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7-10-24


在中国国际通信设备展上,无疑TD是一个焦点,各媒体采访报道重点是TD-SCDMA。有关部委在论坛上发言也有不少与TD-SCDMA有关,TD-SCDMA联盟、产业链企业纷纷表示进展迅速、没有问题,甚至预测明年网络将增加数十城市,年底用户将达2千万。


不久前,WIMAX成为全球3G标准,更像给TD-SCDMA打了一针强心剂。中兴等厂商的展台上,WIMAX也已经占了不小的比重。


对于WIMAX对TD的影响,虽然有阚凯力先生认为,不仅TD-SCDMA,运营商都会死,项立刚先生认为,WiMAX成为3G标准堵死了TD- SCDMA国际化道路,但也有李进良先生认为,TD-SCDMA应该是把WiMAX的压力作为动力,大干、快干,杨骅先生认为WIMAX成为3G标准对 TD-SCDMA有正面意义。


大唐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陈山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802.16e WIMAX目前跟TD-SCDMA相比,可能产业链的成熟度相差还有两年的时间,802.16e标准定版也需要到2011年。


这实际给TD-SCDMA提出了一个问题,其向TD-LTE演进能否在与802.16e WIMAX竞争中保持优势,相信TD-SCDMA商用步伐及技术演进明年将明显加速,WIMAX成为全球3G标准,对TD-SCDMA反是一个好事。


相关:


2007-10-23 | WiMAX成为标准改变全球3G格局

2007-10-23

WIMAX成为3G标准,是典型的政府公关结果,将完全改变3G市场格局。

首先助推其成为3G标准的大多为原CDMA2000利益相关者,CDMA2000影响将进一步缩小,这反倒会推动WCDMA的发展。


TD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WIMAX的冲击,而是如何尽快大规模商用及加快技术演进步伐,以跟上整体3G前进的步伐,否则很难避免被边缘化。


现在谈TD国际化还为时尚早,只有在中国拥有上亿用户,才可能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希望其他国家先期商用TD这个有政治背景的产品,几乎没有可能。


对中国运营市场来说,联通C网位置又一次变得微妙,还可能会影响到重组决策和3G牌照发放。


相关:


2007-4-16   联通cdma:从机遇到鸡肋


2007-10-22 看图不说话:9月校园用户争夺大战移动获胜  

WIMAX成为3G标准,是典型的政府公关结果,将完全改变3G市场格局。

首先助推其成为3G标准的大多为原CDMA2000利益相关者,CDMA2000影响将进一步缩小,这反倒会推动WCDMA的发展。


TD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WIMAX的冲击,而是如何尽快大规模商用及加快技术演进步伐,以跟上整体3G前进的步伐,否则很难避免被边缘化。


现在谈TD国际化还为时尚早,只有在中国拥有上亿用户,才可能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希望其他国家先期商用TD这个有政治背景的产品,几乎没有可能。


对中国运营市场来说,联通C网位置又一次变得微妙,还可能会影响到重组决策和3G牌照发放。


相关:


2007-4-16   联通cdma:从机遇到鸡肋


2007-10-22 看图不说话:9月校园用户争夺大战移动获胜  

2007-10-22


看这个报纸头条了吗?够醒目吧?


 





A1/A4:重组推迟方案生变 拆分中国移动传言渐响
http://www.txxxb.com/newspaper/article.php?id=1392


A4:摩根大通调高中移动评级 推迟重组谁最受伤?
http://www.txxxb.com/newspaper/article.php?id=1393


A8-9:适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考核要求运营商期盼3G牌照尽快发放
http://www.txxxb.com/newspaper/article.php?id=1381


A8-9:央企考核注重发展质量 电信运营商盼有效竞争促转型
http://www.txxxb.com/newspaper/article.php?id=1382


A8-9:曾剑秋:央企新考核目标预示电信重组势在必行
http://www.txxxb.com/newspaper/article.php?id=1383


A8-9:电信业失衡难以扭转根源在分业经营
http://www.txxxb.com/newspaper/article.php?id=1384


A16:中国3G蓄势待发 运营商的3G战略各不相同
http://www.txxxb.com/newspaper/article.php?id=1363


 


《通信信息报》作为中国电信旗下福建电信所属公开发行的刊物,在大规模改版后,准确把握四大运营商发布三季度财报的时间,以几乎全部主要版面(包括封面、封底、中间连页)全力投入表示了电信获得移动牌照,全业务运营的愿望。时机把握非常准确,文章中分析虽然有部分偏激,但引用资料都有根有据,可以说准备异常充分。


不论近期电信能否获得全业务牌照,中电信已经跃跃欲试,可以说面向移动市场的进攻号角已经吹响,不知道中移动、联通准备好接招了没有。

2007-10-19

通公布截至9月用户数,新增用户数为152万户,较8月份的143万增长6.7%。不过令人担忧的是CDMA网新增用户只有35.4万,低于前八月平均的40.8万。



























 


九月新增


前八月平均


联通公告
1-9月


联通公告
1-8月


GSM


116.6


111.0


1004.90


888.3


CDMA


35.4


40.8


361.7


326.3


 另一个现象值得关注:


