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08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中,搜狐获得7.5秒广告。虽然并没有哪个报道上说出其中标的具体月份,但个人估计应该与北京奥运会有直接关系,该广告应该是搜狐成为奥运内容赞助商战略中的一部分。与联想中标奥运会全球赞助商后需要在相关营销领域投入赞助费5倍以上的宣传费用类似,搜狐赞助奥运内容也需要再投入数倍的资金去推广,在央视做广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该广告的发布,搜狐将通过全国第一展示平台——央视向全国人民展示其在北京奥运中独特的内容资源优势,从而争取到更多的网民关注,提高网站流量,吸引到更多的广告商,以增加广告收入。
但应该看到,对搜狐来说,获得奥运内容赞助商以及此后的系列宣传活动,大都属于投入阶段。必须有相应的“获利”收割措施跟上,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除继续拓展品牌广告外,基于特殊资源的其他赞助活动也要尽快展开,并应尽早考虑将奥运带来的优势资源向其他领域转移,这样才能实现产出最大化。
与第一次网络泡沫时网络公司铺天盖地的广告不同,近期的互联网广告(除网游征途的品牌广告外),更趋于理性。阿里巴巴等进军央视财经类节目广告,搜狐进军央视黄金资源广告,广告更具针对性,更与公司或业务的地位相匹配。互联网又一次进入了“高投入、高产出”阶段,但投入已不仅局限于广告,人才投入、研发投入、垄断性资源投入、营销投入等都大大增强。视频网站、网络游戏等都处于非常相似的局面。
反之,过于保守的投入将象“慢鱼被快鱼吃掉”那样处于不利地位。在门户网站奥运营销方面,对搜狐竞争对手来说,积极寻找奥运赞助条款中未被限制领域,挖掘奥运隐性营销手段,仍有机会从中分一杯羹,但这不仅需要创新,同样也需要高额的投入,而且很可能不比搜狐的奥运赞助费用少。
相关:
光线传媒通过与华友世纪合并,曲线实现了上市。对华友世纪来说,SP业务获得强大的内容支持,并将进一步与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形成互动。对光线传媒来说,(1)降低了上市成本,缩短了上市时间。(2)内容合作将在SP、无线互联网等领域发现新的机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股价光线持股量从42%-65%的四档阶梯式调整安排,同时保护了原华友世纪和光线传媒的利益,可以说是一个突破。
回到行业发展看,原SP行业疯狂增长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SP转型已经不可避免,纯粹意义上的SP将不复存在。曾积极参与SP的风险投资将最后利用对SP资本的控制实现价值的转移,SP将从内容CP的合作伙伴,转变成为内容商提升价值的通道,而且由于资源掌握在内容商手中,SP业务更多只是CP众多展示分支中的一个,也就是说,通过合并或收购,CP和运营商之间实现了直连,SP业务还会存在,但纯粹SP公司的生存空间将极为狭窄。
一个中国特有的行业——SP,将在产业链上下游运营商和内容商的双向挤压中,走向消亡。经过这一阶段洗礼,那些生存下来的SP也将不再时传统意义的SP,至少SP业务将不再是其主业。
相关:
光线前员工、知名博客醒客陈世鸿:感思王长田的梦想与光荣
既博客后,又有著名投行说,中国将跳过3G直接上4G。
经分析认为,虽TD大规模实验仍在继续,电信重组奥运前很难实施,但中国直接上4G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原因为:
㈠如维持现有格局不变,中移动一家独大将不断加剧,而固网运营商如不能获移动牌照,绩效将大幅下滑,联通双网互搏格局也很难改变;
㈡TD试商用规模扩大将进一步扩大中移动的领先优势;
㈢如在短期内重组或向固网运营商发2G牌照,由于全球设备商已将投资从2G转向3G,新运营商等待4G或投资2G变得都不明智;
㈣即使近期4G成熟,无移动网络的电信网通,有GSM、CDMA双网的联通,无论如何重组,直接上4G都很难与移动竞争。
(写于10月23日2007中国国际通信设备展开幕日凌晨,现公开发表)
2007中国国际通信设备展将于今天拉开帷幕,许多人都在问,通信展看什么,你最关心什么。我说过,我最关心TD进展,希望去现场体验TD成熟度,也有不少朋友、专家、谈了自己想去展会看的内容,或自己对展会或某个热点的关注。这些,都对。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利用工作时间去看展会,本身就是一个投入,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必须考虑投入产出。员工去展会,会有什么收获呢?尤其是这些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者,能得到哪些收获呢?
