推进很容易。


四、中移动做TD,结果就是“里外不是人”,这只能是联通人的说法,可惜移动人不是联通人,王建宙的战略眼光值得其他运营商高层学习,例如其已经在考虑几年后中国八亿移动用户将接近饱和了。只要看得远的公司,才能走得远,这是移动、电信的最大威胁所在,也是联通、网通不足之处。 


视频分享网站悠视网内容转向了资讯、财经,而搜狐、新浪等正在展开奥运的视频内容版权争夺战,新浪获得了英超的视频独家直播权……


随着资金投入及互联网带宽的增加,视频分享网站不仅提供电影、电视节目的播放,开始转型门户,提供视频资讯、财经、体育等领域的报道。而且大都增加了对内容的控制,或自己摄制,或由合作伙伴提供。


这样可以降低内容获得成本,且通过独家内容的提供形成不可复制的特色,未来视频分享网站在提供海量视频内容时,也象电视台那样通过个性内容形成特色,这将促进其找到盈利模式。

2007-09-07



近日,电信重组又成为业界的重点,其根源是一个不敢透露姓名的国资委的专家向某记者透露了一个国资委已经向有关部门提交了重组报告的消息,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记者文中还有一句话,就是是否重组还有待(国资委的)上级决定。这实际就说明,此传闻根本没有价值。但其对联通股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


根据我们长期对电信市场的监测和政策分析,目前中国电信业已经到了非常微妙的阶段,因此业界四大运营商几乎每一个动作都会被媒体冠以这样和那样的解释,或者与这样或那样的传闻相联系。其实大多是捕风捉影。


首先声明,我一直质疑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通过非正式渠道泄漏国家决策信息。这些专家,在为国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该保证不向外界泄漏相关信息,这是咨询服务工作的一个起码常识。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越轨行为,专家的相关言论早于其提供服务的部委正式出台决策前。此外,许多专家只看到了部分消息,或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确定,其并没有对信息全面了解,因此其传出的内容可能本身就是其个人的误解。


 


关于电信重组的时间,我们早在半年前的竞争情报战争模拟就推演出两种可能:


一是,目前正在进行的TD试商用网建设基本完成到明年两会后一个月内,也就是从07年10月-08年3月底,因为这时可以顺利地将三个运营商负责建设的TD试验网验收移交给一个运营商,且并不影响TD下一阶段规划的全面展开。


二是,北京奥运会后,此前由于奥运临近,移动、网通都是奥运赞助商,已经不适合做大规模调整。


因此,我们在与众多咨询机构、运营商、投行的接触中,多次说明,07年10月-08年3月底是电信重组的一个重要时间窗,如果不能抓住,重组将推迟到北京奥运会闭幕后。同时我们也认为,由于正值政府换届,因此在07年10月-08年3月底之间,做出相关决策的可能性较小。


但我们也认为,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而且将电信重组作为07年工作的重点,国资委肯定会在07年下半年做出必要的工作,提交相关报告,国资委的有关研究人员也会发现这个时间窗。因此,国资委近期提交电信重组方案,也几乎是肯定的。


我们关于重组方案的分析(见《中国移动不可能主导行业整合 》[原创 07-8-14]),联通双网分拆的可能性较大,但重组方式有多种选择。


 


关于重组对四大运营商的影响


我们认为,重组对四大运营商上市公司影响不大,因为四大运营商都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政府既要考虑重组形成有效竞争格局的必要性,也会考虑重组对各公司中小股东的影响。因此,除非两个运营商集团公司直接合并外,资产买卖性的重组必然寻求一个相对合理的对价,因此对运营商收益影响都不会太大。而如果是两个运营商集团公司之间的合并,实际对合并者拥有的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增加了对业务支撑的资源,对业务会有一定的正面促进,但由于有融合成本,因此影响也不会太大。