与移动约八成用户为预付费用户不同,联通两网后付费用户都超过一半,C网后付费用户更占到了九成。但其双网APRU值都明显低于移动,也就是说,联通吸引了大量的低收入后付费用户。


其原因可能是移动能有效吸引低端客户,但更可能是联通营销策略细分,将更多的低端客户也发展为后付费用户。


在怀疑联通用户细分策略存在问题的同时,此类特殊用户群的出现,为联通对其进一步细分,提供股票手机、手机音乐等针对性的增值业务提供了机会。


用户多少并不是决定移动网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细分市场为现有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可能也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相关:


看图不说话:07年八月移动用户增长率持续下滑 c网用户规模<8%


 

2007-10-18

百度昨天宣布进军C2C,这在我们竞争情报分析的结果之中,不过也又一次,对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战略规划能力表示遗憾。


 


这并不是说,百度进军C2C有什么不好,可能这一个举动,会推动百度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高股价,会在一定程度抑制百度潜在竞争对手阿里巴巴集团的成长。不过我觉得,这又一次说明,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创新能力明显欠缺、长期战略规划被短期市场目标所替代。


 


回想一下,无论腾讯、百度向资讯、C2C等领域的突进,几大门户向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的迈进,从做搜索到集体做输入法几乎采取了完全相似的路径,不好说谁学谁,其结果都是从一个红海大家一起杀入了另一个红海(或者已经很“红”的蓝海),并且大都是运作简单模仿、资源简单累加,而不是基于创新的进入,哪怕是局部的创新。这很可能就是百度和GOOGLE(注包含但不仅指中国公司谷歌),WPSOFFICE之间的差距所在。


 


由于大量风投、热钱的进入,中国互联网形成钱聚效应,资本推动一个又一个市场快速进入成熟,而中国互联网大多数领域进入两个或三个企业捉对厮杀时间。这种竞争模式属于垄断竞争四个阶段中典型的寡头竞争,各家会达成某种默契以提高新进入者的门槛(例如视频网站优酷和土豆联合构筑的资本门槛),另一方面又会出现你死我活、甚至不惜以自己名声为赌注的竞争(如B2B领域的阿里巴巴、慧聪)。


 


相比之下,我更看好一些积极的探索,如:


盛大的免费网游、数字家庭门户探索;


阿里巴巴跳出B2B,以免费模式进入C2C,将雅虎中文搜索转变为商业搜索;


史玉柱将脑白金的营销模式和自己对网游的独特理解结合推出网游征途、巨人;


搜狐整合资源形成网站矩阵、推出搜狗输入法;


新传、搜狐、天盛买断体育资源;


中搜、和讯的个人门户;


和讯、博客网对BSP与博客共赢模式的探索,等


 


虽然其中有的已经宣告失败或未能坚持,但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蓝海”,相对来说企业发展风险也会小一点。


 


《蓝海战略》是一本好书,但其并不适用于普通工作人员,其重要作用在于指导公司决策层及战略规划部门思维扩展,不信的是,我们的员工在找自己的“蓝海”,而决策者们却在从竞争对手的成功那里找“红海

2007-10-17

说起电讯盈科、李泽楷,关心国内电信业的都应该知道。从收购电讯盈科开始,李泽楷时不时将中国的运营商玩于股掌之间。




先是网通,李泽楷欲出售电讯盈科控股权,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十多次增持电讯盈科股票(增持电讯盈科股份和李泽楷学国际资本运作),看清网通弱点,牢牢把持住控股权。


再是联通,已经拥有WCDMA牌照、并没有CDMA资源的电讯盈科突然出手,以最低标的价格成为香港独家CDMA2000牌照的获得者,进而获得了和电国际的支持(和电愿与电盈合作开发CDMA)。


在电信领域资本运作方面,李泽楷并不比其父李嘉诚差多少,很值得国内运营商及其他企业学习。


资本运作包括投资、融资等多个方面,此外还包括设备租赁、业务外包等。而每个方面又可以采取不同方式。


投资需要技巧,可以全资收购,也可以部分拥有股权,可以控股,也可以不控。而有时选择放弃投资可能更理智,中国企业买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大都没有什么理想效果。


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又含可转股、不可转股)、金融机构贷款、第三方拆借以及向上下游压款等。


与其父李嘉诚比,李泽楷资本规模小,更需要技巧,完全可以作为国内运营商及其他企业资本运作的标杆,希望中国企业有关部门能好好研究一下。
 


相关:


2007-9-29 华为资本运作与世界级企业有明显差距


2007-3-30 联通CDMA节衣缩食,06年还是亏了 


2006-7-4  国际化收购必须学会放弃  


 

2007-10-15


二○○七年十月九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128项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其中电信类的主要有:









4   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等生产项目核准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28

通信工程施工企业资格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   
29 通信勘察设计企业资质认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   
30 通信、电子投资项目立项审批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   
31 通信、电子计量标准器具审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5〕第28号)   
32 中断通信互联互通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令第291号)   
33 境内电信企业境外上市审核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333号)     
34 国际电话结算价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令第291号)   
35 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28号)   
36 通信电子质检机构设立与授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3号)

