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0-11-02

(中国竞争情报十大误区之三)

起这个题目,似乎有点“不分好坏,棒打一大片”的感觉,不过绝大多数国内核心期刊的内容却是对竞争情报工作者来说一钱不值。

首先,期刊出版周期大多在半个月以上,加上出版周期和发行周期,到了订户哪里,期刊中所含的内容最早的也在25-30天,对竞争情报工作者信息来说,这个时间太长了,等搜集到了信息,环境很可能已经有了变化,信息价值快速衰减。

其次,受硕士、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发表论文要求,以及企业年度宣传工作要求影响,国内的核心期刊大多成为“拉关系、走后门,发文章”的场所,更有甚者,可以花钱买版面,无论哪种,核心期刊的版面都被当成了一种特殊资源,结果是许多期刊以牺牲质量换来了短期的其他利益。

再次,受经营压力影响,核心期刊同样会把部分版面作为广告的赠送品,以供刊登企业来稿或专门组织的采访,这样的文章,大多是由企业的市场部门出面,而不是研发部门,期刊又没有时效,文章的价值也非常有限。

还有,近些年来,即使是核心期刊,也很难建立有竞争力的环境,提供丰厚的报酬,以留住或招聘到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并能够为这些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其能力的环境,这就很难保证期刊内容挖掘的深度,其刊登的内容也就很难有太大的情报价值。

即使期刊中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竞争情报工作者仍有多条途径,在比期刊发行早数周的时候就发现这些信息,而对情报来说,时间就是价值。同样的内容,早获得一天要比晚获得一天,价值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即使提前获得的信息,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也完全可以在辅助企业决策中发挥重大作用。期刊上刊登的内容,顶多作为企业源发的(能代表企业)、经过企业公共关系部门确认的、可能相对来说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以验证或修正此前获得的信息及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的决策。

与其他领域相比,技术领域期刊刊登的文章的价值有可能会大一些,尤其是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观点、方法、流程等,技术人员可能会拿出来和读者分享,以寻求支持。这其中就可能包含着竞争对手核心研发员工(作者或相关者)的一些思路、想法,而这些思路、想法,可能对研究这些竞争对手内“意见领袖”的文化环境、决策行为、知识层面(含局限性)、性格特点等有利,这些都可能应用到未来的决策中。

与期刊相比,日报、周报、周刊、互联网、电视等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源,尤其是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手机通话快速传播,且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2010-11-01

三大运营商3季部分财务和运营数据相继公布,可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数据。3季度,移动利润增速下滑,电信前两年“磨刀”后利润快速增加,而联通开始“磨刀”明显影响了利润。因此,财务数据一点都不怪。

由于各家公布数据有限,且各家之间有很大差距,故很难做过多的比较。这里将我的几个发现和大家交流(微博体):

中国移动3季报:平均每月每户收入(ARPU)、平均每月每户使用量 (MOU)、每分钟使用量平均收入前九月与上半年在有效位数内完全相同,都是72元、520分钟、0.138元,也是一景。同时员工人数从2009年末的145,954到1季末148,610,二季末153,098,三季末157,706,三个季度持续增加,季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

中国电信3季报:2010 ?9 月底,移动用户数达到8,298万户,其中3G 移动用户数达到915 萬戶,年内净增移动用户2,689 萬戶。ARPU與上?全?相比,?有下?,MOU?有上升。需重点关注:每季度净增移动用户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1季936万,2季907万,3季846万),如何挽留老客户,如何缩小与移动联通差距仍需深思。

中国联通3季报(H股)(1):前三季,联通移动业务营业收入651.8亿元,同比增19.9%,其中通信服务收入620.7亿元,同比增16.9%,平均每月每户通话分钟数(MOU)为276.0分钟,平均每月每户收入(ARPU)为43.5 元。其中3G 通信服务收入75.5 亿元,MOU为641.6 分钟,ARPU为129.8元。今后一年内,联通如何打通3G高端2G低端值得关注。

中国联通3季报(H股)(2):本公司3G和固网宽带业务的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折旧及摊销、网络营运及支撑成本和销售费用,特别是3G终端补贴支持增长较快,从而使本公司二零一零年度的盈利与二零零九年度相比较可能发生大幅度变化。注:记录于3G终端销售账目中的补贴支出为29.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为1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