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9-11-14

似乎在参与我和洪波关于运营商进入互联网的讨论。《中国经营报》刊登了《王建宙:不进入谷歌地盘迟早会被对方干掉 》、《王建宙挖来罗川:移动需要互联网疯子 》(标题为转载网站所起,似乎不是中国经营报的原题)。

两篇文章,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移动不得不进入互联网,而单凭自己的力量进入互联网很难成功,因此,需要更有互联网经验的人来一起合作。中国移动借资金、资源优势,吸引互联网人才,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似乎比互联网公司更有竞争力。

其实并不是这样,罗川进入中国移动后,实际已经不在是原来的罗川,这在中国经营报的文章中已有反映,罗川这样的互联网人才能否真正将互联网的基因带入中国移动,我并不看好其结果。要想让运营商改革传统的电信思维,还需要时间,中国的运营商可能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国企背景,一定的政府职能,非市场化的考核和高管任命体系,都将限制中国的运营商进入互联网,即使是与手机,与3G,关系极为密切的移动互联网。

与运营商不同,谷歌带来的是一种开放的,草根的互联网文化。有趣的是在电脑操作系统上,微软靠开放打败了苹果,而在手机应用平台上,苹果的开放做得并不到位,但这已经明显领先于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而与苹果和微软相比,谷歌更开放,更支持草根,更支持创新,谷歌也就是借此,得以快速的发展。其Android平台表现出比微软的Windows Mobile更好的发展势头。

草根、创新、冒险、不怕失败(在互联网领域,失败者远多于成功者)、敢于摸着势头闭着眼过河,这是非常看重短期收益的运营商很难做到的。

中国移动的封闭,正是其与开放的谷歌竞争的最大劣势所在。相信在短期内,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很难接受谷歌的开放理念,虽然它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了《不建移动商城的运营商必死 》,但它们的商城离成熟商用,被产业链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罗川的一些想法,要想让中国移动的高层理想,也需要比在互联网领域时,做更多的工作。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我认为,运营商在与互联网公司竞争时的劣势非常明显,但这并不排除运营商从互联网、从移动互联网中获得很好的收益。运营商可选择的做法很多,包括全资收购、控股、参股一些互联网公司,包括与互联网公司之间战略合作、独家合作等,也包括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业务自己做,还包括运营商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建立互联网业务的孵化基地,包括运营商在自己公司内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和类似风险投资的业务试验方式,等等。其实运营商有很多标杆可以学习,例如谷歌,微软,高通,诺基亚,苹果,移动商城本身就是学习iPhone的。

希望运营商能在“进应用,找死OR不进应用,等死”两种选择的中间,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

洪波在博客发表了观点《东拉西扯:移动运营商终将沦为管道》,这很大程度反映了互联网圈子的声音,希望运营商继续只做管道商,互联网圈子由那么更有创新精神的人和公司去做。

昨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写了围脖“洪波让运营商只做管道商,运营商肯定不干,管道商没利润,对产业链不利,运营商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什么、怎么做,都需要技巧。赞同洪波批手机网,阚凯力批物联网、智慧地球,造概念没任何价值。”,这里做进一步的分析。

1. 运营商现在面临的局面:只做管道商等死,跳出管道商盲目进应用找死。

3G时代,运营商只做管道商,将很难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而不断进步的技术、快速增长的管道压力,将使运营商面临越来越困难的局面。但运营商盲目进入应用领域,“运营商开始做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自己的App Store,自己的IM,自己的SNS,自己的手机钱包,自己的邮箱,自己的Twitter……”,运营商希望建立完全控制在自己之下的移动互联网,将所有盈利点都据为己有的想法,肯定失败。即使只是进入有限种类的应用,如果不能按照互联网的规则办事,将通信业的管理规则移植到移动互联网,“阻碍创新,排斥竞争”,“最终,移动互联网的活力和创造力将被扼杀”,运营商自身也不能从中获得收益,反而可能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泥潭。(括号中内容来自洪波的博客,我非常赞同其观点)

基于此,可以得出以下两点:

2. 运营商进入互联网,要按互联网的规则办事。

互联网和通信业是两套不同的规则,如果运营商坚持按管理管道的方法管理内容,管理互动,管理增值,除了在极少数的领域内,都很难成功。至少到现在,国内的运营商都还没有搞清楚互联网的规则,更不用说如何做到通信和互联网规则的融合创新,并从中获利了。