我认为,从总体上看,这是是国家有关部委逐渐退出企业管理决策,将决策权交还给企业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许多政策执行也并不理想。例如手机生产核准,执行中就有许多问题。


1、申请企业根据需要虚报相关内容。例如要求资本2亿以上,企业可以将所有投资(包括给其他产品的投资)都加过来。


2、一批企业借牌生产。牌照出租成了部分企业生存的良方。


企业是否进入手机生产,应该由企业自己决定,即使竞争激烈,如果企业决策层认为有合适的机会同样可以进入,同样可能获得很好的盈利,例如奇瑞、北京福田在汽车领域的扩张。


而市场自然会优胜劣汰,事实上,部分获得手机牌照的企业实际早已不生产手机了。


至于中国手机产能过高,这证明,核准制并没有能降低产能的增加,即使不包括黑手机生产,产能已经是天文数字。换个角度,从企业生产角度讲,手机生产相对来说并不复杂。产能并不一定需要大部分甚至全部,转换为生产能力,可能比较低的设备利用率就已经盈利了。手机的最大附加值已经不是生产,而是技术、品牌等其他内容,即使没有生产能力,手机中的“耐克”同样可能存在。


取消手机生产核准等行政审批项目,有利于政府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企业自主决策,有关部门取消行政审批项目,转而采用金融、税收等更有效的政府调节工具,将减少政府干预企业管理,体现了政府管理在不断进步的进步。

联通发表声明,未能如期竞投香港3G牌照。在拿下澳门3G后进入香港应该很正常,管理部门也早已给出了截至时间,联通此举相当于退出了竞争。


在国内3G牌照发放不明,重组不明,自身双网互搏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的情况下,大举进攻竞争已经白热化的香港市场,联通会冒很大的风险。何况香港3G网建远比澳门复杂,联通很难在要求时间内开始商用。


此前,传联通与香港运营商商谈联合竞投,相信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可降低风险,且即使花落别家,由于两地往来日盛,联通仍可获得不错的漫游收入。


相关:


2007-5-21  压缩c网投资 分拆流言困扰联通(供中国计算机报专稿)


2007-9-20  看图不说话:移动用户增长率持续下滑 c网用户规模<8%  

2007-10-11


新传获得了2006年世界杯视频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网络直播权,因此播放世界杯的网络电视台(视频网站)成为了被打击的对象。这可以理解,因为这些网站侵犯了新传的独家权力,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直播了奥运比赛,无论其播放的是CCTV的节目,还是从海外来的节目。


因此央视以巨资买下了北京奥运会赛事在中国大陆的独家转播权,欲借此推广央视国际的手机电视业务。


不过新问题出来了,一种手机电视芯片可以接收央视奥运主播频道中CCTV1、CCTV2、CCTV新闻的体育节目,因为根据规定,即使是已经从模拟电视整体转换为数字电视的城市,按规定也必须保留这几个频道的模拟信号,信号已经在空中,因此含有手机电视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这些央视自己发送的模拟信号了,也就可以通过央视频道收看奥运会比赛了。


这与上面的案例不同,因为无论手机制造商,还是电视手机芯片商,都不是渠道商,只是一种技术提供者。渠道商侵权,技术提供者并不侵权,因为其并不象网络媒体那样,有相应的内容管理权。电视手机可以播放什么内容不是这些技术提供者能限制的,有限制权的只有内容商央视及广电的电视信号传输网络。除了手机外,加上相关的芯片,MP4、电脑等电子设备同样可以收看到央视公开的节目,也已经有许多电脑可以收看电视。


这实际和收音机手机类似,虽然广播的目标接受者是收音机,但手机可以收听广播。


从经营模式看,CCTV1、广播都是通过免费提供内容,而通过广告获得收益的(这与互联网综合门户类似),听众越多,其广告价值就越大。因此其也不应该反对这些非主流的接收设备。如果央视若为其内容应该属于收费范围,可以通过信号加密实现,这些接收设备并不能播放这些加密信号。


也就是说只要是免费传送的信号,就很难限制电视手机接收。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也一样。但手机制造商以直播奥运作为营销广告的主题,由于明确使用了奥运会信息,因此可能受到北京奥组委的限制。同样,移动、联通以及除央视外其他获得手机电视牌照的广电部分(上海文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如果通过手机电视转播奥运,且不与央视合作,也属于非法。


另1:我不看好手机电视的前景。通过手机电视收看到的电视节目屏幕小、效果差、信号易受干扰,而且增加了成本,提高了手机价格,我认为其不可能成为手机电视或手机的主流。真正面向手机的电视节目,应该根据手机特点专门制作,央视国际想靠把传统的电视节目直接放到手机上就获得大笔收益,肯定也会失望。


另2: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的大规模引入,北京奥运会是第一次,北京奥组委显然缺乏必要的准备,与手机电视类似,搜狐的互联网赞助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这并不利于保护新媒体、赞助商,甚至非赞助商的利益。众多商家的隐形奥运营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