从这个角度看,重组消息、资产出售消息,本身并不足以支持四大运营商股价大幅上涨,如果对重组期望过高,可能最终的重组结果反倒是一个非常大的负面消息。目前联通所处的位置非常类似。如果按传闻,联通出售CDMA网络,由于CDMA网络未注入上市公司,实际获得资金的是联通母公司,而不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反而减少了经营CDMA网络带来的收益。即使联通母公司将出售网络所获得的资金注入上市公司,虽然对上市公司发展有利,但同时由于股本加大,稀释了每股收益,这很难与联通A股大涨联系起来。现在的股市炒作更多的是一个概念,如果炒作过度,最终的重组结果很可能成为负面消息。 


 


关于重组推迟对四大运营商上市公司的影响


重组时间推迟对中移动为正面消息,对中电信为中性偏正,联通为中性偏负,对网通为负面。简单解释一下对电信和联通的原因。


对中电信影响中性的原因:移动替代固网对电信的影响并不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大,同时电信已经积极开始准备3G。


对联通影响中性的原因:移动替代固网对联通的影响没有移动大力争夺市场影响大,如果维持目前格局不变,由于中移动不断降低资费、蚕食联通市场,联通双网经营将越来越困难,尤其是CDMA网络将恶化。

2007-09-06


有人说我偏向其他运营商,打击联通。其实,还是联通做得不怎么样,我用的还是联通的GSM号码呢,何况我一直有扶持弱小,建立合理竞争局面的本性。关键是联通不争气,这不,新学生开学,北京移动和北京网通都瞄准了校园新生市场,北京联通不知道是不屑于这个市场呢,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谁能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是不是在计划将400元的CDMA推向学生市场(面向农村400元的cdma手机及升级为gprs的联通g网),即使是这么想的,也要尽快,否则从移动和网通那里挖用户成本要提高很多。 


当然不排除联通已经做得很好,就是不对外说,那可能需要检讨一下公关部门的问题了。


相关:


北京移动推新套餐 动感地带15元接听500分 


网通零月租小灵通面市 优惠资费只适用指定校园 


北京移动网通争食校园市场 小灵通推出18元套餐


历史分析:


北京移动降价、移动应对明显考虑欠全面(北京联通被动应战方案失当可能赶走客户  ),甚至还不如北京网通。


北京移动资费下调:幅度不大影响大 


北京移动资费套餐推出后格局变化浅析 


北京联通主叫套餐受益情况分析 


北京网通小灵通套餐分析:留用户保arpu用心良苦 


北京网通借内容促销宽带 保arpu值抢用户 



据说,中国移动向有关部门提交TD建设问题的报告,这本来可能就是一个正常的阶段性工作汇报,但有一些人,并未见到报告,对报告内容也没有全面的了解,只是听到一些传闻,就推断,中国移动在推脱TD责任,不积极发展TD。更有甚者,能推出联通会将CDMA升级到CDMA2000,认为这样仍可以满足承诺,中国在奥运期间提供3G服务(虽然同时也认为联通可能会出卖CDMA网络)。


 


只要对相关事件长期跟踪,就会发现以下一些信息:


1TD-SCDMA现在是政治任务,移动、电信、网通都在积极推进,而且TD-SCDMA本身并没有致命问题,到奥运期间提交TD-SCDMA服务是100%能够完成的,不同的只是建设的TD网络是不是支持HSPA,终端种类是不是足够多,增值业务是不是足够丰富,以及是否能实现移动现有GSM用户平滑过渡到3G


2、中国移动是唯一的北京奥运移动通信赞助商,也是承诺北京奥运期间提供3G服务的主体,因此中国移动不会其他运营商超越自己提供服务。


3、中国奥运期间在奥运城市提供WCDMACDMA2000的漫游服务,而不是覆盖很好的商用网络,目前差距并不多,例如多项工程都考虑了不同标准3G的室内覆盖,因此,奥运期间中移动提供WCDMA漫游服务、联通提供CDMA2000漫游服务的可能性是有的。