3. 运营商进入互联网,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3G时代,运营商的管道扁平后,2G时代的许多“SP”(增值服务提供商)的生存空间都不在存在,运营商将直接和CP(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将越来越多。从渠道管理发展来看,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并不是运营商什么都应该自己做,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进入一些应用,而且不同应用选择不同的应用策略。那些应用自己做,那些应用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那些应用则彻底放开,运营商应根据应用特点和自身发展、市场环境确定。毕竟3G时代不是一个运营商,而是多个运营商竞争,独家垄断的局面并不存在,而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的那个运营商,肯定是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最能发挥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力量,一起做大的(3G标准竞争也反映类似的特点,参见《电信产业链竞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4. 移动商城模式是一个可以兼顾自身和产业链发展的不错选择。

我曾经写过《不建移动商城的运营商必死 》,运营商如果只甘于做管道商,将很难生存。运营商现在已经成了最大的音乐出版商,相信类似的业务点还有不少值得运营商投入的。3G商用后,3G网络带宽为运营商在推广互联网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机会,而日渐成熟的移动商城模式为运营商管理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机会。

当然,移动商城模式中的一些细节(如分成、门槛等)以及运营商的相关服务,仍可能成为移动商城发展的障碍。

5. 同意洪波的观点,移动互联网找不出一个类似2G时代语音的杀手级应用来。

我的观点参见《3G的杀手应用原来是她 》。

6. 手机网只是一个概念炒作,造概念没任何价值。到《感谢阚凯力教授批我的3G应用“扁头长尾”》看看阚凯力的评论吧。

近期博客的几个回复和留言,留存。除特别注明外,转载不代表我支持其中的观点。不过相信看好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感觉。网友的分析能力还是很强的,许多回复也很有见地,当然,也有部分评论者只是意气用事,或者是没有将自己的智慧用到正地方。

1. 从三季报来看,中移动这一年的策略无疑是成功的.TD的不争气移动清楚,与其甩不掉,倒不如拿来作工具,绑住政府.另外,2G的市场也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中国的电信市场格局还是乱.前一届信产部的无所作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中移动太大其实也是一种虚胖.业务结构存在风险。

回复:从前三季度看,中国移动的TD策略总体看还是成功的,在推动TD进步的同时,也保持了领先优势,并且在积极扩大领先。因此,我并没有看到工信部领导说的好转的情况。
与你观点类似,上一届信产部监管缺失是造成目前一家独大的重要原因,重组如果不能与非对称管制相配合,很难改变这种局面。
2. 国家应当实行移动制式的规模管制:就是封闭中国移动的GSM-2G网络,限令其只能发展3G的TD-SCDMA,不能继续发展严重影响TD发展的GSM网络用户,这样一方面可以逼迫中国移动大力发展民族的3G,一方面可以扶持相对弱小运营商联通和电信,最终形成均衡的市场格局。
回复:
这个提议,我在三年前一次战争模拟时就作为附加条件提出了,效果挺好。其主要问题是,将影响中国移动对村通工程的积极性,因中国移动要放弃将率先放弃低端市场的营销,中国移动也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3. 中国就是有你这种人,社会才污染了,整天想些歪门邪道的。
回复:这是我看到的对我最经典的评论之一,我的博文《百度博士后工作站首名研究员背后的一些信息》,只是列举了一些公开的信息,全部都是来自公开的媒体,并没有结论,怎么有人就跳起来了。
(1)为什么只有中国电信是一个短息通知欠费,而不是活动介绍。典型的移动的托
(2)博主应该算得上是移动的御用文人,鄙视直至。
(3)博主是头猪,连基本文法都不通,说什么“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电信联通要想赶超中国移动,甚至缩短与中国移动的差距,还为时尚早”, 回家抱孩子去吧!!!
(4)移动的托呗。
(5)电信总体向好,联通还在摸索!移动TD垃圾,去营业厅问TD3G上网怎么样,营业员都不敢正面回答!!
话音业务趋于饱和的今天,数据业务将有更大的潜力和巨大的市场。TD完全和wcdma和cdma2000不是一个级别的产品,移动年初上的上网本不知卖了几台?看看移动营业厅每天闹着退网卡的有多少人!!不是网速慢,是根本就上不去!!
联通速度较快,资费tmd没有任何合理性,150元用3个G,四十分钟就用完了,这就是一个月的流量么?
电信相对性价比合理些,建议继续优化网络质量。对于话音,电信亟需终端的社会化推广,不要总是集采,这样在才能真正打开话音市场的局面!!
(6)移动已经乱了阵脚,电信还是牛B啊,联通还是那个吊样,阿斗!
(7)等到移动网络和固话网络综合营销的时候,移动就死了。现在电信和联通好得不得了
(8)联通和电信的促销好垃圾,支持移动,用户得实惠!!
(9)博主是客观角度叙述事情,怎么可以说是枪手了,我想返问你,一楼的人是谁的枪手,无聊!别动不动拿枪手说事,这年头,老百姓的眼光雪亮的,枪手没有用处的,分辨的清澈,无缘无故骂人或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回复:我只是列举了一些收集到的运营商针对老用户的信息,电信、联通如果不反思一下,相信也不会知道为什么用户会流失。这其实不用请咨询公司来分析,简单的竞争情报分析和BI分析就可以知道。
(1)如果中国移动通讯业都是象楼主这样的白痴,不用想我都知道国人的钱又要有很大一部分要流入洋人的口袋了,因为是猪都知道,在世界范围来说,三g行业都是亏损重重,是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在这个方面来说,联通,只有死得比移动更惨,因为,越发展多的用户,结果越亏钱(用户越多,效果越差,因为三g是共享带宽,要保有用户只能上更多的基站,但是上基站用的钱,与用户所交的费相比,是超出的)
(2)划时代的意义就是中国的精蝇,已经从遮遮掩掩的为洋主人买单进化进赤裸裸的为洋主人搂钱的地步,谁都知道联通于苹果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中国的精蝇才会做得出来。可惜,中国汉奸是多,但是有钱的汉奸也不可能有五百w呀。5893
(3)去家乐福的时候,问了一下。3G(S)16G的要6K,确实是个挑战。
(4)联通版IPHONE虽然要6K,不过其中有3K是话费。水货IPHONE要5K,其中有话费吗???怎么这点不算算??当然买裸机IPHONE的另当别论。
虽然斑竹说的有点夸张,但是我还是比较赞成这个观点—联通确实太重视3G wcdma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了,以为一个技术会改变联通目前稍逊于其他运营商的情况,但是联通却犯了个大错–过分夸大技术和经营时相背离,WCDMA技术确实很好,但是中国的通信行业和消费水平摆在那块,过高的价格和不成熟的额营销策略还有技术水平不足才是联通的真正障碍,正所谓第一印象很重要,如何改变印象才是当务之急