作为一个电信竞争情报提供者和培训者,我认为,任何一个电信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者都不应该放弃这个难得的信息搜集机会、学习机会。到展会或相关论坛、研讨会,至少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 关于竞争对手(注部分信息可能需要利用客户或媒体身份获得)
1、 竞争对手产品宣传资料;
2、 竞争对手展台布置;
3、 竞争对手对产品的不同理解;
4、 竞争对手的产品优点、业务重点及投入情况;
5、 竞争对手产品研究阶段;
6、 竞争对手对部分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办法;
7、 现场体验竞争对手产品;
8、 竞争对手相关人员姓名、职位;
9、 竞争对手分支机构、投资及地理位置;
10、 竞争对手用户分布;等。
1、 了解现有技术成熟度及应用情况;
2、 了解对手、咨询机构、政府部委对技术发展的态度;
3、 发现新技术,替代技术或潜在热点;
4、 现场对比技术优劣;
5、 了解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用户、供应商)对行业热点的理解或竞争态势;
6、 发现合作伙伴及合作机会,包括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竞争对手、跨国(或跨地区、跨行业)合作机会;
7、 通过现场体验,发现客户需求或潜在需求、客户对产品的理解。客户认为的产品优劣势;
8、 发现可学习的标杆企业或项目,并初步搜集资料;
9、 与业界知名人士或相关媒体当面沟通,建立联系,完善信息网络;
10、利用展会专业人士多,作为新技术的试探场所;等。
(即使不到现场,如果能深入研究各种媒体的报道,尤其是网媒现场的报道,也可获得大量接近一手的信息)。
1、 参展要有详细安排,从展台设计到专业研讨会都全面规划;
2、 将展台作为展示公司研发实力的场所,包括许多对未来探索性的产品,以免竞争对手发现公司研发重点;
3、 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
4、 对参展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尤其是领导和专业研发人员交流注意内容;
5、 资料提供采取分阶段方式,现场提供公开内容,详细内容经过用户确认后通过上门、邮寄等其他方式提供;
6、 应对媒体、专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在交流的同时有所保留,尤其是相关领域专家,尽可能在介绍公司产品的同时,听取对方对行业、产品的看法(后期需积累);等。
更多欢迎光临IT竞争情报讨论组。
通信展印象1:品牌展示学问多 [原创 2007-10-24 ]
通信展印象2:TD-SCDMA感受来自WIMAX的压力 [原创 2007-10-24]
通信展印象3:运营商集体进军信息服务 [原创 2007-10-25 ]
通信展印象4:项立刚搅局通信传媒 [原创 2007-10-26 ]
电信网通表态希望购并联通网络后,联通移动一直未表态,近期一把手却陆续发表观点,虽仍在说重组还无消息,但都认为合并是趋势,有利做大做强。
可以说四大运营商都表达了合并重组的愿望,这对重组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联想到国资委的相关表态,几乎可以肯定合并将成为中国电信重组的主要手段,可供选择的重组方案已经不多了,由于决策还需要时间,奥运前重组仍有很大难度。
不知道是常晓兵、王建宙表态的重组还没有消息影响,还是重组方案透明导致重组炒作见光死,无理论是四大运营商H股,还是联通A股,今天上午都以远高于大盘的降幅大幅下跌。而有关部门已很难再做出像“2年会不会单向收费表态”的表态那样对电信重组进行表态,电信重组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不合适的表态甚至会被理解为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