4CDMA2000WCDMA是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中国一直力图在两者中寻找平衡。


5、奥运前发放3G牌照并在奥运期间建成WCDMA/CDMA2000商用网络的可能性并不大。


 


根据这些内容,很容易推导出以下结论:


1、北京奥运期间肯定提供TD-SCDMA服务。


2、北京奥运期间WCDMA./CDMA2000不会提供真正的商用服务,为保证公平,TD-SCDMA也将只能获得试商用牌照。

3、北京奥运期间仍可能提供一定范围的WCDMA/CDMA2000漫游服务,CDMA2000不可能早于WCDMA提供服务。


据《青岛财经日报》消息,在胶州、胶南等郊区,青岛移动推出了相应的胶州卡和胶南卡,在郊区城区使用这种区域卡打市话更便宜,打青岛市区电话每分钟0.25元。而目前从郊区用固定电话拨打青岛市区电话,资费为每分钟0.40元。手机本地资费已经大大低于固网运营商的区间费。


来源:http://caijing.qingdaonews.com/html/2007-09/04/content_75034.htm


与青岛岛城卡类似,国内许多地方的手机本地资费已经大大低于固网运营商的区间通话费,固网运营商遭受新的打击。


简单说,区间通话费是固网运营商收取的在同一个区号下不同县市之间通话的费用,由于业务具有垄断性质,故在移动资费、长途IP资费不断下调的同时,区间通话维持高达每分钟0.3元以上的高资费,甚至高于通过IP拨打异地电话的费用。


随着移动资费不断降低,各地的移动资费大都远低于区间通话费,这必将导致更多的用户弃固网选移动。固网运营商无论区间通话费降低与否,都将影响到收入。


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个异业替代竞争的例子。竞争并不是在固网和固网或移动网和移动网之间展开,而是移动网对固网某项业务垄断的挑战。此前,固网长途已经受到IP电话的强烈挑战,村村通工程中,GSM、CDMA450、SCDMA、卫星通信成为固网的替代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带宽的不断增加,未来类似的替代会越来越多。移动宽带(GPRS/CDMA1X/WIMAX/HSPA等)也将与传统的宽带网络竞争。哪天IPTV和手机电视也会形成竞争关系。


据《青岛财经日报》消息,在胶州、胶南等郊区,青岛移动推出了相应的胶州卡和胶南卡,在郊区城区使用这种区域卡打市话更便宜,打青岛市区电话每分钟0.25元。而目前从郊区用固定电话拨打青岛市区电话,资费为每分钟0.40元。手机本地资费已经大大低于固网运营商的区间费。


来源:http://caijing.qingdaonews.com/html/2007-09/04/content_75034.htm


与青岛岛城卡类似,国内许多地方的手机本地资费已经大大低于固网运营商的区间通话费,固网运营商遭受新的打击。


简单说,区间通话费是固网运营商收取的在同一个区号下不同县市之间通话的费用,由于业务具有垄断性质,故在移动资费、长途IP资费不断下调的同时,区间通话维持高达每分钟0.3元以上的高资费,甚至高于通过IP拨打异地电话的费用。


随着移动资费不断降低,各地的移动资费大都远低于区间通话费,这必将导致更多的用户弃固网选移动。固网运营商无论区间通话费降低与否,都将影响到收入。


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个异业替代竞争的例子。竞争并不是在固网和固网或移动网和移动网之间展开,而是移动网对固网某项业务垄断的挑战。此前,固网长途已经受到IP电话的强烈挑战,村村通工程中,GSM、CDMA450、SCDMA、卫星通信成为固网的替代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带宽的不断增加,未来类似的替代会越来越多。移动宽带(GPRS/CDMA1X/WIMAX/HSPA等)也将与传统的宽带网络竞争。哪天IPTV和手机电视也会形成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