今天晚上,联通将携手苹果正式推出中国版iPhone,绯闻不断的iPhone终成正果。联通举办盛大的仪式,高管将出席并签卖,虽然寒流不期而至,但热卖会现场肯定不会门庭冷落,长时间积压的购买欲望一下爆发,首日热卖肯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相信,该数字与联通3G的用户目标,或者联通和苹果签署的协议数量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中国版iPhone未来如何,并不在于这样一个仪式,而在于联通和苹果今后的产品和服务能否被用户接受。因此,对于中国联通推出的中国版iPhone来说,正式推出只是第一步。

昨天某知名媒体就此采访我,我的部分观点如下:

1. 中国版iPhone真正赢得用户的核心是其能够提供什么样的特色服务。

2. 不含WiFi,对中国版iPhone影响并不大,关键是联通如何设计完整的资费体系,如在多少应用中采用不计流量而按内容计费的M/T模式。

不过,虽然我认为,正式推出中国版iPhone对联通来说只是第一步,但中国版iPhone正式上市的划时代意义不容低估。这主要表现在:

1. 从此按2G的业务要求3G的人会越来越少,iPhone显示的3G能够提供的数据服务以及这些服务的提供方式,将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

2. 中国移动的OPhone、移动商城,中国电信期待的中国版iPhone(参见《王晓初期待中国版iPhone问世的意义所在 》),甚至中国联通自己的WO商城,商用进程将明显加快。

3. 中国版iPhone正式商用,将推动三大运营商移动应用程序商店快步前行,大量的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内容商,甚至个人,将更积极向中国用户推出自己的3G应用。

4. 在智能手机中,iPhone的标杆作用将从全球走到中国,在中国从探讨走向实际应用。其结果是国产手机厂商加快类似产品的推出步伐,国际手机巨头加快将全球热销的终端引入中国。

5. 正式推出中国版iPhone比宣布3G正式商用,更为明确地表示,中国联通加入了此前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主导的中国3G竞争之中,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直接,热战将使促销重点全面转向3G。

与联通的中国版iPhone商用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拥有明显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历来强烈反击竞争对手每个有影响的营销策略的中国移动,会如何出手。从竞争情报的决策者行为分析看,中国移动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其高层一直对苹果和iPhone表态,本来就是这种策略的一个体现。现在联通的中国版iPhone将正式商用,那些本来就虚弱的“期待与苹果继续谈判”、“引入iPhone还存在可能”的说法将显得更为无力,中国移动必须在OPhone、移动商城上,重塑一个热点。不知道,媒体报道的“中国移动近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明年发展规划,前者提出2010年将发展3000万TD用户”是否已经是其反击的开始。联想网站曾推出的“OPhone手机O1的网络预购”很可能是中国移动反击的一个预演(参见《联通iPhone与联想O1手机简单PK:最大变数是移动补贴》),相信中国移动不会只与联想一家合作。

