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http://t.cn/R2QpStZ
” target=”_blank”>http://t.cn/R2QpStZ
- 到现在,总理喊话、国办发指导意见一个月,媒体报道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没大动静。有记者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你去看看指导意见中那些要求部委落实的配套政策,都一个月了,有几个落实了?政策落实后,给运营商三个月准备期,肯定会明显感觉到速度快了,资费也便宜了。

fjliang.blog.techweb.com.cn
” title=”http://t.cn/R2QpStZ
” target=”_blank”>http://t.cn/R2QpStZ
甲:我国通信资费不合理,应该调整。
乙:漫游费成本是零,暴利,应取消。
甲:与国外运营商比,我国运营商利润不高,尤其是联通电信,仅微利。
乙:中国移动暴利。漫游费成本是零,暴利,应取消。
甲:本地通话、长途费、漫游费是运营商的差异化资费组合,取消漫游费的前提是长途费也应取消。
乙:长途费暴利。漫游费成本是零,暴利,应取消。
甲:(哭)
乙:我投诉,我在国外发生了天价流量费,运营商暴利。
丙:国外漫游费,大都结算了海外运营商,我们只是代收。
乙:那国内漫游费成本是零,你们还收,暴利。
丙:(哭)
甲:与发达国家比,由于采用3G、4G标准时间迟,我们的网速较慢,但资费并不高。
乙:只比不资费不科学,应和收入比。
甲:资费与人均GDP比,我国比发达国家低。
乙:不能和人均GDP比,要和人均收入比。
甲:电信资费与人均收入比,同等技术标准下,如同在2G/3G,我国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乙:不能比资费,要拿实际消费与人均收入比。
甲:(哭)
丙:我国运营商利润率不高。
乙:那是你们垄断,贪腐,成本高,管理水平低。
丙:我国运营商多项指标全球前列。
乙:运营商是国企,不能挣钱。
丙:我们是企业,要保证合理的投入产出。
乙:你们垄断,要引入民资、外资,让……进来。
丙:我们欢迎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
乙:不是转售,是新建网络。
丙:(哭)
乙:基站不能建我们小区附近,有辐射。
丙:我国基站辐射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基站都经过验收,是安全的。
乙:就是不能建。
丙:不建基站的话,信号会差,手机辐射会增加。
乙:信号不能差。
丙:(哭)
丙:响应总理号召,我们提速降费了。
乙:你们忽悠总理,没降。
丙:夜间流量包,1G只要10元。
乙:某地此前的夜间流量包,10元能用2G。
丙:那是几个月的临时促销活动。
乙:你们涨价了。
丙:(哭)
丙:4G套餐与3G套餐,资费相同,流量倍增。
乙:我用得更多了,你们涨价了。
丙:(哭)
丙:免费换4G卡,套餐不变,体验高速宽带。
乙:流量费太贵了。
丙:(哭)
乙:4G没用,我要换回2G。
丙:你可以在手机关闭4G,在2G3G上使用4G套餐中便宜的流量。
乙:你侵犯了用户的选择权,我到消协告你,我找媒体曝光。
丙:(哭)
乙:你们提供的假宽带,说是10M有时网速还不到1M。
丙:我们提供的是真宽带,说10M就保证10M,达不到3倍赔差价。
乙:你们的价格贵。
丙:(哭)
乙:我们提供100M的高速移动宽带网络。
丁:只有12.5MB/s,虚假宣传。
乙:100M的单位是b/s,MB的B是byte,一般不用于网速。
丁:你们这是理论值,实际达不到,你们就是虚假宣传。
乙:(哭)
丙:我用的4G手机,申请了4G套餐,怎么手机上经常不显示“4G”?
乙:网络覆盖需要时间,我们正在努力。4G套餐不比3G贵。
丙:你们虚假宣传,4G用户是假的,我要投诉。
乙:(哭)
同样是从北京到上海,从普通硬座到动车、再到高铁,需要的时间短了,可票价高了。有人说,这是拿时间换金钱。
世界电信日前两天,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出招推动“提速降费”:中国联通五项措施、中国电信十大举措、中国移动“八大措施降资费,四大工程提网速”。然而用户们感受并不明显。
多处的网络调查都表明,消费者不买账。其实近几年517前后,三大运营商都有系列举措,今年是力度最大的、涉及范围最广的一年,可也是用户反映最差的一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第一,总理调足了用户的胃口,将用户预期大幅提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第二,条款数量不少,但大都为促销,种类不少,但大都有限制,普惠制的资费下降不多,且即使有,也有地区限制。
第三,促销大多针对4G,而4G用户占比只占移动用户数的14%左右,覆盖面较小。
第四,由于促销政策从省市两级的促销变成全国促销,部分地区促销政策实际优惠降低。
第五,负面信息跑得比正面信息跑得快,明显受益的用户不发言,即使发言,也难影响“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
第六,近两年运营商在负面报道面前节节败退,自认为很委屈,但又说不清道不明,连消协、媒体、律师界、网络大V中少数的几个“外行”都没辩过,“4G忘关,一晚上房子就归移动了”,“假宽带,网速只有香港的XXX分之一”,“中国移动香港资费远低于内地”,“天价资费”,“天价漫游费”、“不明流量”、“4G网速号称百兆,实际只有几MB/S”……再配上经济学砖家对垄断暴利的曲解,好不,中国通信圈没好人,中国通信用户最苦。
第七,在投诉面前,监管部门没有评判,运营商让步没有底线,结果低价期待也没有底线。
第八,这一点可能很关键,资费到底是多少钱,降价前是多少,降价后是多少,没人看明白,运营商以单项业务称降价百分之几十,但此单项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只是套餐“圈套”的一部分。
第九,月套餐到期后“月底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外界预期与通信圈实际差距巨大,这也会影响用户的情绪和评判。
第十,通信圈规律,降资费不降用户月消费,运营商为保证维持“合理”的收益水平,大都很重视用户月消费水平,可以提供2倍、3倍、5倍的服务,但用户月消费水平最好不降低(鼓励用户多使用)。这种情况下,资费下降没有,很难说清楚,例如2014年工信部的统计结果是电信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0.8%。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结果是CPI中通信服务部分同比下降0.1%。连统计局都没说通。谁认为你降价?
还是展望一下2015年通信资费会下降多少吧。
第一,对4G来说,现在降价的难点是网络覆盖还比较差,不少服务需要在2G\3G上实现,由于2G\3G流量成本明显高于4G,所以4G资费水平在2014年三大运营商推出4G资费后变动不大, 随着4G网络覆盖优化,4G网络发生流量占全部流量的比例快速提升,电信、联通加入4G竞争和虚商提供4G后,竞争加剧。4G资费中最敏感的部分“流量费”,2015年仍有望大幅下降。
第二,对于固网宽带来说,提速不降价(也不提价),仍将是主流。4MADSL和10M光纤同价,20M光纤价格下降到10M的水平,50M光纤价格下降到20M的水平,鼓励用户申请更高的带宽,提速后4M、10M服务将逐步退出市场。由于用户消费水平差别不大,这该算降了多少。我相信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意见不会一致。
第三,不同意直接将通信消费水平与收入相比的做法,如果不是运营商的员工,运营商真的很难为他的收入负责(可能找总理更合适)。但总理说的是“降费”,不要拿“降价”来糊弄人。
第四,文后肯定有人会骂我是运营商的“走狗”、“枪手”,不希望运营商员工支持我,也不害怕反对我,只希望能和委曲求全的运营商客服一样获得“委屈奖”。