另,联通高层也需要注意,iPhone商用前负面新闻不断,随着商用启动,这种负面新闻还可能不断放大、变异。这些都会影响到iPhone的口碑,进而影响到iPhone的销售。联通应该有所准备。

3G竞争,并不能完全与2G剥离,中国移动的2G客户无疑是其最大的宝藏,因此,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积极促销的同时,中国移动采取种种措施提升用户体验,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电信联通要想赶超中国移动,甚至缩短与中国移动的差距,还为时尚早。

这里列近期北京三大运营商部分针对老客户推出的促销(注:这里不含针对包括校园市场、3G市场等的市场的新用户促销,这样的促销,北京联通和北京电信也不少):

北京移动近期针对老用户的活动频繁,下面是近期部分活动,注有的活动已过期,请网友注意:

1. 10月内,使用TD网通话累计10分钟以内或产生上网流量,就将获得10元的话费返还;以此类推,最高可获得30元返还金额。

2. 北京移动还针对在网三年(含)以上用户推出“信用开机”服务。用户可在欠费停机时或余额不足10元时,拨打10086自动台,申请“信用开机”,将会收到一笔来自北京移动的“信用充值话费”,用户在三个月内等额充还即可。

3. 推出了免费长短信帐单服务,通过下发长短信信息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话费帐单,每条长短信最多包含200个字符。当帐单内容超过200个字符时,客户会收到多条长短信。

4. 新中国60年华诞老客户回馈活动。为了感谢老客户一如既往的支持,北京移动开展了“数载相伴感谢一路‘友’你”——新中国60年华诞老客户回馈活动,凡是北京移动老客户(全球通在网8年、动感地带在网5年、神州行在网8年)均可免费申领一张10月1日从****邮局寄出的极具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庆新中国60年限量版明信片。据统计,北京移动成功送出了75万多张明信片。

5. 北京移动面向北京移动在网超过三年的全球通、动感地带和在网八年以上的神州行客户开展回馈活动。全球通品牌在网时间为3—5年的老客户,将获赠500积分;在网时间为6—9年的老客户,可获赠800积分;在网时间为9年以上的客户,则获赠1000积分。动感地带客户而言,在网3—5年的客户可获得500M值,在网6年以上则可获赠800M值。神州行在网八年以上的老客户则可获得10元电子充值卡。

6.  即日起至9月30日,北京移动用户只要拨打12580查信息累计3次及以上即可获赠10元充值卡.

7.  即日起至11月30日期间,北京移动全球通用户通过移动商城,一次性预存1200元(可选择预存或押金方式),承诺连续12个月消费100元话费,即可获得600元电子充值卡。一次性预存600元,承诺连续12个月消费50元话费,即可获得300元电子充值卡。 此外,如果用户通过移动商城办理成功,还可以额外获得一张面值30元电子充值卡。

北京电信:

温馨提醒:每月1日,您选择的套餐月功能费将被一次性扣除,请确认您的账户处于有效并余额充足。充值请用中国电信全业务充值付费卡或单项充值卡。

爱音乐恭贺佳节,登陆118100.CN或拨打110100按1进入活动区订彩铃拿大奖,国庆经典老歌唱红中国;王菲、张学友名曲祝福中秋。

北京联通:

即日起持工行卡至联通网上营业厅WWW.10010.COM充值缴费,即有机会获赠话费,赢3G手机,还能百分百领取缤纷大礼包!

联通新推出手机套餐余量查询服务:用本机编辑短信“TXYL”发送到1065580123即可查询到截至上一日套餐内包含的各项业务剩余时长和流量,明明白白消费!查询结果准确接收一次,收费0.1元/条,发送查询短信免费。业务详情请登录WWW.10010.COM查询。

近期,飞信密码被盗后被用于诈骗的情况严重,很多飞信用户收到有关于“获得非常6+1栏目砸金蛋大奖”的获奖信息。中国移动下属的飞信网站之前声明称,并不会发送此类中奖信息,建议用户提高警惕。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同时表示,近日用户飞信密码频繁被盗与密码过于简单有关。

相关新闻:

10月27日下午消息,中国移动飞信软件的技术提供商近日透露,将在月底推出“安全加强版”飞信软件,以便防止密码被盗。该版本将从四个方面增强安全性。

首先,新版飞信设计了举报功能,飞信用户将可在线举报诈骗信息。

其次,新版飞信将增强对弱密码的保护,当用户设置出类似“000000”、“”这样的弱密码时,系统将限制用户登录,直至用户设置了更加健壮的密码。

第三,新版飞信将主动防止垃圾短信发送,不管是在手机端还是PC端,服务器一旦发现传送的消息内有敏感关键词后,将不会转发给接收方。并且这一数据还会被服务器记录下来,以便对异常帐号实行监控。其运作机制就好比是电脑安全领域常用的防火墙,对用户的正常通信是一路绿灯,遇到异常则会果断拦截。

第四,飞信服务器通过对用户登陆IP地址的统计比较,对异常用户的登录、添加好友等操作进行了监控。如果某IP的操作次数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便会立即加以核实,如有异常或极端行为系统将立即进行处理。从源头上保证了飞信的安全性。

据悉,新版飞信将仅在飞信官网上提供下载,用户要避免到不可靠的网站下载可能带有木马的飞信客户端软件。

来源:中广网

简评:

在用户多次反馈,媒体多次曝光之后,一个不署名的“中国移动飞信软件的技术提供商”出来说话了,有意思的是,出面说话的不是中国移动。按常理,用户受害,赔偿的应该是中国移动而不是其技术提供方,用户没必要知道其技术提供方是谁。

技术提供方的解决办法是推新版本,具体有四项改进,这四项改进实际没有一点新意,前两项早已是QQ/MSN等的基本做法,第三项的垃圾短信连概念都来自手机短信,第四项本来就应该是IM公司的基本工作,因此,我不认为,有了这四项改进后,飞信的密码被盗问题会得到解决。这再一次说明,在处理互联网使用问题上,电信运营商和其背后的SP、技术提供方,与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有明显的差距。“中国移动飞信软件的技术提供商”此次就密码被盗问题给出的答案并不合格。

事实上,由于飞信与手机号码的绑定,飞信可以很轻松地解决密码被盗问题,而这正是飞信这样的移动 IM,成为运营商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有力武器,其与微支付等移动应用捆绑可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好处,安全性是飞信进一步发展的基石。现在基石好像有点不稳了。而只有安全这一基石稳固了。再谈飞信的发展才有意义(参见《移动互联网尖兵飞信“迷路” 》)。

中国移动王建宙总裁说需要互联网疯子,从飞信密码被盗可以看出,运营商离互联网还有明显的距离。我在博客中转载并评述了《[推荐]联通3G需要养50个闲人》,部分读者在此后的回复中,明显可以看出其还存在明显的电信业务本位思想,还远未熟悉互联网的运作模式。

中国联通3G门户不收流量费,而按M/T内容计费,本来就是互联网业务推广中常用的做法,却遭来了大量的误解,其中虽然有,中国联通3G门户迟迟不能面市,用户不能直接体验的原因,但也有大量的分析和评论,基于电信的思维,管道的模式去思考。

3G时代,运营商之间竞争胜负的关键,不在电信业务,而在其对互联网模式的理解,以及随后如何转型。

1. 百度博士后工作站首名研究员简介:

赵世奇 2000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4年保送研究生,2006年起硕博连读,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在校学习期间,他曾在哈工大信息检索实验室担任“复述与翻译组”组长,带领10名同学从事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作为具体负责人参加“863”文本分类评测,网页地理信息抽取(与NEC中国研究院合作)等项目。

2. 成为百度博士后工作站首名研究员后的表态:

赵世奇是一名刚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搜索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是他主要的研究方向,能到全球领先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开展博士后研究是他一直的梦想。而更让他兴奋的是,他不仅是第一个进驻百度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的博士,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还将亲自担任他的导师。

3. 一个关联的公关稿《刘挺:”框计算”未来在中国大有可为》,百度上可以收到 41条相同新闻,原创出现在多个媒体。

4. 刘挺与赵世奇的关系:

在得知赵世奇被百度录取的消息后,他在哈工大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哈工大信息检索实验室主任刘挺教授也向笔者表达了他对赵世奇的良好祝愿。刘教授表示,得知他成为百度第一个博士后并师从李彦宏先生,自己由衷地为他高兴。他介绍,赵世奇在哈工大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学习的六年中取得了众多突出的成绩,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ACL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IJCAI上连续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成为业内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以上内容皆来自媒体,本文不证实其真伪,也不过此得出什么结论。当然,网友们也不要排除英雄所见略同,惺惺相惜的可能。

同时间的一个新闻,浙江在线10月27日报道“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昨日在杭州开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他指出相关行政管理者不懂学术规律,用行政手法对待学术问题,方式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